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看点 “亚洲飞人”苏炳是很多人的“苏神”,而他心中也有一位“苏神”——残疾人运动员苏桦伟。贫困的家庭、从小患有脑痉挛和弱听...但命运设下的“苦难”并没有压倒苏桦伟。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与自身努力之下,苏桦伟在4届残奥会上获得了6枚金牌。金牌来之不易,但在夺冠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亲子之间如何相互扶持,最终超越自我。

文丨Luna 编丨Travis

苏炳添在100米赛道上创造9秒83记录的场景,外滩君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他不负大家冠之的“苏神”称号,成为这个项目的亚洲第一人。

而在苏炳添心中,也有自己的一位“苏神”。前不久,苏炳添还专门发微博,庆祝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上映,而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正是他的偶像——香港残疾人运动员苏桦伟

“大家都叫我苏神,我心目中也有一个苏神,他叫苏桦伟!”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苏炳添微博截图

1981年,苏桦伟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脑痉挛和弱听让他差点学不会走路。

但就是这样一个走路不稳的青年,却在4届残奥会上拿下了6枚金牌,从旁人眼中的一个残疾人,成为了一个不普通的运动员。

此后,刘德华还特意聘请他做公司文员,使得苏桦伟能够兼顾运动生涯与赚钱养家。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刘德华与苏桦伟

这样成就的背后,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苏妈的呕心沥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苏妈追求的并不是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而是带领他找到属于自己的专长,让他能够在这个充满困难的世界中独自前行。

和每一位母亲一样,苏妈在陪伴苏桦伟长大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孩子叛逆、二孩家庭关系、孩子成家立业等问题。

但正像影片里她说的那样——“我能成为一个神奇妈妈,是因为我有一个神奇儿子”。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是谁对谁的单向付出,而是一起前行,相互成就。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苏桦伟与母亲(左)

影片中的苏桦伟与母亲(右)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一个愤怒的妈妈

电影的开场是苦涩的。1981年的一个深夜,一位妈妈怀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冲进医院的急诊室。这个孩子就是苏桦伟。

经诊断,孩子因为与妈妈的血型不同,发生了严重的黄疸。没有多想,家人选择不惜代价医治孩子。

虽然死里逃生,但苏桦伟也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他4岁时,医生告诉苏妈,黄疸导致孩子脑痉挛,肌肉控制能力很差,听力也很弱。末了,医生叹了口气,说道:“像他这个年纪还不会走的话,以后也很难学会走路了。”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26岁生下苏桦伟,这时候也才30岁不到,当别的妈妈都在苦中带乐地养育孩子的时候,她却要面对孩子一辈子不会走路的现实。

除了悲伤,苏妈还有一股愤怒。孩子的残疾是天生的,她不生孩子的气,而是气老天,气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是她的孩子?为什么是她?为什么她什么都没做,却要面对这样悲惨的人生?

所以,当小卖部老板说要请孩子喝可乐时,苏妈的脸顿时就沉了下来。“为什么你请他,不请他们(那些身体正常的孩子)?”说完,她扔下硬币,背着孩子走了。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苏妈的愤怒,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无助。

首先是家庭情况不好。经济拮据,苏爸只是普通工人,苏妈更是只能打临工,为了让孩子学会说话,还花了几千块配助听器。家中老人走得也早,照顾孩子的任务都落在夫妻俩身上,苏妈的担子尤其重。

其次是身边人对残障孩子的漠视与歧视。苏桦伟当时年纪还小,这些也全部都压在了苏妈身上。而这些压力总会有爆炸的一天。

这一次,就发生在小苏桦伟弄丢助听器后。

当时,苏妈在洗衣工厂打临工。助听器丢了以后,她立刻让工友停工,关掉所有机器,在成堆的衣服里翻找,试图找到那小小的装置。

但这也激怒了老板,让苏妈带娃上班已经是他最后的仁慈了,他骂骂咧咧地让工人们重新开工,警告苏妈不要再找麻烦,“到底是你儿子低能,还是你低能?”而工友们也冷嘲热讽地说,丢的可是几千块钱的东西呢。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工友走后,小苏桦伟又不见了!孩子不会走路,难道是被人抱走了?!苏妈疯了一样地在逼仄昏暗的厂房里找人。

兜兜转转,最后看到孩子傻呵呵地坐在地上,她又急又气地哭了,心疼地质问他:“你不会说难道也不会喊吗?”可是小苏桦伟不懂,还是只对她笑。

崩溃的苏妈一气之下把小苏桦伟扔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传送带的另一头就是会“吃人”的机器,想用这种方式逼他站起来,好像他真的能懂似的。苏妈朝孩子大喊:“你走啊!你走给我看,不然我们一起去死!”

