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9月6日,一件大事悄悄在深圳发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方案明确,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很显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再次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前不久,我们恰好专访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会长邹天先生,他从头给我们细数了深圳这个年轻城市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前世今生”,未来会向哪里去?家长该如何做选择?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邹 天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会长

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曾先后创办了深圳市家庭教育协会、中国青少年制服团队发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等行业组织,在深圳前海设立运营了大湾区首个国际智慧教育产业生态空间,投资、引入、孵化数十个国际优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项目以及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项目,与多家投资基金公司联合发起粤港澳教育产业投资基金。

#01

年轻的深圳,巨大的缺口

众所周知,深圳这所城市跟北上等一线城市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据《中国人口报告2020》,深圳的平均出生率是19.07‰,高居全国第一。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2.5岁,可以说是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而且深圳临近广东,有着相对久远的宗社传统和生育传统,一直以来出生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吸引力也很强,一直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口流入。所以从人口的补偿系数来说,深圳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入读率还是持续增长的。有人口就有活力,就有教育需求。

和深圳的人口相比,深圳的学位紧张也很出名。

拿公立教育来说,“学位建设”一直是深圳教育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深圳市委的十四五规划里明确提出,到2025年,深圳财政要投入四千多亿,新建学位近百万。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深圳宣布:到2025年新建百万学位(深圳市教育局公开信息)

所以,一方面深圳以公立学校升学竞争异常激烈著称,另一方面,深圳这几年应该是全国新建学校最多的城市,无论是公立还是民办还是外籍,都在迅速扩张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民办国际化学校的门槛越来越高。随着政策的收紧,非编制内的民办学校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政策风险和生存压力。)

在庞大的公立教育需求里,我估计深圳最多也就10万不到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家庭。目前深圳地区大概总共70多所国际学校,包括那些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和培训类学校,每所学校的学生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大概只能满足不到一半的需求,所以我判断深圳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发展近几年还是会有一个持续缺口期。

#02

深圳国际化教育的“前世今生”

其实你仔细去看,深圳的国际化教育是紧跟着每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

目前看,深圳国际化学校最集中的也是南山和福田。这跟产业人群和经济发展很同步。

南山区显然是随着近二十年科技公司的崛起而成为了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传奇的“宇宙街道办”——粤海街道办就在这里, 二十平方公里的地盘上聚集了超过11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数千亿。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在630个大湾区街镇综合实力排名中,深圳粤海街道位居第一

90年代前后,深圳最兴旺的区域是罗湖和蛇口。这跟这两个口岸的外向型经济相关。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昔日蛇口(左)和罗湖(右)

1988年,深圳最早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深圳蛇口国际学校)就诞生在蛇口,因为外籍人员在蛇口生活创业就业的历史悠久,外资企业最多,一个街道可能有来自50、60个国家的外籍人士在生活,所以必须有大量的教育配套。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深圳蛇口国际学校

如果从蛇口前海片区来说,这里集中了哈罗、荟同、贝赛思等国际化学校,也是南山区国际学校最集中的区域。

罗湖比较特殊,虽然常住人口有一百多万,也是最早对香港开放的城区,但国际化学校的资源至今也比较稀缺,有部分港人子弟学校和年代旧远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但没有发展出特别知名的国际化学校。

2000年前后,福田被定位为CBD,产业重心逐渐从罗湖转到了福田。

2005年前后,南山区开始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格局确定下来后,深圳软件园诞生,而且周边又延伸了很多支持科技发展的产业区,产业又慢慢从福田CBD商贸中心转移到南山的产业中心。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南山的科技创新成果(来源:深圳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这个背景也是深圳做产业转移的背景,最早罗湖定位是消费生活,加上一些外来加工,福田的定位是商贸加上金融,南山是科技、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随着深圳的城镇化发展,产业在罗湖、福田、南山发生了横移,国际化学校也随着产业同步发生了横移。

一个区域的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区域人群的转移,背后是它经济产业的变化。所以从这个发展规律来看,我认为未来大量的国际化学校会慢慢会转移到光明、龙华和宝安片区。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关注“广深妈妈圈”,添加小助手微信号,发送关键词“地图”,我们将赠送您2021年最新版深圳国际学校地图。

这三个区域里,我个人觉得宝安最有潜力。

宝安以前被称为“关外”,本来就有很深厚的民办教育基础,民办学校一度超过了宝安区学校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所以近十年内都没有新开民办学校落地。现在宝安政府也在大力新建公办学校,同时提高原有的民办教育质量,希望降低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的同时腾笼换鸟,优势发展特色的民办教育。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图源:2020宝安区宣传片

另外,宝安区很大,靠近南边也就是宝安填海区域的新城,刚刚中央的消息也出了,会划给前海管理。这个片区面积有120多平方公里,所以我认为未来在这片区域内会新增一大批(民办)学校。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前海合作区扩容前后对比 (来源:前海管理局)

光明也很有潜力,它的光明科学城会有很多的产业,带动新的产业人群和机会,很多大学城也会在光明落地。

龙华我也很看好,因为香港到龙华有港铁可以直达,未来通关后,从九龙到深圳北站只需20多分钟。会有一些香港的教育需求回流而使龙华区域受益,包括培侨书院等。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据媒体报道,9月6日,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举行开学礼。

包括龙岗区,虽然远离市区,但因为也有一定的产业人口和比较大的新增土地,目前也在创建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如果政府引导得当,教育产业落地也能吸引新增人群。

