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棒之选 ,作者姚爸

1小时连夺4金!李雯雯拿下第29金!昨天的东京奥运会,中国队捷报频传!

但与此同时,中国女排以一场3:0完胜阿根廷后,告别了东京奥运之旅。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郎平与队员们逐个拥抱,现场哭作一团。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网友纷纷留言“女排不哭”,“女排精神永在”,就像郎平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拼尽全力去赢,也坦然接受失败。从挥泪告别东京奥运会的中国女排姑娘们,再到32岁跑出9.83秒的亚洲飞人苏炳添,这些奥运选手的超强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绝非常人能想象。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对于打了十几年排球的我,体育这种对意志力的极致锤炼,也正是我们让孩子从事运动的最大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让孩子从事各项体育运动,家长的困惑也越来越多:

带着这个话题,我特地去采访了一位我在华师大二附中时的校友兼队友、亲历过奥运会的顶尖运动员、也是一名9岁男孩的爸爸,前国家男排自由人任琦

任琦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曾效力于上海男子排球队,入选过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司职自由人

2006年首次入选国家队,曾获得十一运会冠军、2008北京奥运会第五名、2010年广州亚运会第五名、2011年男排亚锦赛亚军、2011年男排世界杯最佳自由人。

2012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退役多年,如今已经是上海队助理教练的任琦,最近正在忙于全运会的备战,然而他不但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采访,更是在完成了一天疲劳的训练后,和我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希望他的经验,能给您以启发。

(以下根据对任琦的采访整理,以第一人称叙述)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孩子想放弃的时候

- Z h e n X u a n -

家长如何推他一把?

男排虽然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但任琦可以称得上“世界级的球星”,可他却告诉我,自己“曾经几次想到放弃,甚至宁可回去复读重新高考”。

从一个喜欢排球的少年,到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竞技体育用严苛的方式捶打着他,不轻言放弃用实力说话,也许正是竞技体育最硬核的价值。

(以下为任琦原话)

我从小学开始打排球,和现在的孩子不同,当时哪儿来的IPAD、桌游?玩的东西少,感觉排球还挺有意思,也就一路打到了高中。

然而,那时的排球最多只能叫“兴趣活动”,后来进入职业队我才发现,这里的排球是另一个概念的东西。

这么说吧,第一次训练,仅仅一个准备活动我就练吐了

我的队友大部分是体校体系上来的,对这套比较熟悉,甚至知道怎么偷偷懒,而教练也知道运动员是会偷懒的,所以量上会稍稍增加一些,一进一出,对于他们来说是回归正常的量,而我当时只知道傻傻的练,因此每天的训练,我几乎都要比别人晚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回宿舍不到8点半就已经趴在床上睡着了。

另外,职业训练中的身体素质训练会非常枯燥,一天什么也不干,就是“撸铁”(跟器械打交道),毫无趣味可言。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连续一两周后,我几乎达到了极限,便哭着给父母打电话说:“我不想练了”。

我的父母也非常坚决的给我三个字——“不允许”!如果不是当时他们的坚持,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这段时间对我的影响,甚至比从地方队进国家队的影响还要大。因为它让我知道,这是你选择的职业,不是喜欢就干不喜欢就不干的,这才叫职业精神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必要用职业的标准去练体育,尤其是孩子,培养对一项运动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然而,体育运动的价值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好玩儿,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比如说孩子去踢球,一开始觉得踢球好玩、自由,但某天可能被教练骂了、输球了,回来说不想练了,家长要分清,“一时的沮丧”和“没兴趣”是不同的,它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这时候你更应该去“推他一把”

“加把劲儿!”、“再来,你可以的!”,其实孩子沮丧、感觉累的时候,最想听到的是这些话。

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体育就练得“值”了。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任琦在母校和启蒙教练孙备得的合影

实力+运气+认清自己

- Z h e n X u a n -

才能兑现天赋

天赋,永远是运动中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而如何兑现孩子的天赋,也是家长们最想知道的。

“你们当中只有任琦有运动员气质!”,我依然记得学生时期的教练在训练时对我们说的这句话,似乎运动员这条路,天生就很适合他。然而,若不是自由人这个新兴位置的出现,身高不足180的他也许就不能活跃在顶尖的排球场上,不得不说,天赋和运气,有时候缺一不可。

而任琦更是认为,运动员的天赋不仅是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天赋往往更重要。

(以下为任琦原话)

天赋这个因素,不能用简单的“有没有”来衡量。

首先,身体上的天赋肯定要具备,但首先你要明确你的角色。

比如,排球运动大家肯定会认为身材高是天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只有180cm不到,显然不符合大家说的有天赋。但我的位置是“自由人”,这个位置不需要扣球和拦网,只需要扑救,而反应速度是我的强项,力量、速度方面,作为自由人,我在世界上都是不差的。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排球运动中,自由人总是显得默默无闻,却是球队最可靠的屏障

其次,除了身体天赋,还有心理天赋。

小时候去看排球比赛,作为观众坐在看台上,往往是用崇拜的目光远远看着中间的场地;可当我作为选手,从运动员通道走出来站在场地中央的时候,全场的目光全部汇聚在你身上时,这种压力会瞬间让你有一种Hold不住的感觉。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参加的第一场联赛比赛,全场腿都在抖......

