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看后市:五一节前最后一周,大盘能否有突破?


私募看后市:五一节前最后一周,大盘能否有突破?

上周A股迎来久违的普涨,上证指数周上涨1.39%,深证成指周上涨4.60%,沪深300周上涨 3.41%,中证500周上涨1.94%,创业板指数周上涨7.59%。


大盘股与中小市值风格首次比翼双飞涨幅相当,美国与中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都保持震荡下行,大市值股票集体出现反弹。市场情绪明显上升,北上资金在周一与周五集中大幅净流入超百亿,周二至周四微幅净流出,全周净流入超210亿。


北上资金对全周人气影响较大,周一北上资金大幅度净流入163亿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提振,但接近3500点强阻力区域市场仍然追高信心不足


五一节前最后一周,大盘能否有突破?年报、一季报利好将出尽,后市又将会诞生哪些行情主线?


(以下观点及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私募公司及券商)


01

于翼观点| 短期暂无系统性风险,新主线还未建立


上周新能源板块表现较好,新能源汽车方面,华为HI入场+上海车展引燃市场对电动车板块的情绪,从技术实力到自主可控等各种角度看,华为作为在国内C端号召力巨大和组织能力极强的企业,从软件算法到硬件芯片均为自研,高度垂直一体化且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预计会快速显著的提升车企的智能化产品水平,重塑行业格局,为全行业带来更多优质C端供给。新能源发电方面,华电7GW的电站初步中标结果出炉被看做上下游博弈结束的信号,但当前硅料价格依然在上升趋势,预计下半年组件价格还会推高,全年高位的组件价格对下游电站收益率的压力依然存在。


展望后市,当前政策环境友好,需要关注后续政治局会议对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定调和部署,同时未来美联储政策出现边际收紧导致美股回撤风险也存在,但这种风险并未释放。短期市场虽然并不面临系统性风险,总体处于震荡格局,配置上要侧重于估值与盈利增长速度及空间匹配度高的品种,同时自下而上挖掘经济修复和转型过程中被忽视的机会,大多数核心资产估值仍需消化,但非核心资产中的新主线仍在孕育还未显现。


02

汐泰观点 | 整体市场依然是此前趋势的延续


上周市场有所上涨,沪深300和上证指数仍在此前的震荡趋势中,创业板指数表现较好。总的来说整体市场依然是此前趋势的延续,反映一方面经济复苏但另一方面流动性边际收紧的综合影响,局部的高估值也需要时间消化。


在系统性风险概率很小的情况下,市场分化,存在结构性机会。一季报进入正式披露期,既是对公司投资逻辑的重要验证期,也是我们筛选新机会的好时机。我们较大提升仓位,持仓集中在具有独立成长逻辑、且与中美摩擦关系不大甚至可能受益的大消费(消费、医疗)、高端制造和科技等,并在高标准下和更大范围内寻找性价比好的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我们的观点基本维持不变。


短期看,全球利率上行和国内流动性边际收紧对估值水平的影响,以及中美摩擦升级的潜在风险,是当前对市场整体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但我们认为流动性总量上依然非常充足,资金价格也是从极低水平正常回升,因此大概率估值水平的下修是有限的。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尽管很难预判,但中美进入战略竞争状态已经是共识,不同于18年中美贸易战刚开始时市场预期很少。此外,随着市场之前已有较大幅度调整,已经越来越多好公司估值进入合理水平。短期控制好风险,长期依旧积极。


03

券商观点


中金公司:A股逐步重回成长


2020年年报和一季度业绩披露接近尾声、信用债集中到期的时间也基本平稳度过,经济数据并不强劲也缓解了政策过快紧缩的担心,判断市场“中期调整”已经接近尾声,尽管市场短线仍可能有反复,但对中期前景无需过度悲观。同时,市场局部热点如自动驾驶等主题已经开始浮现,情绪逐步好转。判断,伴随债券收益率下行,以及市场开始关注增长可持续性,市场重心可能会重新开始关注此前回调较多的成长主线。


