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广深妈妈圈 ,作者李爽

英国的2600所私立学校拥有61万5千名学生,占全国学童人数的7%。其声誉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但学费之贵,也不遑多让。

2020年,有1300所会员学校(50万学生)的私立学校委员会 (ISC) 年度人口普查显示,成员中以伊顿公学等男校为首的最贵的寄宿学校学生每学期的平均寄宿费为11,609英镑,而走读学校的费用为6,895英镑。

小学寄宿学校的费用略低,寄宿生每学期平均为8,621英镑,走读生每学期平均为5,442英镑。而所有成员学校的高中(包括)预科年龄组的每学期平均寄宿费为11,763英镑。

这些费用通常包括学费和大多数娱乐活动、住宿和餐费。

一些学校的费用里还包括基本的洗衣和教科书费用,但通常不包括制服费。“额外费用”会计入下一学期的账单,比如1对1的乐器课、骑马、干洗、郊游、剧院戏票、学校旅行等等。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 《唐顿庄园》 / 剧照

每学年,英国中小学分为3个学期。ISC报告指出,走读私立学校的平均学费每年是15,191英镑,寄宿生每年36,000英镑。

2019-2020年度,学校的学费平均增加了4.1%。而在2021年1月进行的年度人口普查报告中,2021年英国私立学校的学费平均同比增长1.1%

这一增长维持了英国私立学校学费上涨高于通胀的长期趋势,因为截至1月的12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为0.7%。

#01

英国私校学费是人均收入的6倍

上世纪50年代,S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被父亲送进了当地的寄宿男校,那年,他只有9岁。后来在这个学校呆了8年,直到去上大学。

他记得学费是每学期300英镑(按照通胀率,现在这300英镑大概是3200英镑的样子),但他形容,cost a fortune,真的是一大笔钱

即使后来他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选择授予奖学金等各种荣誉,但他回忆说,父亲其实被校长说服,还是坚持付了全额学费,而学校把金额归入助学金,发放给了更需要的学生们。

T,在伦敦西南长大,70年代上的走读私立男校,他说那时候不错的私校每学期学费在700到900英镑之间,相对于当时的收入,并没有今天这么贵。所有孩子们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家庭,从医生、律师、牙医的孩子到黑人出租车司机的儿子和街角小店老板的孩子。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肤色不同,信仰迥异,每天都有运动,学术不是学校生活的唯一因素——社区感让他结交了一些生命中最亲密的朋友。也因此,他不顾从小上公立学校的妻子的反对,把3个孩子先后都送进了私校

随着两个儿子去年进入大学,他大松了一口气:“真的是太贵了。一个孩子2万镑一年,3个就是6万,而这6万,是税后的6万,把我一个人的工资都摊在了里面。

我的许多朋友们都没能把他们的孩子送进我们的母校,有的是因为学术不够,但更多是在经济上无法承受。所以,你说中产阶级对无法让他们的孩子获得他们当年的教育而感到愤怒,是对的。”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1950年

英国的人均实际家庭可支配收入(RHDI:real households disposable income)是1200镑,S父亲每年支付的私立学校寄宿费是900英镑;

1970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0镑,T先生的私立走读学费每年达到2400英镑;

2020年

英国的RHDI是5272镑,但学费则达到了创历史的1万5千镑(走读)和3万6千英镑(寄宿)。

每个孩子每年3万6千英镑的寄宿和4万5千英镑的高中学费是非常疯狂的,媒体称,这是一场军备竞赛。

#02

社会的推波助澜和家长的“百慕大”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的时候,英国的私立学校曾担心因为家庭收入下降、国际旅行禁令和学校停课等会导致难以证明昂贵的学费是合理的,因此意味着许多学生将会辍学或要求退款。大多数学校因而冻结了学费,并增加了对家长的支持。

ISC的数据表明助学金的整体幅度同比增加了3.4%,达到4.55亿英镑。

一年多过去了,新调查结果表明,其1337所ISC学校的入学率基本保持不变。53万2237的学生人数仅比之前的最高纪录下降了1.3%,但总数仍是自1974年ISC成立以来的第三高。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同时,因为网课使得家长们更担心孩子们的教育损失,对公立学校在疫情期间的不满,以及因封锁而累积的积蓄也使得一些家长们会考虑选择私立学校,所以2022年的学生人数和学费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上涨。

来自私立学校监察委员会的资料表明,英国私立学校的收费是基于学校的运营成本(其中大约 66%是教师工资),加上储备金盈余(比如 20%),然后将成本除以学生人数得出平均费用。

这其中,对高年级学生会增加权重,对低年级学生则减低,所以小学的费用最低,而高中部最高。

好在,英国私校的学费与其地产和盈利没有关系。

英国的私校大多数是慈善机构主导,即不以盈利为目的,反而会从各种渠道接受捐款。

而中国数所国际学校的投资中,土地购买是最大的成本,然后是校园建设,甚至还有反哺海外母校的“授权费”。

但在教师的收入上,中国国际学校老师平均每年不到2万英镑,而在伦敦的私校,每年收入高于6万英镑的老师比比皆是,近2年超过10万镑年薪的私校老师数量增长了25%。也因此,中国的国际学校动辄收费30-50万一年的学费,比英国本土的“母校”还要高出1/3到1/2。

即使英国私校学费不算虚高,但因为高税收的政策影响,希望送多个孩子上私立学校的高收入的英国人面临3种选择:

从工资中支付费用,20年后除了主要住所外没有其他资产

依靠家里的钱(祖父母的存款(因为房产的增值以及退休后的福利,从年龄段而言,英国老年人是最富裕的阶层))

