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爸爸多陪伴孩子?

有许多妈妈抱怨自己有一个猪队友,不会做饭、不会带孩子,把孩子扔给另一半非常地不放心,担心孩子挨饿受冻。

说这话的时候,仿佛这个队友不是孩子亲爹似的。

其实,许多爸爸之所以陪孩子的时间很少,除了工作忙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妈妈的不放心与不放手,无形中剥夺了爸爸带孩子的权利,作为爸爸有时候当然也乐得清闲。

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孩子从爸爸那里可以获得从别人那里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的人生滋养,可以从爸爸身上学习到妈妈身上所没有的品质,爸爸对孩子的一句肯定,效果相当于妈妈一句话的五十倍。

由此便可见爸爸对孩子的陪伴有多重要了,所以,妈妈们一定努力给爸爸创造陪伴孩子的机会。

有的爸爸确实不太会带孩子,妈妈可以站在爸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爸爸多包容一点,明确地、耐心地告诉爸爸具体需要做哪些事、如何做。

同时,要适当降低对爸爸的预期,当你把孩子交给爸爸之后,就不要管得太多了,不要时时过问,而是信任他,放手让他去做,就算做得不是那么完美,也不要过度苛责,只要给机会让爸爸们锻炼,相信他们会越做越好的。

爸爸参与带孩子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妈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自己、照顾自己、爱护自己,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妈妈心情好了,也有利于家庭氛围的和谐。

而对于爸爸来说,如果轻易地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终归是一场遗憾,如果能够在兼顾事业的同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就能享受到作为一个父亲的快乐,与孩子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长大后,也多了一份可以炫耀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我是@百合妈妈读心理,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周三我都要雷打不动带我家元宝去上乐高课,在那儿送孩子去上课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妈妈、奶奶或爷爷,我的每次出现是突兀的,与众不同的,本来我也没觉得有啥不正常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嘛,我有时间就送娃,我太太下班后赶紧回家做饭收拾家务,等我们下课回家刚好衔接上。结果,前两天,我太太的一个朋友在不同的时段也送孩子去上乐高课,闲来无聊看到我家元宝的档案盒,便和接待老师聊起,说认识我家元宝,老师一听认识,马上八卦地说,“这个孩子,每次都是爸爸送,基本上没见过他妈妈,他妈妈啥也不管的”,这话一传到我太太那儿,她只能苦笑,看来这个世界对女性,尤其是母亲真的太不公平了,一切看起来就是,妈妈陪孩子去上兴趣班是天经地义的,是正常的,而爸爸送那一定是妈妈啥也不管不顾,我是个称职的好爸爸,而妈妈却不是个好妈妈似的。

从前几年比较火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了》,《父亲参与力》再到发生在我们家的情况,都折射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爸爸陪娃不多。 有些爸爸是没时间,有些爸爸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生活中就存在这么几种典型的爸爸:

双手打石膏型爸爸

这是有手也不抱孩子的爸爸。典型特征是一下班回家就喊累,孩子满心欢喜地迎接他,他却让孩子自己一边玩去,双手一抱,啥也不管。

走马观花型爸爸

这是完全不了解孩子心态的爸爸。典型特征是虽然也陪伴孩子,但质量不高,表面上带着孩子在楼下玩儿,但从不参与与孩子的互动,手机不离手,孩子让他陪伴,他却支吾着,让孩子自己去找小伙伴玩,在孩子没有玩伴时,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

透明人型爸爸

这种爸爸认为孩子就该由妈妈养育。典型特征是孩子几乎见不到爸爸的身影,每天忙于赚钱养家,晚上回来,孩子睡了,早上孩子起床,爸爸已经出门,好不容易到周末了,还要加班,太太一让他多陪一下孩子,他直接一句,“我不赚钱,怎么养你们”,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丧偶式”吧。

心理学家指出:“父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的存在,对男孩子而言,更是他言行身教的模仿对象”。爸爸不参与教育,忽视自身应尽的责任,会带来的很严重的危害,孩子肯定会出现自卑、胆小、无责任感。可喜的是,现在有很多爸爸意识到这样的后果,也想参与到陪伴教育中来,却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孩子的世界一点都不神秘,我们都经历过,只不过忘记了,让我们来学学几个技能吧:

想象与孩子同岁,把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拿出来和孩子分享

想象一下你在他那么大的时候,最想玩什么?把自己当成跟他一样大的小伙伴,跟他一起玩。 我自己的童年完全是玩过来的,每天吃完早饭,就跟小伙伴一起出去爬树、游水、打仗,玩的东西从做弹弓、滚铁环、拍烟纸盒,到打弹珠,捉青娃,抓小鸡花样百出。以前不到吃饭时间是不会回家的,玩的乐不思蜀,这些玩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现在的孩子玩具很多, 各种乐高积木,托马斯火车、拼图、过家家仿真玩具。这些东西我小时候见都没见过。在家里,每次都是我和元宝一起搭积木,简单的就手把手教他,复杂的就由我帮他搭,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让他在旁边帮忙,让孩子也有事做,并且最后都要宣称,这是宝宝和爸爸一起搭的。