看着小苏桦伟一脸茫然,浑然不知身后机器的危险,苏妈到底还是清醒过来了,在最后关头关掉了开关,只能趴在传送带上,嚎啕大哭。

她恨命运的不公平,恨那些因为孩子残疾而有的怜悯、歧视,也恨自己没有能力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苏妈的苦难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她的心情却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我们身边有的孩子,虽然没有身体上的残障,但是他们可能成绩不好,学得慢,或是其他这样那样的“缺点”。家长会因此崩溃很多回,“为什么这种事就轮到我!”

但孩子是无辜的,父母如果深陷于孩子的不足之处,就很难走出愤怒与崩溃,父母需要看到养育孩子的新目标。

所幸,苏妈很快就找到了她和苏桦伟的目标。在崩溃与疲惫之中,苏妈看到小苏桦伟竟然扶着栏杆,歪歪扭扭地站了起来,甚至还走出了很小的一步!他会走路了!他不会瘫一辈子了!

苏妈立刻冲上去,紧紧抱住小苏桦伟,告诉他:“所有人都不把你当普通人,那你就做个不普通的人。”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妈妈永远是后盾

“望着妈妈,set, go!”

苏桦伟学会走路以后,苏妈终于不再愤怒了,比起以前的昏暗日子,她的人生也变得更加开阔与晴朗。

因为苏桦伟的残疾不是基因问题,家里也添了一个弟弟。当然,这里面也有苏爸苏妈的一点私心——等他们老了,弟弟长大了,也能够多照顾哥哥一些。

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那天,苏桦伟在楼里给邻居们“送财神”(他手写的财神纸片),结果转头就遇到找茬的混混。听到弟弟报信,苏妈赶紧出门查看情况,却看到苏桦伟趁混混们没注意,抢回他们夺走的红包,在楼道里飞奔。

苏桦伟在前面跑,混混们在后面追,这是苏妈从没想过的场景。而且他跑得飞快,不仅混混们追不上他,苏妈也常跟丢他的身影。苏桦伟闪光的跑步天赋被苏妈记在心里,她决定要让儿子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在香港残障田径队报名处,虽然苏桦伟的年纪比规定的最低14周岁还差1岁,但苏妈自信满满地告诉工作人员,他已经14虚岁了,而且个头也不比18、19岁的矮,想让工作人员通融一下,让苏桦伟早一年接受训练。

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苏妈还是对儿子的未来充满希望。

回家路上,母子俩经过运动场时,恰逢田径队日常训练,苏桦伟兴奋地跟在正式队员一起跑了100米。也正是这次无意的展示,让方教练看中了苏桦伟,愿意让他进入田径队训练,也算是无巧不成书。

苏桦伟入队后,苏妈更是全身心地帮助他训练。

刚开始苏桦伟跟不上训练强度,苏妈还想着安慰孩子,但方教练坚持要他完成体能训练,苏妈便不再跟去田径场,把孩子全权交给教练;带两个孩子吃汉堡,苏妈总把牛肉给苏桦伟,让他多吃多长肌肉,把面包留给弟弟。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当时,方教练和四个队员的目标是在亚特兰大残奥会拿到奖牌。考虑到苏桦伟平衡能力不行,不适合跑有弯道的第三棒,方教练打算让原本的第四棒“火车东”跑弯道。

但这让要强的“火车东”出离愤怒,他是大家眼中的怪人,总是头戴塑料袋跑步,但这全是为了训练自己的肺活量,就为了能做冲线的那个人。

可大家现在却都在“照顾”苏桦伟这个新人,全然不顾他的付出与梦想。于是他放下狠话,除非苏桦伟能跑进15秒,否则他不会回来。

或许是被火车东的狠话吓到了,或许是因为残障被其他人看低许久,苏桦伟跟队友说:“我不要只拿奖牌,我要拿金牌!”

