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事者,必先具备饱满的健康自恋

今天我想从精神分析关于自恋的角度来分享一个好玩的故事,这就是长篇小说《大秦帝国》里的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先说为什么要选择《大秦帝国》这部著作,因为我想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成为流芳百世的历史巨人,他必须具有强大的人格品质,也就是饱满的健康自恋的能量,才能使得他的精神思想的影响久久流传。在《大秦帝国》这部小说里作者所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我认为他具有饱满健康自恋的人格特点,小说塑造人物是成功的,而这个饱满成功的特点,恰恰符合我们说的Mentzos的自恋三柱理论。这个孙浩辉老师(作者)可能没有学过咱们的心理学理论,但是他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比较饱满的健康自恋人格艺术形象。孙老师是西北大学的法律系教授,为了写《大秦帝国》辞职了,隐居在海南岛写了十几年,小说写完,他才再次回到西安。这个人非常厉害,他是文科教授,对历史典故非常精通。

欲成大事者,必先具备饱满的健康自恋

《大秦帝国》后来拍成四部电视连续剧,网评第一部是最成功的。第一部剧是从秦国由积贫积弱进行变法开始说起的,变法之后国力大增,国家强盛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由此开始到一百多年之后,秦始皇最后一统天下。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呢?是它建立了华夏统一文明的社会制度的结构基础。


严格说来,华夏文明统一制度的建立不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才开始的,而是从商鞅变法的时候就开始建立了这个制度文明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商鞅给秦孝公提出的治国理念,奠定了秦国集中统一管理国家的制度基础。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商鞅的那些基本理念经过李斯等人把它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施行,从此开始了华夏统一文明两千多年的传承不息。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天下的治理方式是分封制,天子不直接治理到基层,而是分给诸侯,各管各的。分封制存在的问题是,当初分封的时候,咱们这些诸侯们还都有血缘关系,或者朋友关系,彼此相处因为有交情还算客气。过几代人以后,这些负责人就互相没啥交情了,甚至不认识了,便开始各自盘算自己的利益,开始你争我斗,这个争斗又永远停息不了。要想消灭这种斗争,就得从根本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商鞅用法家的理念和制度来治理这个国家,也就是说,不能再分封了,而是需要由国家统一管理,这就是中央集权制。

欲成大事者,必先具备饱满的健康自恋

具体怎么治理呢?还需要分封吗?还分,分到封地的人,你只管拿俸禄,这地方交的税有一部分可以给你,但是你不能参与管理,也就是利益和权利是分家的,管理权是属于中央的。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制度设计,奠定了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的统一基础。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其中三个都衰落消失了,只有中华文明还在旺盛的延续着,就其中的缘由之一就是因为中央集权的社会结构制度一直在,它维护了大一统的文明和文化认同。所以社会制度是一种文明形态,发展建设是非常慢的,很不容易的。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包括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执政的理念千差万别,但是国家治理的组织结构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封建社会到秦就已经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春秋战国之前,分封制时期。到了秦以后不允许分封了,就没有封建社会。汉朝初期刘邦分封了一部分诸侯,搞得以后也不得安生,闹的国家没几年就打起内战来了,最后汉武大帝出来,又把分封的诸侯全部给灭了,再次中央集权管理。康熙王朝后来的消藩,也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分封下去不得了,没几年下来国家就要分裂了。


两千多年以前,有一个人就目光深邃的能够看到分封制带来社会不断动荡的弊端,为了长治久安,天下应该怎样治理。他不但提供了一套思想,还在实践中践行了,先做了一个小样本诸侯秦国,再将小样本慢慢变大,最后变成大一统的大秦帝国。所以,商鞅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人物。这个人物的伟大,一方面体现在他对文明制度的贡献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他的具体操作上,就是他具体的落实了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理念。孙浩辉老师恰恰是一位法学系的教授,他追溯法学发展史的话题,肯定很早就把商鞅这个具有历史符号意义的人物研究的很透彻了。所以他就将对法家历史,以及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加上他又是秦人,于是就有了《大秦帝国》这部著作。他写《大秦帝国》,不仅仅是在写秦国的发展历史,他其实是在研究追寻中华大一统文明的起源正本。有了这个文明制度作为基础,才使得中国文化在这种统一文明的基础上一直延续到现在。

