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专业课老师讲课几乎不按教材,按自己的体系和想法讲,讲课拖沓,我们没法预习听课也云里雾里咋办?

大学老师尤其是有学识的教授,自己的思想都是成体系的,这是他一辈子的创造性结晶和研究成果,也是他之所以身为教授级别的专业资本。因此可以想象,他们的思想和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方式,必然有许多创见。僵死的教材不能限制住鲜活的思想。客观来说,这是大学的一件幸事。责怪大学老师不按教材教的,多是受以前小学初中和高中时候那种填鸭式教学的洗脑和毒害,自己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老师也没有形成创见的专业水平,双方只擅长于照本宣科、围绕考点来教学、眼中只有分数。




你在炫耀!你在炫耀!你在炫耀!

我就是大学老师,这种讲课难度极大,并且敢于这样讲课的人老师肯定是有很深的功底的。人家凭啥不按照教材讲课,按照教材讲课多轻松,人家之所以不按照教材讲课是因为对专业有独到的理解。他按照自己的体系讲,他相当于自己编写了一套教材,并且肯定对旧有的体系有比较独到的理解和更新。

一般年轻老师愿意干这件事,因为这个属于技痒难耐的意思,属于一种炫技。老教师一般不会找这个别扭。别看他讲的拖沓,但是是能够讲出来真东西的,是能够讲出来好东西的。

你们学生,应该感觉到三生有幸的感觉。绝大多数学生感觉云里雾里,主要是因为准备不足。因为学生现在不理解什么叫学习,你们指望着完全书本上的东西给你们。其实你们老师在这里给你的知识,是经过他加工过的教材的内容。你看完教材,再听他的课程就会好很多。或者你们学生态度好一些,请求他给你们以问题的方式把内容讲出来。




专业课嘛,教材属于自学内容,我上课都是带过一下,书上都写得很清楚了,我读它干嘛?学生不会自己看啊,又不是小学生还不识字,中学也主要讲应用习题,难道大学教学方式又回归小学了?专业课讲课围绕大纲讲实用技能知识。高端点讲思路,低端点讲套路。有些课程连合适的课本都没有,自己懒得编,随便找一本参考书当课本给学生也是正常的。




我认为,这里面主要涉及到怎样正确认识“专业课老师”、“专业课教材”和“教学习惯”3个问题。

先说专业课教材。

专业课教材不就是把专业课老师们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所证明是正确的基本理论汇编成册,而成为教材的吗?它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专业课老师呢?

1,Ta是这个专业里的行家里手。

2,不按教材讲课的会是什么样老师呢?为什么不按教材讲课?

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只有那些专业知识比较前沿并对教材熟记于心的专业老师才会不按专业教材严丝合缝地上“僵”课,其目的是为了探讨、创新、改革,更紧密地结合教学实际。

学生应如何对待?

学生在进大学前,都是按图索骥、按部(教材)就班学习上课的,现在进入大学进行专业知识深造,过去所形成的学习习惯还在左右我们,所以对专业课老师讲课几乎不按教材而是按老师自己的体系和想法讲,开始时不习惯,嫌没有预习,听课有些云里雾里,而且认为老师上课有时还拖沓。

你再细想一下:不管老师的上课形式如何变化和把教材体系如何变动,这样上课的老师一定会把教材知识按ta的教学计划全部教给你,只不过按图索骥的图不是僵的陈旧的了,而是活的前沿的。至于你不能预习带来听课有些云遮雾罩,这只能是你以前的学习习惯,现在加大了你上课按图索骥的难度但也是探研活动中必然有了灵活和专心关注程度,等你逐步适应上完课程,再回过头来对照重温教材,①是你一定学完了教材上的全部知识而且更加牢靠;②是你所学知识一定比教材还宽还深还前沿。

至于你嫌的“讲课拖沓”,是不是只是你的一种感觉,而是碰上了必须过梗的重难点?

如果以上我的理解和说法没有错,这样专业老师的课,是不是应该调整自己、感到庆幸才是好?!




多谢邀请!

可惜我没能够上大学,但很想上大学。

要是老师死按教材死讲,不如不去上大学,在家里就能完成学业,靠《新华字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专业课老师讲专业,又岂能照本宣科,宣读完了把气歇?

要是我能遇见这样灵活讲课的专业好老师,认真记笔记,再与教材作对比,复习再复习,若还没搞懂,辛苦老师补习补习。为了加深印象,可运用到实践中去。不知道这么办是否可以?唉呀!我真是在云里雾里。[大笑][大笑]




老师有自己的体系和想法难道不应该庆幸?遇到照教材读的,估计又得想,老师讲的都是书上的,反正左右都是可以不听课!

我上课不带教材,哪本教材心里有数。课前课下让自己读一读书,有多少去读的?回来一问,直接就说不懂,不懂可以问啊,也不见谁来问!

听不懂是因为习惯了中学那种机械的为提分刷题反复强化的套路。大学完全不同,要培养主动认知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应该是引路人,而不是投喂的保姆。

翻转课堂,老师翻来覆去烙大饼一样,学生无动于衷,谁的问题?




大学不是中学,更不是小学。大学就是大学。大学的老师讲课,各有各的风格这才是大学。不要用中学的习惯去上大学,更不要用中学老师的格式去衡量大学老师。从你的提问可以看出:你更在意的是分数而不是学问。




好老师、有本事的老师都这样,老师没有乱讲,这是老师对本门课理解、把握到位才这样做的,你没有走出高中学习状态,当下应该觉悟,大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希望你不要埋怨这个老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会取得好成绩的。




有水平的教师都是自成体系的,讲的内容不按教材来。这是大学老师跟中学老师不同之处。而且,教材都写了,自学就行了,还要老师干什么?听课当然就是听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大学教学确实和中学教学不一样,刚上大学很多人会不适应,但是久了之后就会发现大部专业课老师都是这样上课的。

第一,大学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感兴趣的地方,一般这些老师会在讲课的时候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自己的想法。说老实话,你应该觉得庆幸老师和你们分享自己想法,让你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第二,其实也有完全按照课本讲课的老师,没有任何的拓展。说老实话,课本你看不懂吗,需要花一个学期去学课本吗?大学不是高中,课本你应该提前去预习,然后寻找材料,有不懂的再去问老师,这样你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三,这就是你为什么要读大学的原因,现在知识获取的渠道很多,但是思辨性思维确实是要培养的,老师的体系是他常年教学和做科研研究出来的,他看问题的眼光和角度,思维的方式才是你要学的。

第四,你听不懂,那你更要努力进行提前学习,课后积极去询问老师,最后你发现自己也成体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拖沓   专业课   想法   体系   教材   老师   按图索骥   课本   东西   中学   知识   内容   学生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