配置建议:重结构,自下而上。当前要注重估值安全边际及催化剂,结合估值及景气程度综合判断,泛消费领域(如轻工家居、家电、汽车、酒店旅游)仍是自下而上的重点,保持高景气趋势的行业有望率先企稳(半导体等科技硬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新能源光伏等),近期自动驾驶等局部热点已经开始浮现,这些方向都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结构博弈加剧,整体波澜不惊


4月宏观流动性和一季报超预期,但投资者对未来内外部流动性担忧被证伪前,增量资金依旧会呈现观望状态,预计一季报后市场结构性博弈会加剧,但基本面支撑下平静期的市场波澜不惊,整体缓慢修复趋势不变。


首先,4月内外部宏观流动性预期紧但实际松,叠加史上最佳的一季报集中披露,短期市场有足够韧性。其次,海外流动性收紧在未来两个月仍可能强化,输入型通胀担忧被证伪前,投资者对国内流动性预期也受到压制,增量资金依旧呈现观望状态。再次,5月进入一季报后的业绩空窗期,机构重仓股在持续反弹后压力增加,机构投研资源扩散推动“盘轻无基”个股持续重估,承接从机构重仓股中流出的资金。最后,不断改善的基本面形成市场的支撑力,博弈加剧不改整体缓慢修复趋势,投资者所等待的超预期变化因素出现前,平静期的市场仍然波澜不惊。


配置上,建议积极调仓,坚持增配4条新主线。首先是本轮市场调整后,性价比较高的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信息安全、军工等;考虑到国内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继续推荐去年因疫情受损的行业,如旅游酒店、航空等;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持续关注业绩密集披露期,年报和一季报有望延续高景气的品种,目前来看,一季报业绩弹性最大的仍为工业板块,并且预计未来1~2个季度仍将延续,重点关注有色、钢铁和化工。


中信建投:反弹持续,五一持股


4月以来市场持续反弹,这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及预期后利率下降。我们预期央行将继续保持当前的中性货币政策不变。经济活动虽然不及预期,在2021年2季度保持相对的景气,市场会继续呈现出反弹的格局,建议投资者五一期间持股。


从行业比较来看:第一,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在利率边际放松的情况下会持续表现。第二,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4月PPI将持续上行,我们预期能够达到8%左右的水平,不排除周期板块二次上行的可能性。


广发证券:当前处于健康的流动性收紧阶段,A股整体偏震荡


当前处于健康的流动性收紧阶段,维持A股整体偏震荡的判断。一季度广义流动性依然较佳,微观结构问题是A股大波动的核心矛盾。A股交易集中度已从接近50%回落到了40%左右,微观结构修正处于下半场,微观结构调整是否会终结牛市,后续主要取决于流动性环境。“不急转弯”政策基调下,当前处于健康的流动性收紧阶段,A股呈现典型的盈利扩张和估值收缩。


震荡期坚定“市值下沉/即期业绩好/低PEG”策略。3月市场进入健康的信用紧缩阶段,A股盈利仍具备韧性支撑,未来需要警惕何时由健康的信用紧缩转变为被动的信用紧缩,当前市场整体偏向震荡,具有结构性机会。建议进一步调整持仓结构:市值下沉/即期业绩好/低PEG(化学制品/汽车;次高端白酒/光学光电子);关注服务业复苏带来的景气上行(零售/旅游);主题关注“碳中和”下供给收缩(钢铁/电解铝)。


兴业证券:流动性整体不温不火,有利于股市布局时间点


流动性整体不温不火,有利于股市布局时间点。短期来看,近期由于美国通胀预期回落至2个月低位,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下行,短期流动性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中期来看,华融事件有所缓和,但山西召开的信评大会、河南成立的信用保障基金等都较为前瞻性的对地方信用和城投潜在的压力,进行提前的“保护”,有利于预防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同时,从经济基本面而言,二季度经济环比与一季度相比仍有动能和韧性,可能也较难看到流动性短期进一步宽松的理由。整体而言,流动性仍处于温和震荡区间,对股市而言,更有利于再次期间围绕一季报景气方向布局的好时点。