欲成大事者,必先具备饱满的健康自恋

仔细研究一下孙教授在《大秦帝国》里所塑造的商鞅这个人物形象,你会发现故事里所呈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刚好就符合Mentzos自恋三柱理论的三个部分的特征,即具有成熟的理想化自体;成熟的理想化客体;和成熟的理想化超我。


首先说成熟的理想化自我这一部分。一开始出场的时候这个小伙子叫卫鞅,因为他是卫国人氏。卫鞅一出场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他所筹划的都是些纵横捭阖,国家兴衰大场面,而且他目光所看到的都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棋局。比如刚开局的时候,魏国和秦国打仗,魏国刚经过了吴起的变法革新,当时是战国七雄里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把秦国打的几近灭亡。秦国当时的国君是秦献公,秦献公干脆拼死一战,把国都从雍城(今凤翔)迁到栎阳(今临潼)。为什么迁都呢?因为魏国军队已经打过黄河进入函谷关,深入到关中腹地。这时秦国就把国都迁到战争的前线,以显示拼死一战的决心。这是一场决定秦国生死存亡的艰苦战斗,但是有意思的是,似乎天意不让亡秦,给了他们展示顽强的生命力,和强悍的战斗力的机会。就在魏国以绝对优势兵力大军合围秦军之际, 秦献公嬴师隰的二儿子嬴渠梁突出奇兵,带了一个小分队潜伏袭击,直接冲过去把魏国的主帅公叔痤给抓走了。魏国国虽然战力强劲,但主帅没了,这仗就打不下去了,战场出现了僵持的局面。僵持下来以后,秦国内部就围绕着怎么处理魏国的俘虏主帅,起了很多的争议。有人说很简单,直接杀了祭旗,鼓舞士气,这当然是最容易做的事情。但是嬴渠梁深谋远虑,认为这样做利用率太低,不如先把他扣着,看看后边怎么用。这时候魏国就有人来营救公叔痤主帅了,其中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独自来到军前,自报家门说:我叫卫鞅,我是来救秦国的。


好大的口气!卫鞅开口就是反客为主的气势!秦国的将军们立刻被他狂妄的口气给激怒了,有人就想直接拍死这碎怂算了。嬴渠梁示意手下让他把话说完,卫鞅说:我已经在战场上查看过了,拔出秦国士兵肚子上的箭,从胃里带出来的都是草根。你就这样的后勤供给,你们的战斗力还能挺多长时间?这话一下子就说到要害了——秦国确实再也打不动了。虽然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大局仍然处于危机被动之中。卫鞅说:我今天来给你们出个主意,这主意能救你们秦国。把我老师(公孙痤)以国宾之礼相待送回去。嬴渠梁说:没问题,这可以做到,你继续说。卫鞅说:写个降书,给我们赔款,割地,称臣,成为我们的藩属国。渠梁说:赔款,割地这事儿都好说,打到哪儿停在哪儿就完了,你占得地盘算你的。以后我给你进贡都行,但让我给你称臣这事儿办不到,秦人的骨头硬,跪不下去。既然是这样,那咱条件就谈到这儿,否则就鱼死网破。秦国人这个时候也是很有智慧的,渠梁为什么要答应这个条件呢?因为真不敢打下去,再打下去国家就打亡了,是需要缓一口气儿的时候了。他为什么要答应放人呢?因为老头子是魏国的丞相,他虽然是带兵出征来的,但是人家是出将入相,那个人回去是要主持国家政局的。我把他放了,他就欠我人情,以后有事好商量。就这样把公孙痤放回去了。丞相这一放回去,自己就觉得欠秦国一个人情,就想着给人家还这情,怎么还呢?说服魏王不要打仗了,休养生息。这样就满足了秦国,等于这是一个交换条件。


