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

《道德经》中的道是不可形容的,所以老子才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是形而上的,不可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生成万物。

而德便是道在万物中的体现,是道的作用。《韩非子》解老篇中有句话“道有积而积有功;德者,道之功。”便是说德是道积累下来的功用。


打个比方,只是个比方,因为道不可形容。道就像氨基酸,德就像蛋白质,我们喝牛奶的时候说补充蛋白质,不会说补充氨基酸,但是蛋白质又是氨基酸组合成的。其实补充蛋白质是因为内含的氨基酸。

所以道是生成万物的基础,而德是万物呈现的状态。道是德的基础,德是道的作用。

而我们通常说的“道德”,其实离原始道理已经很遥远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儒家讲的道德其实就是“仁义”,所以《道德经》中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就像一盒牛奶,普通人看到的是一盒牛奶,医生看到的是蛋白质,科学家看到的氨基酸,得道者看到的是万物的起源。




谢邀应答!

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道生一”的“道”,也就是《关尹子•八筹》所云“一中示多,多中示一”的“中”。而“中”实乃十字坐标的原点、源点、中点。

结合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谆谆告诫,可以说“道”与“德”的所指,应该已经昭然若揭!

是不是可以认为,所谓“道”即作为形而上、虚在(阴)、精神(彰显)的中用;“德”则指作为形而下、实在(阳)、物质(实践)的用中。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汉字“中”的“丨左为阳,丨右为阴”组成结构,我们一个中国的“中”就是“道”(“中”用)与“德”(用“中”)合为一体而须臾不可分离的总成。(如同日光与日影一体的关系)

切盼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深入探讨!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

道、德的概念都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或者说后来重新发现排序的《德道经》。但是经过两千年的文人注释演绎,这两个字,包括《道德经》本身的句子,因为古文没有标点符号而演变出来无数种解释。

我们要讨论“道”与“德”,最好是自己去《道德经》中找答案。而我们能得到的大多也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而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里大概说一下本人的理解,尽量简单明了。

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充满了哲学思考,而五千言的《道德经》半部关于“道”的是哲学,而半部关于“德”的是思考。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道德经》阐叙了老子的哲学核心思想。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是“道”。

其实我们要解答“何为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是没有办法得到明确答案的。因为老子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想通了,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存在:

《道德经》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这么个东西,“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就叫它“道”吧,再冠上“大”之名。所以我们就称为“大道”,或称“道大”。

不但强为之冠名,老子还给所有妄图阐叙“道”是什么的人加上一道无解之锁:“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就厉害了,你说吧,你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

这样,就没有任何人能给“道”来下定义了。就算老子自己,也只是形容出“道”的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一旦定义了道,那就不是“道”了。

那么我们也不要强行去定义解释,我们试着用其他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咱们打比方。就像老子说“上善若水”,其实也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告诉我们“道”大概的状态。

“道”不是实体,也不是可以言说的属性,也并非常人理解的规律。我们假设“道”是一种状态,一种最原始、最本初的状态。而处于这种状态下,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是仅仅是有可能,并没有任何可能真正发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种状态。

我们作个简单的比喻。假如我们站在原地,要向某一个方向出发,但是并没有迈步,那么是不是有着朝任何方向走的可能性呢?这种充满所有可能却没有选择的状态,就是“道”。因为没有选择而拥有所有选择,这也就是“无”。

如果我们现在向某个方向移动一步,就打破了这种状态,我们在“道”的基础上做出了选择,抛弃了其它方向,得到了前进的方向,这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有”了,也就是“得”了。“道”的状态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而“得”其实就是“德”的本意。

《道德经》其实就是讲选和不选的问题。道是不选,德是选了。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来形容老子所说的这种无法描叙、无法陈述的“道”和“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而《道德经》的“德”经就是从哲学思想沉入思考进入世俗的部分。讲“德”其实就已经背离了“道”,但是世人只有通过修身立德,才能尽可能地接近“道”,顺应“道”,成为“得道之人”。

诸子百家,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研究怎么治理国家、怎么管理社会的学说。儒法道兵墨都是一样,庄子不还有《应帝王》嘛。而老子通过《道德经》透露出来的圣人“无为”的“小国寡民”的治理方法,其实只是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治国理想。

因为“道”的哲学思维太高妙,所以后来的儒家、法家实际上都是发展了他“德”的部分,形成各自的理论,包括后来道家、法家携手的“黄老之学”,道家、儒家共通的“玄学”、“理学”,直到王阳明糅杂儒道法的“心学”,都是从《道德经》开枝散叶而来。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源头。

“道”为世界本源,“德”为世界之路。

而今天世俗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三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是有的,中国社会所有的精神文明都来自于《道德经》的“道”与“德”,但是如果只讲定义的话,中间隔了太多的演变和衍生。

就好像王阳明的“心学”,我们虽然称之为儒学,其实和孔子的先秦儒学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德”和“道”与“德”的关系也是如此。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大自然运动的规律。(即宇宙)

德,是大自然的本性。

有关系,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其理相通。

通俗的道德,是指人类生话的规律。

道,比喻人生活运动的规律。

德,即人之本性。

以道为术,以德为辅,两者互补。




应当是关系不大:首先是《道德经》中的道,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源头与归宿。用现代科技语言来说,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道德经》中的德,指顺应道的演化规律而行的行为。

其次是现代通俗讲的道德,仍然是没有摆脱儒家的思想。孔子眼中的德就是仁。展开讲就是修齐治平的思路=道;坚持并践行修齐治平思想行为=德。

最后是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四个:一是从根本来源来说,《道德经》的道与德来自客观自然;而社会上的道德来自主观行为。

二是从位阶的角度来看,前者的道德,属于自然一一天然之道的纬度;后者的道德属于人道纬度。

三是从功能角度来看,前者是总根源,总归宿与总规律;后者是人们追求社会生活秩序与利益的指向。

四是从作用范围、结构联系角度来看,《道德经》中的道德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前者包括后者的关系。

就像太阳与万物(如椰树)之间的差别一样,椰树的成长全程都归结于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道德经   椰树   儒家   孔子   道德   关系   道家   氨基酸   蛋白质   通俗   万物   老子   宇宙   规律   状态   思想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