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涨价!全球商品大牛市,哪些投资方向可以穿越通胀?

近期最重要的信息,无外乎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我是投资理财创作人#


今年明显是大宗商品的牛市。


从今年以来全球大类资产的表现看,刨除比特币不说,涨幅最好的就是大宗商品,包括铜、原油、大豆蛋白、天然气等


持续涨价!全球商品大牛市,哪些投资方向可以穿越通胀?


这带动股市也在交易通胀。有多火爆呢?听说周末,某券商大宗/贵金属电话会议参会人数高达4390人……以前也就顶多几十人吧。


从股票市场行业板块表现看,指数在震荡,但是钢铁、煤炭、有色、采掘等上游资源品周期行业的涨幅666。


而五一假期之后,大宗商品价格再度出现显著上涨,带动相关板块的继续强势表现。


持续涨价!全球商品大牛市,哪些投资方向可以穿越通胀?


说起商品牛市,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太多感受或只见识过2016年-2018年那一波。


券商研究下来,21世纪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只有过三轮繁荣上涨时期,分别为2001年11月-2008年5月、2009年3月-2011年5月、2016年1月-2018年6月。


持续涨价!全球商品大牛市,哪些投资方向可以穿越通胀?


几轮涨价原因各异:


1)2001-2008年第一轮国内外大宗商品牛市,且价格上涨持续时间最长。主要是由全球需求拉动。


2)2009-2011年第二轮商品“水牛”,且价格上涨速度最快,主要由国际金融危机后刺激政策导致的流动性和需求共同推动。


3)2016-2018年第三轮商品牛市,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大、海外价格上涨幅度较低。主要是由国内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供给冲击推动。


可见,影响因素无外乎是经济周期下供需、以及流动性。哪里有放水,哪里就有核心资产价格上涨。


这轮商品牛市逻辑很简单,无外乎全球防水下的流动性充裕(且不着急退出)+疫情导致的供给端收缩,需求复苏下商品价格就打高涨上去。


“通胀无牛市”,正如巴菲特在5月初股东会议上说言,“我们看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市场目前在交易通胀,也有对全球通胀担忧再起,收紧流动性的担忧。这轮全球商品涨价想到的几个问题:


1、交易通胀的行情?


目前,从客观的交易上来看,大宗商品的上涨逻辑可能仍然在强化之中,短期内可能还很难判断拐点。也就是说,周期类方向可能还在阶段性的趋势行情中。


但尴尬在于,全球投资者近十年来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大宗商品周期,08年价格算是一轮高点,研究员对于大宗商品的研究积累普遍不足。现在很多机构的股票池,可能很多都已经完全没有了纯周期类股票。


戳《化工有色等大涨!资源类“顺周期”有哪些基金? 》《 哪些基金“顺周期”含量高?钢铁、银行、大金融后市行情 》之前拉过的表:


持续涨价!全球商品大牛市,哪些投资方向可以穿越通胀?


周期行情把握难度一向极大,不得不想到周期天王周周金涛。他之前说过,大宗商品是30年一个周期 ,2000年到2008年是上升期 ,2008年到2015年是下降期,2016年到2018年是反弹期,2019年到2030年都是横盘振荡期。但他的预测里也没有想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带来的放水。


比如我们说今年最大躺赢的原油基金,但本质看预测也非常难,地缘政治波动、供需波动,油价看长期难以维持高位。


2、通胀无牛市,会不会导致货币政策收紧?


政策边际收紧是必然,只是现在定调是不会过于剧烈,不急转弯。


而再看,全球大宗商品对于国内的传导压力目前还比较有限,而会议定调,我们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目前看是市场最大的正面影响因素。


当下商品价格领涨,这是投资时钟步入经济过热期的典型现象。而投资时钟再往下循环,则会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步入滞胀期,那个时候才是对应现金为王。


3、哪些行业受损?哪些行业收益?


短期看,通胀交易尚未结束。有受益涨价的行业,也有阶段性业绩受损于大宗商品上涨的行业进行减持。


直接上券商研究结论:


受益涨价方向的行业:


1)直接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的上游行业,如采掘、钢铁、有色等;

2)中游具备良好议价能力、 能够顺利进行成本转嫁的行业,如建筑材料、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等;

3)下游受涨价影响较小且受益于需求恢复的行业,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等。

4)在通胀上行的加息预期中受益的银行。


另一方面,受损于涨价的行业:工业服务、 设备制造、科技类行业盈利受损,利润稳定性和股价表现均较差。细分行业如公用事业、非银金融、计算机等。


上面都是阶段性影响,其实周期行情把握难度较大。怎么办呢?依然赞同姜超所说:


长期来看,货币超发不可避免。加上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未来超发的货币大概率将流向资本市场,在驱动股市长牛的同时,也会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展望未来10年,持有优秀企业的股权,将是享受中国经济增长成果和对抗货币的长期贬值的最佳选择


安心长期持有优质权益基金,才是应对通胀好办法。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通胀   商品   全球   无外乎   大宗   商品价格   券商   阶段性   流动性   牛市   周期   需求   基金   行情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