这时候,魏国的军事家庞涓不干了,庞涓是魏国的大将军。庞涓说:这不行,得乘胜追击,可不敢松手,一旦让秦国缓过神儿来,咱就收拾不住它了,现在趁机赶紧把秦灭了。但是公孙痤是丞相,他在魏王那儿说话份量重,就把休战这个事给搞定了。这事搞定以后,老丞相出了宫门,这人心劲儿一放松一下子腿就软了。卫鞅连忙上前搀扶住问道:老师您咋了?老丞相低声嘱咐说:赶紧把我扶回去,我人不行了,我神散了。世间的高人就是这样智慧,他们对自己的生命状态都具有很强的觉察力,能随时感知到自己的生命健康状态是否旺盛。

欲成大事者,必先具备饱满的健康自恋

公叔痤丞相的身体状态果然不行了,临死之前他给魏王建议说:我死以后把卫鞅提拔成丞相。魏王说:这名不见经传的小毛孩子,咋可能?老头说:如果不用此人,就恳请你把他杀掉。这样的人才不能留给别国,留下来他将来会是魏国的大麻烦,他要是跑去帮助别国主事,咱们就完了。魏王听完也没怎么太上心。魏王走了以后,老头立刻让人叫来卫鞅,说:卫鞅,你赶紧跑吧,我刚才给魏王推荐你接我的班,他没有同意,为了国家利益之际,我就请他把你杀了。我现在劝你赶紧逃跑,这是咱师徒的情谊,我不能眼看着你受害呀!可是,卫鞅却说:老师,您别担心,他没看上用我,所以他也犯不上杀我。果然老头去世,魏王就把这事儿忘了。但是庞涓听到老丞相给魏王的临终遗言很重视,说:既然是老头认准的人,肯定没错儿。就给卫鞅安排了一个什么官儿,大概属于中等级别的吧,卫鞅还看不上,卫鞅胸有大志,想当丞相治国理政呢。最后没谈成,庞涓就派兵把他看住,不允许离开魏国。卫秧在朋友的帮助下想办法逃走了。他逃走以后就去到秦国,但他不是为寻找一官半职,来安身立命的。他心心念念的是要一展才学,用法家的理念治理天下,这是他的人生追求。所以他选择了最积贫积弱的秦国作为施展才华的地方,因为他判断在当时的形势下,只有秦国变法图强的意志最强烈,最能接受他的治国理念和主张。这里就体现了卫鞅人格中的成熟的理想化自我的那部分特点。


再看他的成熟的理想化超我这个成分。理想化超我主要表现在他要坚定的依据法家的思想来建立一整套治国的理念上,他有两句话说的非常明确:“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法度在前,不避贵贱”。只要是列在法律上的规则,人人都得遵守。他的执行力也是超强,确实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家机器运转非常的有力。但这个过程中也就埋下了对他个人不利的祸根,严格执法必然得罪了很多人。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国君嬴渠梁的哥哥,大将军赢虔。赢虔本来是拥护商鞅变法改革的坚定支持者,为了支持卫鞅主持政局,主动让出了左庶长的职位。但是因为孝公的儿子嬴驷随意杀人以后,他大伯赢虔要负有监管责任,为这事儿要依据秦法把赢虔的鼻子给割了。这赢虔本来是个出将入相的贵族将军,自尊心极强的人物,遭此毁容的酷刑屈辱,就给卫鞅记下了私仇。这就给商鞅的政治生涯埋下了地雷。秦孝公去世以后,商鞅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是过去的旧世族势力复辟,而其中对商鞅构成威胁最大的就是赢虔。

