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在美国有一种受众非常广泛的说法,说是中国抢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作机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说起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普遍的都认为是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在这些表象下又隐藏着怎样更深层次的逻辑呢?中国的制造工厂真的是在向东盟转移吗?今天猫眼儿就跟您一起来聊聊这些话题,欢迎关注猫眼儿的频道,闲来的话也可以翻翻其他内容。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网上有一组非常牛叉的数据: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鄢部镇,生产了全世界近 1/3 的吉他;

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市生产了全世界将近三分之一,全国近一半的泳衣。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生产了全国超过 85% 、全世界超过一半的钢卷尺。

湖南省邵东市生产了全世界 70% 的打火机。

当然了,只要你愿意寻找,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中国,这份清单还可以有很多很多,很有可能你老家的一个产业,就在全世界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当然了,你肯定会觉得,这些都是没啥高技术含量的东西,没啥值得骄傲的,那事实是怎样的呢,咱们就拿打火机为例,平常咱们花一块钱买的打火机,制造成本也就2毛钱,说它有啥技术含量就是开玩笑,咱们普通人三下五除二地拆开后,其实也就那么几样,壳体,打火装置,金属配件和液化石油气的打火油,每一个单列出来都是稀松平常的。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但是要知道,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打火机,其所需要的所有部件也不是一家工厂制造出来的,这背后都是有着一套完整且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的,如果没有各个厂家的通力配合,也就不可能会造就打火机2毛钱的制造成本,而这种实现低成本的能力也绝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低技术就能概括的,中国崛起的秘密其实也正是隐藏在这供应链体系之中。

我们平常所说的人工和土地便宜仅仅只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必要因素,但绝不是全部,要不然你怎么解释人口土地同样便宜的印度并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在人工与土地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所演变出的庞大系统才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就好比是把中国经济比喻成为一台电脑,中国着力发展的基础建设就好比是电脑的硬件设施,而供应链体系则好比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不管是再高端如苹果手机制造,或再低端的如打火机制造产业都需要在这套供应链体系中运行,所以各个产业的发展就好比是电脑的各个应用程序,你这个产业再怎么优秀,还是需要在这台电脑这个操作系统下才能运行。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那这硬件和操作系统为中国崛起带来了什么呢?

当然坦然地说,中国的崛起绝对是离不开美国的无心帮助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源动力。这要从1980年美国颁布的《拜杜法案》说起,这个法案简单的说就是,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研发机构或企业对最终的研发成果享有专利权,拿着国家的钱,搞研发,研究出来之后,还能属于自己,这等好事自然就极大的激发了高校机构和企业,把研发成果进行商业转化的动力。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自此之后,大量的科技创新被市场化,但这就带来了新的问题,新技术被发明出来后不久,竞争对手就会有类似的技术诞生,这使得大企业从追求以技术壁垒来获得竞争优势,转移到看谁的技术更新得更快的速度比拼上来,这使得美国1980年《拜杜法案》以后,形成了技术大爆炸,强力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请注意,这个时间点,1980年,中国1979年宣布改革开放,这两者的时间点是匹配的,美国的快速科技创新也遇到了问题,创新则意味着要经常性的大规模调整生产线,而自己调整生产线则会严重拖累创新的的速度,并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成本,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怎么解决?于是大规模的外包就形成了美国制造业的内在需求,那找谁来外包呢?改革开放的中国就顺势地承接了制造业的任务。承接制造业,中国需要同时具有效率和弹性的要求,效率这个很好理解,效率意味着专业化,但专业化的同时,则意味,弹性的不足,那中国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的呢,上游美国企业要想调整产品生产,本来是自己去研发出产品的各个零部件,然后组装,但是在中国,有着强大供应链网络的情况下,把每个零部件,再拆分细化出每个基础单元,进行专业化生产,咱们还以打火机为例,我们来看下打火机的点火装置的结构图,这个小小的打火器,就由高压引线,气体喷嘴,外壳,压电陶瓷,磷铜片,金属帽,弹簧这些细小的部件组成。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打火机的打火器结构图

这些部件如果是一个厂家全部生产出来,那他要跨领域的涉及到多少个生产步骤了,显然,这些零部件都只需要从相关配套厂家那里引进就可以了,假设美国公司,想到一个创意,要把这个打火器做成一个圆形的,那在中国的组装厂,只需要把要求发给这十几个基础单元的厂家,比如压电陶瓷厂还是专业生产自己的老本行压电陶瓷,只不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形状和尺寸上的改动就可以了,组装厂把各家修改过的产品拿过来组装,就可以实现最终的创意想法。这就好比是在搭积乐高积木,每个厂家都只生产同一种最基础的积木块,而创意企业无论想到实现哪种构想,也无非就是利用不同厂家的积木块组合而已。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所以美国的制造业受制于本身的科技发展,不得不进行外包,而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刚好能够满足这种外包需求,制造业的转移只是国际分工的一次资源配置罢了,所以说中国的经济崛起也是美国制造业转移的结果。说什么中国抢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饭碗,明显只是浮于表面,川普一直希望让库克把苹果生产全部都挪回美国,你看库克愿意吗,直到川普下台也没有,一个苹果手机在中国就有数千家直接或间接的供应商,离开中国,库克还真的就造不出苹果。难道苹果要修改一个螺丝钉,也要先从中国订购,再飞到美国吗,库克自然会算经济账的。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至于说制造业外流到越南和东南亚等东盟国家,倒不如说是外溢,咱们来看下2019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零部件,而零部件的贸易往往在一般情况下只会出现在单一贸易体内部,像这种东盟国家大量购买中国零部件,则意味着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在向东盟国家进行扩展,而绝非是许多人所说的转移。打火机是个很简单的产业,可是至今湖南邵东市仍然生产出了全世界70%的打火机,为什么就没转移到东盟国家呢,不是因为这里有几个很牛叉的企业,而是因为打火机企业背后的整个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这种强大体系不是随随便便,工人工资低廉点,税收优惠点儿就能打败的。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中国出口东盟产品类型

了解了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后,我们能思考点什么呢,一个细分到毛细血管的细分市场产品,只要你的产品有足够的通用性,这就是你的机会,这种情况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是不敢相信的,因为中国庞大种类繁复的制造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是数以千万计,你只要找到一种需求,满足它就可以了,比如我们本地有十几个人的小型电子厂,一个工厂就做一个产品,拿个烙铁在一个很小的电子元器件上点一下,就这一个步骤,就能养活这十几个人,这也是中国供应链网络中的一员,也在默默的助推着中国的发展。

美国的无心之举,助推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其中有何深层逻辑?

对于中国崛起的秘密,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呢,欢迎留言评论,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美国   库克   中国   东盟   火器   外包   打火机   零部件   制造业   逻辑   全世界   厂家   体系   苹果   快速   国家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