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布局三四线城市、县域,当地同行企业将面临什么?如何应对?

巨头布局全国市场,最成功的行业案例,无疑是物流行业。在快递巨头的挤压下,物流行业已经不是当初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

目前巨头们又瞄准了康养市场,比如跨界过来的阿里旗下的医院、药房等,同样跨界的京东药房、企业医生等等,再加上康养行业的业内巨头,他们的下属企业机构已经在部分县域、部分小城市登陆。

一、物流行业看似“无力回天”,医疗康养行业也面临巨头挤压,各地“幸存”的中小企业将要面临什么呢(当然,各行业巨头目前布局的行业绝不止这两个行业)?

1、招聘危机

以老刘熟知的某巨头连锁超市为例。该超市开业不到半个月,口碑之好、名气之大,在整个市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可以说是超市业的“海底捞”,服务好,商品物美价廉。

为什么服务好?员工待遇好是一方面,还有专门的培训师来培训。不过他们的员工待遇是真的好,老刘当初都有跳槽的冲动。

满意的工资、学习、晋升的机会、各类企业承诺的保障(包括却不限于保险,还有各类其他保障),优秀员工的高额奖金和分红(评比出的优秀员工,保底分红都能让当地一个中层管理的白领眼红)。

对当地其他企业的最明显的冲击就是,招人难,难难难。

对巨头企业来说,这点福利待遇根本不算什么,就好比宋押司几两银子就能收买了一群“好汉”,这区区几两银子却会闪了一些小企业小超市的老腰。

2、口碑危机

企业的经营,显然需要员工的维护和运转。招聘危机进一步就会引发口碑危机,因为人员不足,企业的运转出现阻塞乃至停滞,口碑的下跌不可避免。

3、产业链、供应链的丢失

产品售出减量,势必影响进货量,对于产品的加工企业还会影响供应链。随着产品售出的减量,进货量的减少,与上游企业、供应企业的联系也变得薄弱乃至可有可无。

巨头布局三四线城市、县域,当地同行企业将面临什么?如何应对?

二、如何应对呢?

1、缩减市场,集中建设地区性企业

跨区性企业,根据企业情况,不再扩张,或者缩减市场至可行性高的市场数量。集中一个根据地发展,根据发展情况再决定分散各地的小市场、分店。

举个例子,河南的巴奴就是在海底捞等巨头的围堵下,异军突起的。当然,除了企业的实力,还有一定的机遇性,抓住了当时海底捞对河南市场关注度不高的机遇。

2、地区行业联盟

强龙难压地头蛇。物流行业的小企业之所以输得太惨,原因就是抱团太晚。面对巨头压力,联盟不只是要互相抱团,还要抱政府政策的大腿取暖。

组建联盟后,减少了行业内耗,有更多精力和资金大力发展企业,跟上巨头的脚步。然后考虑把巨头拉入联盟,或者大家公平竞争。

3、等待巨头的收购

如此应对无疑把自家企业和同行放到了货架上,冷暖自知。适用于经营较好的企业,有一定被收购的可能性。

作者按:有企业相关问题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强龙   巨头   抱团   企业   河南   小企业   海底   布局   口碑   同行   危机   员工   超市   物流   城市   联盟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