欲成大事者,必先具备饱满的健康自恋

秦孝公想让国家强大,卫鞅想一展才学,这两个人是互为理想化客体的关系。秦孝公在世的时候,两个人犹如青山与松柏一样,互相依赖,相互支撑,联手治理国家,实现了以法治国的理念,使得秦国的国力蒸蒸日上。20年以后,秦国发兵收复失地,把六国打的望秦兴叹,没人敢惹。这个时候,卫鞅觉得自己功成名就了,就想着功成身退,想隐退去跟他的一个情人过小日子。这个情人叫白雪,是当年他在魏国结识的一个姑娘。这姑娘的爷爷曾经是魏国的丞相,到了她这一代人的时候,家里没有男孩儿,只有这个女孩子继承家业,但这个女孩胸怀宽广,志向也很远大,但是苦于自己是个女孩子,自己没办法去出头露面,建功立业,所以她就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投射在一个理想化客体,卫秧的身上。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包函有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基础的同志关系,也是一种互为理想化客体的关系。


当他第一轮依法治国的改革取得成功之后,他觉得自己到了可以回家歇着的时候了,白雪姑娘却非常的清醒,告诉他说:不成了,你现在不能收手。你变法这么多年,虽然把秦国治理的强大了,但你得罪的人也太多了,你敢说现在撒手不干了,命都保不住的。而且你把秦国搞的这么强大,六国也没有谁敢收留你,收留你就是得罪秦国呀。没地方去了,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回去当秦国的丞相,和孝公的妹妹结婚,你就有了皇亲国戚的身份了,这样你有国法保护,同时也有家法保护。但是,商鞅即便就有了这两重身份,最后都没把他保住。孝公去世以后,老世族的人就反攻倒算,依据秦法给他列了十大罪状,加起来就该车裂。还真是这样,条条他都符合。这时候卫鞅表现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伟人的态度,为了维护秦法的尊严,我服!我这样伏法也是对法家理念的一个维护,我虽然制定法律,但我也服从法律呀!结果,他认了。历史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是这个剧情将这个人物塑造的高大完美。


商鞅就义之前,秦孝公的儿子嬴驷,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私下到死牢里去探监。他问卫鞅国家后事怎么交代?


第一点:以前都是你掌管国事,我也没管过,你去世以后,这国家的事儿怎么弄?人事怎么安排?商鞅说:这个事儿不用操心,我都给你写好了,直接照着安排就完了。


第二点:那些复辟的老世族们怎么办?卫鞅说:好办,把我陷害了,就是他们的罪,依计而行。你把我这股势力除了,顺势把那股势力也清除了。


再问第三点:我拿我大伯咋办? 他问的就是被割了鼻子的赢虔,那才是最最硬的石头。他问到这话,商鞅就仰天长笑说:行,秦国交给你,我就放心了。你就是个当老大的料,你谁都可以不信。连你大伯都不信,你大伯为你吃了苦,受了罪,割了鼻子,跟我闹的不可开交,你死我活。到最后你连他都不信,你只信自己,你果然是个帝王。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商鞅这个人的身躯就消失在世界上,但是商鞅这个伟岸的人格形象却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人类历史的征途上,闪闪发光。


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有几个成分都很饱满。首先是有理想化自我,有雄才大略,有胆有识;第二有理想化客体关系,理想化客体形象还不止一个,有白雪这样的红颜知己,还有秦孝公这样的青山松柏一样志同道合的战友;还有那些跟他朝夕相处,追随他的事业伙伴,都是理想化客体。还有第三个是理想化超我,法度在前,公私不避;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这是他的至理名言。所以,当一个人的健康自恋结构饱满了,这个人物就自然显得非常伟大,令人敬佩。


历史的车轮滚滚,从商鞅的时代到现在,人类社会数以百亿计的人都生生灭灭的成为了过客,为什么商鞅会被铭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人就没死,他的人格形象一直活着。他的形象之所以能够这么坚定的流传下来,是因为他的心理能量充足,个体的性格和精神上都具有饱满健康的自恋。《大秦帝国》的作者艺术化了的呈现了那些饱满的特点,我们今天就借助于这样一个小说的人物形象,对自恋这个理论做一个注解,使得对精神分析的理论理解起来更生动形象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魏国   秦国   公孙   饱满   法家   客体   帝国   丞相   诸侯   人格   理念   人物   制度   国家   健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