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特斯拉车顶维权还没有彻底平息,这边,又一位特斯拉车主追尾货车,只是这位车主连维权的机会都没有了,相信,连公关部都不设的特斯拉此时肯定是焦头烂额,非常被动吧。那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为什么只要特斯拉一出事故,即使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交通事故,都能直冲到热搜榜第一名呢?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所有的媒体与网民的情绪都会直指特斯拉呢,那今天猫眼儿就不带情绪的,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来分析下,特斯拉的车真的如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样不堪吗?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我们先来看下最近发生的一起特斯拉汽车事故,具体的事故报告还没有出来,单单只是我们从事故视频中来看,与旁边的车速相比,事故车辆的速度快得有些离谱,那当你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你的第一印象觉得是谁的问题呢,是特斯拉的汽车又出故障了,还是车主操作速度太快了。当然了,相信第一印象觉得是特斯拉问题的,肯定是大有人在,但是我们如果换个角度,如果这辆车是大众的汽车,相同的事故状况,你的第一印象还会觉得是汽车的问题吗?你可以仔细地想想,那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呢?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为了给特斯拉开脱什么,他也没给猫眼儿付公关费,猫眼儿只是想站在一个客观冷静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印象其实是被媒体所左右了。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猫眼儿还是喜欢用数据说话。如果你不是一个特别关注汽车行业的人,相信你也不会看到下边的数据,去年年底的时候,特斯拉使用自动驾驶的车辆发生的事故频率比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数据,平均低7倍,相当于在美国每48.4万英里会发生一起车祸,而特斯拉的使用自动驾驶的车辆每345万英里才会发生一起车祸,即使是不用自动驾驶,不用主动安全功能的车辆也可以达到每127万英里发生一起事故。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看看这张平安证券研究院的报告,特斯拉的三种车型model3 model s model x 与美国排名前50的汽车相比,其事故伤害概率都是最低的。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还有另一组数据,根据美国消防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燃油车平均每行驶3057万公里会发生一次起火事故,而特斯拉从2012到2020年间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平均行驶3.3亿公里才会发生一起起火事故,低于美国平均值的10倍。

那看完这些数据,相信你在心里想,扯的吧,特斯拉真这么安全,那网上隔三差五的就会有特斯拉维权事件发生,从媒体的角度出发,特斯拉具有新闻传播的特征,所以媒体无形中也把事件本身成倍的放大。如果大众出个车祸,有人维权,这不叫新闻,因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20年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今天再发生,根本就没有报道的意义。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而特斯拉不同,作为进入中国的一个新物种,自动驾驶,ceo埃隆马斯克,电动车行业龙头,车造得不多,但市值却异常的高,这些标签都足以让特斯拉成为优秀的新闻素材,再者自媒体普及的今天,新闻事件发生之后,自媒体对新闻事件本身360度无死角的解剖,更是让事件本身迅速的形成热点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汽车事故,但在铺天盖地的媒体解读之下,给人造成的幻觉就是这个事件很严重,这种事件很多,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种心理学上的效应叫做晕轮效应,你平常可能并不怎么关注汽车,但是特斯拉的汽车事故被报道后,你对特斯拉的最初印象就会影响,你对整个特斯拉品牌的质疑,以至于你以后再看到这个品牌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会想到这个事故,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这种晕轮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你喜欢听某个明星的歌,那你就会以此推断,这个明星是个很完美的人,进而产生追星的行为,但实质上追星的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个明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觉得歌唱的好,那么人肯定也像歌一样好。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所以我们在浏览一些事件本身的时候,不要看到别人怎么说,就觉得应该就是这样,不加思索地全盘接收,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别人给你提供的只能是信息,作为参考,而不是结论,结论需要自己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即使无关紧要,多动动脑思考下,也有益于大脑健康,是吧。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当然回到特斯拉本身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软件系统更新快,开发周期短,产能快速提升降低了产品质量,应对维权事件的傲慢等等一系列问题,毕竟互联网时代,智能汽车的更新与传统汽车的更新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汽车比如大众丰田更多的是在硬件层面的更新,悬架系统,发动机系统,而智能汽车时代核心在于大量并且快速的创新,而在这种需求之下,很难保证有足够长时间的研究,开发和验证周期,所以随着特斯拉存量的越来越多,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但是切不可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就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揭秘特斯拉事故维权不断的真相,是车太烂?还是被冤枉了?

那您觉得网络对特斯拉的声讨,特斯拉到底冤不冤呢,说说你的看法,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特斯拉   事故   大众   猫眼   美国   车主   效应   真相   角度   车辆   发生   事件   媒体   数据   汽车   财经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