但是苏桦伟总还是差一点差一点,他跑到脚趾出血都没进15秒,只能在晚上,等到家人都睡了,把塑料袋套在头上,小声地哭。

原本已经睡下的苏妈闻声而来,她摘掉塑料袋,忙问儿子发生了什么。“妈妈,我做不到。”被苏妈养得开朗的阳光的苏桦伟,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领域,快要被打倒了。

苏妈帮他擦掉眼泪,告诉儿子:“不如把哭的力气都拿来跑步。”就像当年她在工厂,告诉儿子,做个不普通的人。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豪言之后,就是每天加急训练,苏妈也换上运动服,说要陪儿子跑进15秒。

为了训练平衡力,家里买了一盒又一盒鸡蛋,苏桦伟踩烂的鸡蛋让一家人天天吃“全蛋宴”;每天早上,苏妈都和苏桦伟在火车边练体能,或许在那时,苏桦伟就已经想过,有朝一日要跑过火车。

落地亚特兰大后,苏桦伟毕竟只是个孩子,他第一次对参加比赛感到害怕。他赶紧给苏妈打了一个电话,此时香港正是深夜,但苏妈仍坐在电话前,等待着儿子随时可能打来的电话。

电话卡只能讲5分钟,苏妈没时间多说什么,但她告诉儿子,自己会永远在他身边。

“妈妈,我好害怕。”

“不要怕,儿子。就像发令喊的,‘望着妈妈,set, go!’”

“那是‘On your mark’啦,妈妈。”

“没关系,你就当妈妈在终点望着你,你只管向前跑。”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苏桦伟能够成为田径运动员,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苏妈的付出也功不可没:

是她发现了儿子的跑步天赋;

是她把儿子交给专业的教练;

是她陪着儿子每天训练;

也是她在大洋彼岸仍然做儿子随时能够依靠的后盾。

孩子终归是父母的孩子,当他们向前迈进的时候,父母没有办法替他们前进。但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支持他们的学习与努力,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意义。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迟来的青春期

需要母子相互理解

在残奥会展露头角之后,苏桦伟的运动员之路越发顺遂,苏妈单独空出一面橱柜,里面整整齐齐地安放着苏桦伟的每一块金牌。

但这一切都太顺利了,好似一场梦,而这场梦也随着苏爸的工伤破碎了。

苏爸的伤险些让他瘫痪,在病床上,他还喊着要去私人医院做检查,让推他的工友负责。苏妈半怒地骂道:“苏先生,请问你钱包里有几个钱啊?”

钱是一家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

苏桦伟做运动员后的收入大多源于政府补助,难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支。为了不让苏桦伟的运动生涯受到影响,苏妈决定牺牲自己和弟弟

苏妈一个人打四份工,清洁、卖报,什么都干;她还让弟弟退出学校的篮球队,放学后专门照顾苏爸。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很久以来,弟弟好像都是家里的透明人,他赌气一样把哥哥的金牌卖给同学换钱。苏妈知道后,哭着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三千块钱,让他把金牌换回来。

弟弟也第一次哭了,妈妈眼里好像只有哥哥,从没有过他。“从小到大,你关心过我吗?知道我喜欢什么吗?每次吃汉堡我都只能吃面包,你们生我也只是为了让我来照顾哥哥。”

走到门口,弟弟又折返回来,哽咽着说,“还有,妈,我加入的是足球队,不是篮球队。”

或许苏妈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其实一直都偏心着苏桦伟。因为弟弟身体没有残障,所以事事照顾苏桦伟成了她眼中的理所当然。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你只有跑步才不会让人看不起。”这是苏妈坚持让苏桦伟跑步的理由。

“但我现在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一家人的辛苦只为一人的荣耀,是苏桦伟不想看到的。他告诉苏妈,自己想和家人同甘共苦。

还好,在一年半以后,苏妈为苏桦伟接到了广告,广告报酬终于让苏桦伟能够重返训练场。但是经纪人的一句话,又让苏妈揪心起来——“一刹那的光辉不等于永恒”。

在苏妈眼里,苏桦伟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他此前在快递公司的工作并不顺利,退役以后的收入更是难以保障。“要赚钱也就这段时间了”,于是,苏妈决定让苏桦伟赚足能生活一辈子的钱,免除他的后顾之忧。

但越来越多的广告开始严重影响到苏桦伟的训练,他的成绩甚至还不如自己刚入行的水平。看到苏妈一条条电话,苏桦伟只感到厌烦。

当苏妈苦等八个小时,没有等到苏桦伟去拍广告后,她怒气冲冲地跑去训练场。

“很快就没有人会记得苏桦伟是谁了!我想帮你嘛。”她跟儿子讲道理,让他多想想以后可能没什么收入的生活,抓紧时间多拍些广告。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你不是想帮我,你是想管我!”已经27岁的苏桦伟,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之前就能送快递,他觉得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了。他现在只想跑步,他送快递、拍广告都是为了他能跑步!

