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人才基建》项目,能解决延迟退休,生育率低,招工难的矛盾

生育率下降;渐进延迟退休;制造业招工和养人都很难。

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没钱,没钱怎么结婚生子,没钱怎么交社保,小企业对工人用完就裁,让进厂的人越来越少,企业不景气,经济自然增长乏力,这是个螺旋形下降,经济差就更无法结婚生育了。

过去2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继续修路和扩张城市的效益越来越低,现在地方财政开始面临没项目挣钱的窘境。

在这里,我构思个大国才能实施的“人才基础建设”项目。

“人才基建”的构思

概述:地方根据企业的需求,给从业人员发补贴,修建员工宿舍,没工作也发,让地方招商时有员工供给优势,并且员工不愁失业,会做长期规划,提升技能,如一个地区有10万高素质稳定的工人,必能笑傲市场。

举例:如某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经测算,本地企业总需求人员为:100名设计、100名工艺、1800名熟练工。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认证,合格后,就对这2000名员工发放津贴,(比如我们这里是5000元),就发放1000~2000元津贴,此后,无论员工是否有工作,均享有津贴,员工月收入达到纳税标准(5000元)和退休就取消。

认证标准:通过行业等级认证,企业从业经历进行双重认证。

津贴和宿舍分配标准:根据熟练工和专业人员的需求程度、行业技能评级、从业时长、企业反馈等综合评定。

优点:员工资源丰富,投资者愿意过来做企业,企业兴旺、工人收入有保障,所有行业都会繁荣。

缺点:地方财政有压力,按补贴10万工人计算,一年要支接近1个亿(上班超过纳税标准,就不补贴了,按一半失业算的),其实这个支出不多,一个土司楼都上百亿了;另一个缺点是怕其他国家认定产品有补贴行为,是倾销,要加税。

总结

《人才基建项目》把原来游兵散勇式的招收人才,升级成了军团式的人才管理,政府从企业需求的道路、厂房、税收、能源、员工等所有资源,进行一站式供给,外来投资只需专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

员工收入稳定,交社保人就多,也愿意结婚养育子女,从根本上解决了生育、社保拮据、企业招人留人难的问题。

注:给工人无业的补贴应达到最低收入标准。

来个《人才基建》项目,能解决延迟退休,生育率低,招工难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基建   生育率   熟练工   项目   人才   基础建设   津贴   社保   工人   矛盾   员工   收入   需求   标准   政府   行业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