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持性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妈妈应答的敏感性和态度

温尼科特的理论是以这样的思路建构的,以孩子个人的主观经验、主观体验的质量高低为主线来形成对自体的感受。那这样的话,就需要妈妈对孩子有应答,应答正确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妈妈对孩子应答的需要要敏感,要做出反应的态度。最让人恼火的是没反应,至于反应是不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那是不可能的。恰恰因为反应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才说明了你和我是不同的个体。

抱持性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种应答的偏差可以帮助孩子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就是说妈妈在应答的时候,不要求达到100分,及格就行了。妈妈对孩子应答的敏感性,应答的态度最重要,应答不需要百分之百准确和百分之百到位,及格就行了。

抱持性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抱持环境的理解

从孩子这边来讲的话,这个过程首先需要肯定、鼓励孩子自己做主,这是一个核心任务。为了让他发展出做自己的能力,可以理直气壮的、勇敢的、信心满满地去发展自己,需要妈妈或者爸爸外在客体对他的包容,这个包容里既有允许,又有支持,也有保护。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慢慢去找自己恰当的位置,这叫做抱持的环境。


有一个比喻说这叫做容器,容器的意思是要有一定的宽容度,让孩子在里面可以折腾,有活动的、伸展手脚的地方。父母不可能非常准确地、恰到好处地控制宽容的度,这中间有一个不确定的点,这个不确定的地方,是父母要忍受的,也是孩子要承受的。对孩子来说,没人照顾的时候,得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对父母来说,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也只能眼看着孩子自己成长。

抱持性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抱持的环境是无限的宽松吗?

那也不是,抱持的环境是要有边界的。有了边界,孩子在翻腾的时候,心里是有确定感的。如果无限的宽容,无限的纵容,孩子反而没有确定感,心里会感到恐慌,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违禁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受惩罚的程度在哪里?不知道,反而是没有确定感的过程。

抱持性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当给孩子一定的界限,他会明白我折腾到这儿就可以了,慢慢学会掌握分寸的能力。所以,抱持环境第一要有空隙;第二又不能空隙太大,空隙太大等于没有抱持;第三边界要软包装,要是没有软包装,孩子要么摸不着,要摸着容易碰得鼻青脸肿,所以在容器的边界上要有软包装,有一个缓冲的地带。这个体会是我做治疗慢慢做出来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环境   软包装   敏感性   空隙   边界   界限   主观   容器   宽容   态度   礼物   准确   父母   过程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