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逻辑还能闭环吗?

马斯克的逻辑还能闭环吗?

谁也没想到,元月1日车圈出了个大新闻——特斯拉又降价了,价格战从Model 3打到了Model Y,而且价格一下降低16.51万元。放着高额的单车利润不赚,埃隆·马斯克玩的是什么游戏?


马斯克的逻辑还能闭环吗?

放眼汽车产业走过的历史,德国、日本企业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的盈利模式,赚取新车、售后过程中的每个节点的利润。而美国公司玩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销量规模加资本驱动。因此,当年通用一直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丰田,感觉日本人太抠门了,赚钱太辛苦,甚至当年通用的高管说:“通用随便卖两张股票就能买下丰田”。正是因为模式的不同,所以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借助华尔街的力量横扫全球,华尔街资本借助美国三大输入到欧洲、日本、韩国、南美……

产业加资本的模式,被当年的哈佛认为是最成功发展的模式,正是因为在资本力量的驱动下,美国汽车巨头能获得快速发展,产品质量便被置于企业发展中次要的位置。资本之所以追逐汽车厂,原因是二战结束后,汽车是国家强大的表征,汽车是工业化的代表,汽车是最赚钱的民用工业品,汽车成了人们内心幸福指数高低的符号,因此汽车受到资本的追捧。但当互联网出现后,资本便开始移情别恋了,失去资本宠爱的美国汽车工业问题迭出,昌盛时期掩盖的问题全面爆发,以致跌下神坛。时至今日,资本对传统车企都侧目以待,不管你盈利如何。

马斯克的逻辑还能闭环吗?

当埃隆·马斯克宣布造车的时候,特斯拉便成了资本追逐的目标,因为特斯拉有新能源、智能化两个基因,这两个基因是传统车企所没有的。有人将之称为“长板理论”,有人说特斯拉将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置于能否真的颠覆都在其次,重要的是,嗜血的资本从中嗅到了血腥味。于是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特斯拉,因为他们坚信马斯克能够创造奇迹,甚至连续超过10年的亏损也不在话下。至少,流进、流出特斯拉资本都赚到钱了,或者说特斯拉成了资本玩家们手里的大玩具。

就在特斯拉快要被玩死的时候,马斯克来到了中国,上海给了特斯拉重生的机会,伴着特斯拉的起死回生,特斯拉的股票价格飞涨,玩家们乐不可支。为了让玩家们玩得更开心,Model 3一次次降价,中国消费者疯狂地把钱砸向特斯拉,销量驱动着股价一次次上涨……当Model 3的价格已经接近探底的时候,马斯克又拿出了一个新的玩具Model Y,而且一次性降价的额度相当于一辆传统汽车。很显然,马斯克需要股价继续飙升,在飙升的股价面前,单车利润真的算不了什么。现在,马斯克看待传统车企的眼神很像当年通用看丰田。

马斯克的逻辑还能闭环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结束前的一周里,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负面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在传统车企看来,这绝对是天大的公关危机事件,而马斯克的反应似乎是嗤之以鼻,无论特斯拉总部,还是特斯拉中国都没有发声,甚至没有公关介入(我忘了,马斯克早就把公关干掉了),只是上海工厂的个别高管在与媒体“单挑”。

该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就这么循环往复地跟媒体打下去,在公众心目中,特斯拉的美誉度将大打折扣。如果将品质下降与降价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特斯拉=高科技+低品质+低价格。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Model Y降价的结果将是什么?也许Model Y降价的目标是对众多高端电动车实施压制,如果加入低品质的概念,那么马斯克离中国的“滑铁卢”不远了。如果高科技+销量增长=股价高企,一旦销量因为品牌口碑败坏而下跌,情况又当如何?

马斯克的逻辑还能闭环吗?

这真的是“长板理论”与“木桶原理”的大PK。单独讲,两个理论都成立,低价倾销理论也成立。此时,涉及到消费者利益的“短板”出现了,会影响销量吗?会影响资本玩家对特斯拉的兴致吗?我们将持续关注,毕竟特斯拉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大哥大,马斯克的成败具有标志性意义。为此,我们将埃隆·马斯克选为2021年度首个一周新闻人物。

(图片来源: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特斯拉   华尔街   丰田   闭环   高科技   销量   日本   美国   上海   股价   公关   逻辑   当年   资本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