即便到了现在,我上场依然会紧张,只不过紧张的时间会缩短,自己也比较能控制了。

我觉得,学会处理压力是运动员的一个必修课,以前上海队主教练沈富麟指导曾经对我们说,当运动员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是在计较一个球的得失、一场比赛的表现,否则哪怕你的技术再好,也成不了优秀的运动员。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爱说话,场上喜欢喊出来,不会因为闷着不交流而紧张,这样在比赛中就更容易发挥水平。

所以综合来讲,我认为在这项运动上我是有天赋的。但光有天赋还不够,努力才是兑现天赋的途径。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从运动员到教练,继续在赛场拼搏

我比较幸运,2006年就进了国家队,在我们运动员心目中国家队就是一个“殿堂”,因此很自然地会给自己压力:“我不要被淘汰”。

因为国家队和地方队不同,地方队即使打替补,一般饭碗还是保得住的,但国家队不一样,不行直接滚蛋,可能一辈子再也进不来了。

不过我那时心态比较好,毕竟22岁就进国家队,让我打个替补我也很满足了,所以压力不算太大。

能进入国家队,好歹已经证明你已经在地方队立足了,而从青年队进入一队更像是“抢饭碗”,像我当年刚进一队的时候,“自由人”这个位置有2~3个人在同时竞争,所以要在队里站稳脚跟,只能靠玩命地拼

中国运动员

- Z h e n X u a n -

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

转眼间,任琦的儿子也已经9岁了,提到以后让不让儿子打球,他俏皮得开玩笑说:“老婆估计不同意的。”

弹钢琴、玩国际象棋如今是他儿子的“主修”内容,甚至他还说,自己儿子的体育也就是个“良”的水平。

其实,他和妻子并不是刻意回避让孩子走竞技体育的路,而是因为看得太过透彻,所以深知这条路有多么坎坷,因此更要慎重决定。

(以下为任琦原话)

中国的运动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

我先举个例子,我们在意大利集训的时候,看到意大利运动员是这么训练的:

早上10点左右,从自家开车到运动场;

从教练那里拿一份训练清单,去相应的地方训练1~2个小时,开车离开;

下午按照黑板上指定集合时间,再回到训练馆完成清单上的项目,2~3小时左右结束训练回家;

这是一个非常独立的训练方式,甚至除了国家队集训外,他们连集体宿舍都没有,都是个人公寓。

中间离开的几个小时,完全是由运动员自己支配的,晚上更是“下班时间”,你可以陪女友逛个街、甚至去泡个吧都没人管。

而中国运动员不同,一旦达到青年队以上水平,集训就完全是一种封闭的状态

我们那时队里集训,周一到周五每天从早到晚训练,直到周六中午才能放假回家,有的队甚至周六下午也要训练,周日上午才能回家,这种环境其实对运动员来说是很压抑的。

当然,现在的训练越来越科学了,环境也宽松了很多,但总体来说运动员的生活还是很枯燥的。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任琦笑称,家里带孩子都是妻子主持大局,他的任务就是陪玩

另一方面,中国运动员的成才通道,决定了他们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很高的。

我们的运动员,从很小开始就进入了体校训练,可以说竞技体育成了生活的主要部分,而文化课、社会技能方面的学习薄弱很多。这就意味着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之后,人生几乎要“从零开始”。

对比一下其他国家,比如说日本,日本的运动员体系除了“职业运动员”外,还有很大一批是“半职业”梯队,什么意思呢?就是“兼职运动员”,他们往往业余时间在公司里还有一个工作,这样一旦退役,哪怕我体育方面没有成绩,我还是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至于和社会脱节。

而美国则更加不同,它的体育成才是和学校紧密绑定在一起的。从小学到大学,运动队更倾向于学校的“社团组织”,学校生活依然是运动员的主线,因此和别的学生并没有太大区别。

但不要小看他们的社团,比如排球这项运动,美国是没有职业联赛的,但是他们的大学生联赛无论从参赛队伍的规模还是训练比赛的水平,都完全不亚于我们的男排职业联赛,甚至比我们更好。

这保证了他们的运动员既能在大赛中出成绩,也有稳定的人生发展路径。

中国的运动员们,可以说是冒着牺牲自己人生的风险站到这个舞台上的,他们过着常人不可想象的生活。所以,当你看比赛的时候,也请给予我国的运动员更多的尊重。

从华二到排球前国手,亲历奥运的他为何不希望儿子走职业体育道路

△三位参加奥运会的上海男排队员,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教练

「写在后面的话」

挂上电话,依然感慨职业运动员的不易,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体育对于人身心锻炼的积极作用。

联想到如今孩子们越来越多的身体问题、心理问题、社交问题,其实加入一个运动队也许能解决一大半。而只是每天一小时的“放放风”显然是不够的。

体操王子李宁曾经接受新东方俞敏洪采访时说道:“体育真正的价值,不只是让肌肉变发达了,而是受伤后再站起来去挑战,让自己变得更强

如果每个孩子的父母把时间放到教室里、课本上、补习班里,那孩子们就没时间去通过体育训练这种抗挫力了”。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排球   方队   职业   男排   体育   国手   东京   原话   自由人   上海   国家队   天赋   运动员   教练   儿子   道路   奥运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