陪伴孩子的时候,要专心致志, 这是绝佳的放松方式

人生的意义是多重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家庭。所以,跟孩子在一起时,不要看手机,暂时把工作放一边,不要觉得你是在浪费时间。哪怕每天只用一个小时,高效利用和孩子相处的时光,给他读读绘本,带他去小区捡一片落叶,看见蜗牛和他趴在地上一起观察你都会发现,这绝对是一种最佳的放松方式。

玩就是玩,用自己的优势陪伴孩子,不带教条和功利

我上大学时是校足球队的,有时候我和孩子一起踢球,一个足球,可以踢着玩、扔着玩、抛着玩。不要把踢球当成在赛场上,又是手球啦,又是犯规啦,小孩子不爱听这个,一通乱玩就够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想要让孩子成为体育明星,只是想给他多些体力游戏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不追求什么目标,家长和孩子会轻松很多。 要用自己的优势带孩子 ,只要是个男人,总会有跟妈妈不一样的地方,带孩子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



当爸爸们带着爱走进孩子的世界,本身与会唤醒住在自己内心的那个孩子,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那部分自己。爸爸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爸爸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男性和女性的育儿风格毕竟不同,有助于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格。

首先,爸爸要懂得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孩子成长的时间只有那么长,错过了就没有了,如果父亲从来不分享育儿工作的话,孩子成年后与孩子的感情也会不够亲近,这也会是人生的一个遗憾。

其次,妈妈要懂得一些策略。

1.偷懒一下,适当放手。

妈妈从怀胎十月到喂养,因为这种先发的优势所以能够更快地适应母亲的角色,但是这并不代表父亲不能够胜任育儿工作。按理说,父亲力量更大,能够更好地抱孩子,能够进行为孩子洗澡等工作。所以家长要相信父亲同样能够在育儿工作中发挥作用。

而母亲要做的第一步是适当放手。要让孩子和父亲都习惯,孩子不能事事都找母亲,提高父亲的存在感。比如孩子想要玩什么或者做什么事情而找妈妈,妈妈可以“偷懒”一下,向爸爸说明孩子需要他的帮助。父亲可能不会主动提出陪孩子,而妈妈就要适当引导,创造孩子和爸爸相处的机会。

2.充满耐心,正向激励

相对于母亲来说,父亲带孩子的风格会更加粗犷、不拘小节,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妈妈就看不惯,嫌弃父亲带得不好就马上接手其正在进行的育儿工作。对于这种情况,妈妈还是要充满耐心,提醒父亲有哪些育儿细节需要注意,不可打击其自信。

不仅如此,还要对孩子爸爸进行不断的正向激励,凡是他在照顾孩子方面做得好的地方一定要夸奖他,甚至可以夸大一些,突出他对孩子的日常陪伴的重要性。

简言之,要让爸爸在这件事情上得到非常正面的反馈,找到陪伴孩子的乐趣,他之后才能够主动地陪伴孩子,而不是当甩手掌柜,让你变成“丧偶式育儿”。

3.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差异存在

可能父亲在和孩子互动时与母亲的风格不同,可能更加粗糙,这种情况下,只要不危及安全,可以允许其存在,孩子和爸爸自然会养成他们的相处风格,创造属于他们的小秘密和亲密。

欢迎其他家长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育儿心得,可以共同探讨与学习。




我曾经深深记得孩子幼儿园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爸爸陪伴孩子的感觉和意义与妈妈们不同,爸爸带出来的孩子个性更坚强!这位幼儿园老师因为自己工作忙碌,所以老公体谅她的辛苦每每下班都是老公带孩子。

如何让爸爸更多机会去陪伴自己的孩子,想做到这一点真的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说几点主要的:

第一,妈妈们不要习惯性地把孩子圈住;

很多家庭的情况是,妈妈从小带孩子,对于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行为方法都管制得比较严格,而且不容许有其它人去打破她的这一套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爸爸想参与进来,或者做了与妈妈约束相反的事情,就容易在家庭中受到妈妈的反对。

长此以往,妈妈总是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视线里,爸爸们越来越疏远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习惯了只有妈妈一个人的领导,变相的逐步把爸爸推向了家庭生活的外围。

第二,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并依赖;

夫妻之间首先要和睦,没有太大的原则分歧,减少不必要的生活冲突。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妈妈要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在外打拼的压力,爸爸们也要体会到妻子带孩子辅导作业,校外上课,吃喝拉撒的不容易。

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信赖,相互信赖了,对待孩子的养育问题通常态度是一致的。

在夫妻相处之道上,不一定非要一较高低,谁输谁赢有何意义呢?妻子依赖丈夫,丈夫理解妻子,这样的家庭才最幸福。

第三,好好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感受爸爸的参与和陪伴;

对于平时工作比较忙碌的家庭,周末绝对是一个亲子关系升级的好时机。周末一家三口或出游赏秋,或去游乐园玩,或逛街吃饭闲聊,在这样休闲放松的气氛下,一家人好好交流,尽情享受来自家庭的温暖,孩子也更容易和爸爸亲近。

第四,多给爸爸们提供一些为家庭服务,为孩子帮忙的机会;

给爸爸们多一些机会,可以让爸爸去接送孩子上课,爸爸去买菜下厨做几个好菜,爸爸带着妈妈和孩子探店,发现一些好东西等等,让爸爸也展示一下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孩子会觉得妈妈很好,爸爸也很厉害,对不对?

