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卡、中卡齐发力,还有人觉得江淮轻卡不够强吗?

2021年的轻卡市场就像是来到一个急转弯处,重载版蓝牌轻卡被抑制的同时,合规蓝牌以及中卡却迎来了机会。国六轻卡推广也带来了一轮新的洗牌,于无声处,轻卡行业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来到一个重新排位的转弯处。

轻卡、中卡齐发力,还有人觉得江淮轻卡不够强吗?

江淮轻卡在这轮重新排位赛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实力,随着产品结构布局越来越合理,轻卡、中卡板块都迎来了新发展,以4月份为例,江淮轻卡增幅达到17.25%,远超行业9%的增幅,而中卡板块更是暴增51.41%,德沃斯依托江淮大品牌的光环效应得以体现,成为中卡领域强劲的新晋实力派。


江淮轻卡之所以把握住了治超、排放标准切换等机遇,源于它敏锐嗅觉下的提前布局。大吨小标治理下,轻卡产品发生实质性变化。一是排量小的发动机需求量变大,二是轻量化技术直接成了轻卡车企核心竞争力。

轻卡、中卡齐发力,还有人觉得江淮轻卡不够强吗?

日前,江淮轻型商用车营销公司负责人张先华在接受采访时一语道破稳增逻辑:江淮近年卖的更多的是3L排量以下的发动机车型,以锐捷特2.2L为代表,不但早就满足了国六排放标准,而且动力强、经济性好、可靠,应用了轻量化技术,最高可实现30万公里免吹灰,以此提升用户的运输效率,目前,这款发动机在骏铃V5、康铃J3和J5以及帅铃Q3等车上都有搭载,这些都是市场上的网红车,也恰恰是大吨小标时代最适合市场新需求的产品,适用于用户,市场自然以销量提升来反馈。

轻卡、中卡齐发力,还有人觉得江淮轻卡不够强吗?

另外,轻量化技术也助力了江淮轻卡的突破,在轻量化上,江淮轻卡用的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的是一整套的轻量化技术方案。新材料方面,它有复合板货箱、铝合金变速箱、铝合金轮辋等,它通过底盘和货箱共同的轻量化来达到整车降重,而且从目前行业轻量化成果看,江淮的轻量化货箱已成为差异化及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新结构方面,它应用了少片簧悬架、无内胎轮胎等,而新工艺上,它拥有3500T压力机让桥壳一次成型,这些都让产品从整体上处于行业轻量化领先水平。

轻卡、中卡齐发力,还有人觉得江淮轻卡不够强吗?

更关键的是,行业在发展,市场在细分,用户需求在变化,千篇一律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江淮轻卡的定制化已经启动而且已经有成熟产品问世。以冷藏车为例,在新法规要求下,冷冻食品、疫苗等物品的运输都对专业冷藏车有了刚需。在这种变化中,江淮轻卡就快速反应,很快就形成了帅铃、骏铃、康铃、恺达、德沃斯五大精品冷藏车组合,表面上展现出来的是产品,而背后呈现了江淮轻卡的两大硬实力:一是根据市场变化、政策变化推出新产品的能力体现的是技术能力强,完全可以做到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二是用户思维已形成,用户需要什么江淮就造什么,这一思维下造出的车必会因适用性强而取胜。


其实,江淮轻卡销量增幅领先的背后不是一个原因、两个原因所致,而是一系列细节支撑下的必然结果。除更适合政策的产品、轻量化产品、定制化产品因素外,服务也是关键点。比如江淮冰博士可以做到更短的交付周期,竞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交付,冰博士一个月就能交车,它的受众群体在买车时大都有确定的货要拉,早一天交付,用户就能早一天开始赚钱。而至于管家服务、高效服务团队、一体化快速服务等,江淮轻卡更是早已布局到位且已形成自己在服务上的差异化优势,这也是用户高效运输、收益最大化的核心保障。

轻卡、中卡齐发力,还有人觉得江淮轻卡不够强吗?

比竞争对手们更超前的是数字化营销,去年,江淮轻卡迈入营销4.0,通过数字化应用,从之前仅是围绕车到围绕人、车、货、场全方位升级,而且江淮轻卡正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营销新生态,要打造一个江淮轻卡智慧新零售平台。届时,用户购车将实现这样的新场景:用户在该平台上进行重复购买,而且在金融、保险、后市场等方面用户也可以实现资源置换,总之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在每个环节都能获取到更大价值。


很显然,江淮轻卡面对多变的市场表现得越来越游刃有余,不但在行业最急需的轻量化、定制化上取得了领先,而且在数字化上启动了布局。不得不说,张先华是个营销高手,不但看到见用户痛点,还预见到了行业发展趋势。把握住了现在、布局好了未来的江淮轻卡正在开启不断向上突破的新征程。看到这样的江淮轻卡,还有卡友认为它不够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江淮   货箱   冷藏车   高效   销量   排量   增幅   发动机   布局   需求   用户   行业   财经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