深圳最东边的大鹏新区,政府定位是发展绿色GDP,有“三岛一区”的规划,像康养旅游、教育科研业、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也很大。近期如人大附中、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大鹏学校、中国海洋大学、英国博颂莱爵公学国际学校(筹)、明德高中部等都落地在那里。同时也官宣落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乐高乐园”主题公园,和佳兆业金沙湾度假酒店群,未来会迎来黄金十年发展期。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专题片《先行》剧照

#03

深圳家长如何选择国际教育

应该说,深圳的经济结构、GDP或是产业的健康成熟程度,都是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大湾区又是最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产业双重优势的区域。深圳人赚的不一定是国内的钱,更多时候是赚全球的钱。这批人基本上都是国际化思维的人,他们成为家长后,更知道要培养孩子要具有国际能力和全球视野,这才是未来生存发展的要素。

这批人一定会思考,20年之后,我的市场、我孩子的事业会在哪里?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没有很好的国内的资源优势,没有国际化的视野跟能力,怎么适应未来的产业需求和有全球胜任力?

不过,过去的深圳家长是全盘照搬,倾向于低龄化留学,也有赴港生子教育的习惯,孩子从初中就送到香港,送到英美留学,但近几年有明显的回流。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2020年前有超过20万“双非港宝”出生,但回流国内的家庭中,还有不少本身父母是外籍、港澳台人士

无论是因为疫情,还是因为大家对中国与境外体制的优劣势有了更客观的对比,现在的家长都更愿意让孩子在国内读完高中甚至是本科,到本科、硕士阶段再考虑去国外学习。

这样孩子一方面有更好的中国文化认同,又有很好的国内地域或校友的社会圈子资源,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优势、技能优势,成为“有根的国际公民”。

所以我觉得深圳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接受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而不是“国外教育”。现在的家长也更理性了,一定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的孩子需要有中国优势。

但是,深圳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教育会很重视,但基本这些家庭都是新移民或者深一代、创一代,大多数处于事业的奋斗期和上升期,都在创业或工作,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不像北、上、广等地有很多社会结构、家庭财务已经相对比较稳定,可以调配出一个人来专门带孩子。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深圳国际学校家长联盟

比如我们协会的一个特色项目,深圳市家庭教育协会国际学校家长联盟(SISPA)里的妈妈们,都很重视教育,都有自己的事业也非常优秀,大家但又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和成就感都依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面去,大家普遍的一个观点是,把孩子教育好很正常,但我的价值不在于仅仅是鸡娃。

#04

英国路线还是美国路线?

同时你观察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好像英式教育比较受欢迎,原因就是深圳的教育和香港的渊源。

本来深圳就有大量的港宝,深圳非常多家庭很了解香港教育体制。比如香港的DSE(即香港高考,Dio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Examination)是世界上都唯一认可的中文考试成绩,是可以与很多国家的教育体制互认的。实际上这也是香港在英美殖民时期把国际教育体系本土化的一种表现。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近期公布的2022DSE考试变化

香港公立学校的DSE,类似A Level的繁体中文版,所以学DSE的孩子转到A Level比较轻松,但是转到IB就比较难。这些年深圳也落地了很多深港合作的学校,像哈罗前海、查特豪斯深圳等,香港的资方办学,最容易带来的就是英式体系的课程。

前几年美式的国际化教育很吃香,但这两年中美关系出了问题,很多家长也在考虑给孩子选择什么路线更稳健一点,英式路线目前看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英式路线标准化程度高,更容易操作。

所以目前看起来,由于毗邻香港,深圳地区国际化学校更占优势的是英式学校和课程。

广深目前也还是一个处在初期阶段的国际化教育市场,家长和学校心态都还不成熟。

你会发现深圳的家长比较会“维权”,现在就是大家不知道好的国际教育标准和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家长普遍有一种消费者心态,好像我出了这么多学费,就是来买相应的服务,孩子的问题应该都是学校的责任。但如果是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大家就都会比较理性,会有一个预期,知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家校共建”的关系。

#05

未来国际教育的4.0版——中国化、本土化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中,提到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

从我们服务和投资的学校办学经验来看,我们更重视以中方为主、中方校长有话事权,结合外方的国际教育学术优势和全球教育资源的这种合作模式。首先让学校本土化、中国化,然后才是国际化。

4年新增百万学位,深圳会是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 深圳国际预科学院等广深国际化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之一

未来我们的国际化教育,一定会是双向流通,中西融合后的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必然有中国特色和国际使命。

中国在完成了中西融合之后,可以重新反向输出到国际市场去,成为中文母语教学和国际课程的融合体,升级为一个新版本的孔子学院。

这就有点像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最早代工OEM,培养产业资源和生产能力后,逐步形成自有品牌,在服务内地市场成长壮大的同时,可以反向对国际上有需要的国家和市场进行输出。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未来我们除了产业出海、货币国际化之外,我们的文化、教育、法律也必然要向海外国际服务,而教育又是最重要,最值得重视的一项内容。

纵观英美,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已然标准化、规模化,并有近百年的历史经验,在部分国家甚至成为了支柱产业,一个小小的百人公司就可以掌控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教育产业服务。我们有必要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种国家战略规划的区域内结合市场优势、制度优势、人才优势完成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向外发展。

假以时日,中国教育一定可以做到中国的,世界的。我相信这个过程会在我们这一代人内就完成。

以上文章来源于广深妈妈圈 ,作者爱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深圳   福田   民办学校   光明   高地   香港   中国   南山   学位   家长   优势   未来   孩子   产业   学校   粤港澳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