行业推荐继续把握三条主线,精选α品种:1)经济与服务业复苏+节假日叠加,关注服务业。2)一季报景气,关注半导体、医疗器械、被动元器件。3)地产后周期链和优势制造。


安信证券:短期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总体处于震荡格局


当前A股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后疫情时代的基本面与政策预期有待重构。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从整体上已经接近完成“填坑”式复苏,这意味未来一个阶段整体企业盈利修复速度正面临逐步趋缓。从政策预期来看,当前政策环境仍然相对“友好”,需要关注后续政治局会议对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定调和部署,同时未来美联储政策出现边际收紧导致美股回撤风险也存在,但这种风险并未释放。因而短期市场并不面临系统性风险,总体处于震荡格局,配置上要侧重于估值与盈利增长速度及空间匹配度高的品种,同时自下而上挖掘经济修复和转型过程中被忽视的机会,大多数核心资产估值仍需要消化,但非核心资产中的新主线仍在孕育中。


当前行业重点关注:医药、电子、食品饮料、家居、航空等。主题关注:碳中和、疫情修复服务业等。


浙商策略:“吃饭行情”如期而至 ,新核心资产整体处在战略布局期



对老核心资产而言,浙商证券认为整体是反弹,一则,以白酒和调味品等为代表,估值仍相对较高;二则,复盘规律显示,机构抱团股不断变更才是常态;三则,下半年风格向成长类倾斜,机构抱团行为或有所弱化。2021年老核心资产整体难有系统性机会,阶段性反弹后,后续将走向分化。


展望未来1-2个月,市场仍处在阶段性做多窗口。逻辑上,基金仓位较低,加之景气仍较强劲,这是吃饭行情开启的基础,而近期北上资金持续流入成为行情催化剂,与此同时一季报陆续披露也形成正面催化。


就结构来看,新核心资产整体处在战略布局期,老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具体来看:其一,看长做长,新核心资产,就新核心资产中的风口,2021年将出现在应用端,也即工业赋能和汽车赋能,人工智能是两者交叉点,科创板是代表性板块。其二,看长做短,老核心资产,1-2个月的阶段性反弹后,后续将走向分化。其三,基础配置,低估值蓝筹,以银行和交运(机场、航空、公路)为代表优质个股。


开源证券:反弹正是调仓的机会,寻找未来新共识


上周(4月19日-4月23日),市场明显反弹,创业板指周涨幅达到7.58%,上证指数周涨跌幅在主要指数中排名靠后,仅为1.39%,其他A股主要指数均实现了涨幅。医药、电新、食品饮料、电子成为了上周市场反弹的主要板块。


以“茅指数”来看,上周大部分的“茅”都出现了明显反弹,指数整体收益率和中位数收益率协同上行,成分股中的上涨家数也远高于下跌家数,成为了转向“无须持币”后的最大一次反弹。部分投资者认为基金一季报中体现的对于核心资产的坚守也许预示着过去2年风格将延续。但指标显示,当下投资者正经历类似2016年新旧切换过程(市场而非经济层面),区别在于:当下机构只是坚守前100重仓股,但风格已经开始再均衡;2016年由于中小盘成长可选较多,公募基金选择在同样风格中进行腾挪。“新共识”正在发现中,投资者切勿怀念过去。


反弹正是调仓的机会,寻找未来新共识。延续推荐以下三条主线:(1)钢铁、铝、煤炭、化工中的部分低估值品种(PVC、纯碱、钛白粉等);(2)银行(四大行和部分城商行为主)、房地产、建筑。(3)中小市值成长的盈利土壤已经具备:TMT、机械。


来源:于翼资产、汐泰投资、WIND、券商中国


声明:本文观点来源于管理人、第三方,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本公众号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来源于管理人、第三方,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边际   新能源   节前   流动性   景气   主线   大盘   投资者   观点   核心   资产   资金   风险   未来   政策   经济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