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老师是谁呢?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被尊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

但并不是某个老师把孔子教成了圣人,孔子的学问和主张融合了当时多个学派的长处并结合了自己的思考。

孔子曾经跟很多人学习过,可以说很多人都曾经做过孔子的老师,但他这些老师,贤能都不超过孔子。

孔子的老师是:郯子、苌弘、老聃、师襄等。孔子向郯子学习古代的官制和道德;向苌弘学习乐理,请药韶乐和武乐的区别;向老聃学习周礼;向师襄学习有关于琴的知识。

这几个只是孔子老师里比较出名的,要细说孔子的老师,恐怕都数不过来了,他学习过的人实在太多,“圣人无常师”,孔子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他啊自己也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不但向有贤能的人学习,而且还向普通人学习,无论什么人,孔子总能从他身上找到自己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孔子在教育上是至圣先师,在学习上也是万世师表,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自己好好学习,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种虚怀若谷的学习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效仿的榜样,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孔子才一步步走上了圣人之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




谢谢邀请!

韩愈《师说》是一遍影响极为深远的文章,他的文章观点新颖、深刻、精到,既有浓厚的传统意义,又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韩愈这篇著名的雄文中就有对孔子老师的解释:“圣人无长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其实孔子对老师的理解较一般人的理解大有不同,他对老师的理解是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消除另一个心中的某个或某些疑惑,那么这个人就可以称其为老师。如果向别人提出问题(此问题困惑了自己),对方给予了正确的答案则对方也可以称是老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更是认为只要几个人走在一起,必然有人在某些方面能称得上是自己老师!还有《辩日》中的两小儿,等等。

总之,孔子心中自认为的老师很多,所广泛意义的老师更多。我们认真体会“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才是对孔子老师的正确理解。正因此孔子之师除了上述明确老师外,还有很多很多!孔子胸宽似海能容万物,他将自己的姿态无限放低,以便更好地吸纳知识营养壮大自己成就自己人生的宏大目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

答:孔圣人是:自学成材…,




孔子的老师是,苌弘,字,叔,(约公元前575一492年)周敬王大臣刘文公属下大夫,在晋国的(六卿之乱中)因帮肋范氏和中行氏,赵简子派大夫叔向对周王施以下反间计而被杀害。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气象,精音律,通历法,常与周景王应对星象吉凶征兆,孔子久仰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专门造访苌弘。成为苌弘的弟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孔子   晋国   周礼   圣人   万世师表   生而知之   至圣先师   雄文   罢黜百家   学而不厌   反间计   老师   贤能   必有我师   大夫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