就像妈妈没有太关心弟弟一样,苏桦伟其实也不了解苏妈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从你出生那天起,所有人都怪我。我带你去跑步,你爸问我为什么逼儿子去跑残障赛。你小时候不能走,我逼你走,被满大街的人指着骂,‘儿子哭成那样了你还逼他,你是不是人?’你残疾是天生的,没人会管你,大家只会怪我。”

苏妈想的是苏桦伟的未来,而苏桦伟想的是当下的梦想。其实谁都没有错,但母子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儿童心理学专家田宏杰就曾说过,如果父母只看到“幸福的未来”,而忽略了孩子当下的感受,那么过度的控制之下,也会带来“痛苦的现在”。如果孩子的当下就已经很痛苦了,何谈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苏妈和苏桦伟也是这样,在这次争吵过后,苏妈主动做了让步。苏妈不再给苏桦伟接广告,让他安心训练,甚至担心自己的出现会让儿子烦心,而委托方教练在比赛日程多多照顾他。

她开始接受苏桦伟已经长大的现实:鸟儿要离巢了。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有神奇儿子,是因为有神奇妈妈

北京残奥会是苏桦伟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在前两个项目接连失利以后,苏妈的出现,让他在200米重新鼓起了斗志。

“别怕,怕就已经输了一半。”

“都已经输了两场了,妈妈。”

“那就像以前一样,‘望着妈妈,set, go!’”

最终,苏桦伟在200米项目创造了奇迹。他不仅以24秒65的速度首个冲线,也打破了这个项目残奥会的世界纪录。他又给妈妈带来了一块金牌。

苏桦伟的成就是如此耀眼,以至于两度被拍成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已经是第二次将他的故事搬上大荧幕。

一方面,这离不开苏桦伟本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当别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脑海中的念头只有:前进,前进,再前进。

就像苏妈曾问过苏桦伟一个脑筋急转弯:“为什么小明跑得能比火车快?”或许会有人说,小明是在和玩具火车跑。但苏桦伟的回答却彰显了对个人潜能的肯定:“因为小明跑得真的很快!”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另一方面,苏妈的付出也功不可没。

儿子虽然身有残疾,但苏妈却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她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即使经济困难,也帮他买昂贵的助听器学说话;

发现他有跑步的天赋和爱好,就想着报名田径队;

让他好好听教练的话,不乱插手;需要时,又帮他日夜练习体能和平衡力。

就像吴君如说的,现在,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名校、拼分数,想着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时候,可能教养的理念就错了方向。

按照这样的想法,苏桦伟这样天生有残疾的孩子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但苏妈能看到孩子每天比过去提高一点,每天都有进步,这是苏桦伟能生养得开朗的原因。

而当和儿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她也能及时想到尊重孩子的想法,看得到孩子的需求。

她给苏桦伟接广告,是为了给他未来的人生铺路,但人生的路在苏桦伟脚下,他或许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于是苏妈选择了放手,让他在赛场上最后绚烂地绽放一次。

从华仔员工到苏神偶像,残奥冠军的励志人生,源于母子的相互成就

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与单方面的接受。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当他们需要依靠的时候,能够成为他们的后盾;当他们长大成人,要独立生活的时候,能够适时地放手。

后来,苏桦伟又问了苏妈一次,为什么小明跑得比火车快?他自己抢先回答:“因为他有一个神奇的妈妈。”

苏妈也笑着说:“我是一个神奇的妈妈,是因为我有一个神奇的儿子。”

父母养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作品;而是和孩子相互成就一段幸福的人生。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田径队   助听器   残障   工友   母子   残疾   运动员   金牌   教练   弟弟   偶像   成就   神奇   儿子   父母   员工   冠军   火车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