购买资产并用收入补贴费用

也因此,传说中的在高盛中层每天工作18小时,送3个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古老寓言仍然是真的。

当然,2020年ISC报告也显示,有33.5%的学生(总共17万9536名学生)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学费援助,因为学科或者音乐、体育的优异可以获得奖学金,包括刚刚拿到奥运金牌的汤姆戴利,就是全额免费上的私立学校。

但一般而言,奖学金只有1000-3000英镑,更多的(五分之四)学生获得了学校的助学金(学杂费全免),另外一些得到的是校外的信托基金支付学费。

还有些学校会提供兄弟姐妹的折扣,从5%到15%不等,父母为神职人员、军队人士或私立教育教师的孩子也有资格获得某种费用减免。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 有趣的是,学术同一层次的男校比女校贵,在媒体列出的英国性价比最高的私立前10所学校里,有7所是女校,每所都是走读学校

#03

私教的秘密花园

回到阔别7年的伦敦,W太太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先生公司的国际服务代理机构:请安排3个私人家教,我现在可以全天面试他们了,希望一周后能够到岗。

W太太就是世人所称的那种含着银汤勺出生的女生。她父亲是第6世L公爵,家里在英格兰西南有世袭的土地和豪宅,她与兄弟姐妹在巨宅中接受私人教师的教课,到了中学,才进入老牌的小型私立学校学习。也因此,即使在他先生工作的每个国家都会送孩子们去私立国际学校,但家里也必须配备全职的私人家教,这个与家政工和园丁一样重要。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 《简爱》 / 剧照

家教正成为英国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每日邮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11岁至16岁学生中,四分之一有家教。

而《卫报》早在2016年就报道说,全英国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请过家教,主要目的是为应对竞争逐年激烈的入学考试、GCSE(相当于中考)、A-Level(相当于高考)等重要考试。其中,伦敦学生请家教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

《旗帜晚报》援引数据说,2017年,伦敦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数量已达到自2005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峰——半数中学生接受过家教辅导,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英国媒体曾报道过,一个移民到英国的俄罗斯家庭向一名牛津大学毕业生开出4万英镑年薪、包住宿和出行等条件,聘请这位家教为一个6岁儿子供英语辅导和“智力启发”。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有些国内的媒体报道以英国的my tutor网站为例,说筹集了1000万英镑,服务了4000学生,做英国的私教市场。

其实,这个私教网站的筹集初衷以及主要服务对象是给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英国公立学校,给他们所有科目的教学支持,当然服务的是学生。

与全球现象相仿,面对科技的日趋进步和昂贵,面对地区经济的不均衡,随着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不一致,这些年英国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也愈演愈烈,而my tutor就是这种现象的衍生物。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 my tutor网站

目前网站主要服务于全国207所学校,为4002个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课程服务。针对的是:有些学校没有合格的科目老师,以及及少量学生选某门课而学校因为效益问题不能开1或者2个学生的课,有些地区老师经验不足或者流动性大,公立学校班级30人一个老师所以一些突出的学生或者后进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辅导,等等各种问题。

网站与大学和个人辅导老师合作,与学校联合推出“私教平台”,从而成为教学有效的替代部分。

也许熟知英国文学的人还在想象像简爱那样的家庭教师,但当富有阶层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上私校,更希望在学校时间之外也填满他们孩子的时间的时候,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的战争也不可避免地在英伦小岛上燃起。

不过,在私校体系内,特别是顶尖的学术私校,学术补课的本土学生仍然是极少数,只是不知道,那些外来移民的学生们一路补课考上私校和大学,然后何时能够补到头。

也因此,在数次私下场合,请教英国教育界的专业人士:为啥以伊顿公学为代表的一些学术型私校的入学考试那么难,8年级考试时某些学术难度已经到达10年级的水平,但后来这些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并不见得出色呢?

他们异口同声给了类似的答案: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学术启动太早,潜力被涸泽而渔了。

#04

精英教育,不仅仅是政治不正确

英法是一对老冤家。虽然英国在14世纪就开创了私立学校之先河,在教会和皇室的资助下,陆续成立了9大公学。

但精英教育(élite)则是现代法国的传统,Grande École (精英学校)也始于18世纪的法国,后者甚至被称为法国人的头脑,就像现在英国人称顶尖私校生是英国的血液一样。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将阶级的社会方面——社会规范、品味和文化的知识——称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标志着阶级差异,使工人阶级更难在精英中安定下来。

无疑,从私立学校一路到精英大学,正是在资本之外强化文化资本的产出,也因此,对于国家而言,精英父母和公共利益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

就像在法国,由戴高乐总统建立的法国国立高等管理学院提供了战时、战后必备的精英教育,帮助了法国的重建,但同是校友的新总统马克龙却决定关闭此学院,因为教育的精英化会像星巴克那样复制学校,并会带来社会更深的分裂和不公平。

太贵了!3万镑一年的私校学费,英国人读不起了

就像在卫报一则关于私校的报道下Y的留言中指出: “如果在较低的声望与更好的生活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其实不必接受自己的命运并在全球级的城市中竞争。我将我的两个孩子送到南欧的一所私立‘国际’英语学校,那里的学费相当实惠(高中每年约 1 万欧元),而且学术水平非常好。

当然,我不会假装是全球精英的一员,孩子们可能无法进入牛津剑桥,但谁在乎呢,他们在享受着地中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长大,身后有足够多的人支持他们,他们永远不会真正想要为了任何东西而牺牲自己的选择。”

也许这是很一厢情愿的鸵鸟行为。

但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具有批判精神,而这些在精英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学生们,反过来反对精英教育,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学费   男校   伦敦   法国   英国   私立   英镑   英国人   家教   私立学校   平均   费用   学术   孩子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