我的孩子就经常让爸爸帮她去修理自行车,让爸爸给她找好玩的地方,喜欢和爸爸一起去菜场买菜,或者和爸爸一起去撸小动物等等。在这些方面,她觉得和爸爸在一起会更开心。

第四,爸爸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陪伴和影响孩子。

爸爸们如果有一技之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有用的东西。我身边的爸爸们,有的是高等数学专业人才,会承包每晚辅导孩子奥数题;有的爸爸是中医,会带着孩子学《黄帝内经》;有的爸爸是搞科研的,经常带孩子去做科技小创新,参加比赛等等。

多让爸爸们利用自己的技能,出现和参与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这也是陪伴的一种。


我是@泥鳅里的香草,欢迎关注我一起分享和交流生活中的故事!




每天把工作安排好,留一个小时陪孩子,坚持每天和孩子交流,注意语言表达和情绪的变化。多鼓励孩子,教孩子成长。




不会陪孩子的爸爸,不是好爸爸。其实,在养娃路上只要妈妈们敢适当放手,相信爸爸,多一些耐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比起妈妈带娃,爸爸带娃也有不少优势。

1.爸爸说的话,孩子更爱听。

有妈妈说:“我陪娃一下午,吼了无数次,P作业没做;爸爸一回家,轻松几句话,一小时功课全搞定。”

其实这是因为爸爸的沟通方式跟妈妈不同,往往语言更简单,语气更干脆,也无意识把孩子当成人在沟通,很多话约定好了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也就更听爸爸的话了。

2.爸爸陪孩子时间长,孩子成绩更好。

BBC有一部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里说过:“孩子2~4岁语言发展期,父亲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如果父亲参与教育更多,他的孩子在一年后的语言测试中得分也越高。”

因为爸爸带娃时往往不会刻意迁就孩子说话方式,大多使用正常成人语言,反而更能刺激孩子语言发展。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曾用半个世纪,对11000名婴儿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比更少与父亲比更少与父亲相处的孩子聪明。

如何让父亲多陪伴呢?

1.信任,给爸爸和娃独处的空间。

让爸爸独自带娃玩一下午,肯定能带得挺好。对爸爸放手,多些信任,他们也能做好。

2.包容,尊重爸爸带娃的方式

以前大多是妈妈陪娃,一般是给他读读绘本,搭搭积木,听听音乐之类的。后来妈妈让爸爸接手,父子俩开启各项户外冒险活动,滑板车、游泳、放风筝、抓鱼.....

一开始妈妈可能会担心各项安全,就要试着多去包容,不对爸爸指指点点,三个月后,妈妈就会发现,孩子学会了滑板车,也很乐意游泳,运动量大,吃饭也不挑食了,很多时候晚上沾床就睡,身体也会结实了不少。

3.夸赞,特别是要当着娃的面夸

好爸爸真的是夸出来的。大多数家长都是独生子,有一部分之前毫无生活自理能力。但有娃后,宝妈要鼓励他学着给娃换尿不湿、冲奶粉、哄睡,不管他做得怎么样,都先夸他好棒,好开心大宝有这样的好爸爸。久而久之,他就很享受带孩子的成就感,他教会了娃走路、使用筷子吃饭、说一些完整句子。身边人都说他做了爸爸后简直换了个人似的。




由于爸爸的社会经验丰富,所以,往往爸爸更加具有智慧,我们应该让爸爸多陪伴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孩子更加充满智慧。

爸爸一般会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到户外进行活动,也会让孩子勇敢尝试一些新事物,这样以来,孩子就会更加健康。

我们应该让爸爸多陪伴孩子,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加勇敢,因为爸爸可以教给孩子很多的知识,让他们尝试很多事情,进入让他们不再害怕。我们如果让孩子经常和爸爸在一起的话,就会让孩子更加幽默,因为爸爸经常会富有一幽默感的,了解很多有趣的事情。

爸爸对孩子的期待和妈妈往往不同,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多跟爸爸在一起,单纯由妈妈带大的孩子,往往更加脆弱,不利于健康茁壮成长。




个人觉得还是要先让男人怎么放下手机,剩下的都好解决!




1.谈心,告诉他,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会失去勇气

2.代入,带到其他父亲有爱的家庭去感染

3.学习,多播放一些育儿的知识在房间里,习惯了他就有改善了

4.组织活动,少在家宅,带父亲与孩子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5.及时鼓励,告诉父亲孩子对他的感谢之类的。




爱孩子的不用你说也会想方设法多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爸爸   孩子   元宝   父亲   母亲   事情   优势   东西   妈妈   语言   方式   机会   时间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