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以下文章来源于Panopath过来人 ,作者Panopath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文 | Olivia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Panopath过来人”

ID|Panopath_liuxue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雅思5.5的她,只报了两所大学。她发誓如果考不上多伦多大学,她就不出国了。

因为英语基础薄弱,她比别人多上了一年语言班。整个学校都在劝她放弃:你这英语到时候毕业不了吧!多大很难的,你根本毕业不了!你知道电影和表演专业对语言的要求有多高吗?

她想在国外演艺圈里混出名堂,身边的人劝阻道:用英文背那么长的剧本,本地人都做不到,算了吧!

键盘侠们居高临下地抨击她:白日作梦!亚裔演员在好莱坞成不了大气候!

奈何她生性叛逆,最爱听的就是否定———

四年后,她以3.9的GPA双学位顺利毕业,开始逐梦好莱坞,马上就要和《尚气》的男主角刘思慕、《吸血鬼日记》的女主角妮娜杜波夫签同一个经纪人。

口音没有让她感到自卑,她常常需要花八个月的时间去背莎士比亚的剧本。

面对网暴,她自创了一套情绪管理方法,将恶评装进“燃料罐子”(Fuel Folder),时不时拿出来对着自己诵读一番,惹怒自己、骂醒自己、鼓励自己!

她说自己是一个脑子搭错筋的怪人,专治各种不服;她还是个独行侠,因为演员要好好感受生活,所以她一个人去酒吧,一个人去酒会social,也经常一个人去旅行。

她就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Serina!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Q

Hi Serina,可以先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吗?

大家好呀,很高兴能来做这次分享~我高中读的是International School,后来考到多伦多大学,当时拿的是Conditional Offer,也就是说要看表现才能转正拿到正式Offer。

因为我的英文非常不好,Starting Point比较低,拿着雅思5.5的成绩来到多伦多大学,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这样费力不讨好,连语言预科可能都过不了,更何况从多大毕业。

大家都觉得我迟早要失败。

但是我偏不认怂,拼搏了一年,最后取得了不错的语言成绩,毕业成绩也是排在班里的前几名。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但是作为一个想要在国外当演员的人,我深知我的口语水平还远不够好,所以我下了狠心要苦练口语。

于是我每年暑假不回国,积极联系加拿大当地的电影节去做志愿者,比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Fringe Festival和Toronto Pride等等。

这样坚持了有三年多,过程中也跟很多电影行业里的人打交道、提升了口语能力。

终于从语言班毕业,正式成为多伦多大学的学生之后,又面临选专业的难题。

因为Acting Program很难进,一年最多10-12个人,最终经过重重的面试和Audition,我成功被戏剧专业录取,而且我还是那一届唯一一个亚裔和英语非母语的女生。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那是我最快乐的一个夏天,因为我三年以来的一个终极目标,终于实现了!之前的努力也算没有白费,虽然进去只是第一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努力。

最终我是以3.9的GPA取得了双学位,从多伦多大学顺利毕业了!

Q

第一次接触戏剧表演是什么时候?对表演和戏剧的热情是如何点燃的?

其实跟我的个人经历和脾性有关系,因为从小在国内上学都是住校的,然后偶尔回家,妈妈也都工作到很晚,直接睡在公司也是家常便饭。

因此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我就养成了看美剧看电影的习惯,基本上是天天看,每时每刻都在看。

读高中的时候,虽然家里希望我可以去学一个传统一点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更有保障,但我一直认定,电影和表演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我认定只要一个人够想做一件事情,就一定可以找到方法。

不过我在高中的时候,因为戴着牙套和眼镜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英文说得也不够好,所以当我拿到Offer,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说我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很困难,因为传媒和电影对英文口语的要求很高……

但我不信邪,说来也奇怪,别人越说我做不了的什么事情,我就越要去做,去证明他们是错的!

哈哈,也许我的热情就是Proving People Wrong吧!

所以在每天晚上宿舍组织的自由时间的时候,大家都出去看电影做各种活动,我就会在班里学习、背单词。

所以,如果非要问是什么点燃了我对表演的热情,坦诚地说,可能是激将法。当周围有越多的否定声,反而越能激发我把这件事做好。

Q

相信这个跟全世界“作对”的过程并不容易,这期间有没有产生过自我怀疑呢?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我怀疑,而且悄悄跟你说,其实我们口中的“白人”“本地人”,他们也有Self Doubt,而且不比留学生的少。

这里想跟你分享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有一次在学校里面试一个全校竞争的校园戏剧(Campus Theatre),大概几百人当中只收12个人,竞争压力非常大。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在候场的时候我遇到一个白人姑娘,非常焦虑和不自信,她甚至带着一点哭腔对我说:“What if he thinks I am just another blonde basic white girl?”(如果教授觉得我只是又一个金发白人小女生,我该怎么办?)

当时还是我一直给这个女生鼓励打气,我告诉她:最终可以打动面试官的一定是你的Determination,要坚持,用行动表达你的决心,如果一次不行,就表达两次、三次......

说实话,这件事情也让我有点小意外,因为我们都会默认白人学生在自己的国家,说着自己的母语,就很轻松很fit-in,仿佛做什么都比留学生要顺利一些;然而现实却是,无论国籍、无论肤色,每个人都有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时候。

每当我遇到Self Doubts的时候,我总是告诉自己:“Be patient and consistent.”有耐心有韧性,这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做演员,最后能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你的外在条件,而是你能不能跑完这个“马拉松”,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毅力坚持到终点。

相比别的专业毕业的学生,演员的确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职业,有很多时候,你都是在干巴巴地等待那么一个时机的出现。

很多人,就比如我们那一届的毕业生里,现在仍然还在坚持做演员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人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想再过这样不稳定的生活,已经转行从事了别的职业了。

我也是一小步一小步慢慢走到现在的。

Q

那么长的全英文剧本,你是怎么背下来的?

其实就像Gym Workout一样,背台词的嘴巴也是有肌肉记忆的。

就比如我在拍《星际迷航》的时候,因为剧本的特殊性,一个几秒的镜头经常要拍16个小时以上,也就是相同的台词,你要对着不同的机位讲无数遍。

在这种高强度的剧组,你在幕后的努力就会变得格外重要。

你的每一个眼神的走位和定点、眼球的转动角度、哪段台词需要看哪个镜头,这些都是需要你通过反复的练习,在On Site剧组开机之前,就要达到精准的程度。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要知道剧组启动价值千万的机器同时运作,场务雇工成千上万,开拍的每一秒都是需要烧钱的,几秒的镜头有时候可能要花上几十万。如果你因为自己的功课没有做好,练习不够,导致镜头反复NG重拍,相当于是几千人花着几十万在等你讲对这一句台词。

所以,功夫其实都是在幕后,真正拍摄的时候,导演更看重你的品行和专业精神。

正因如此,必须在学校就打好台词基本功。

当时因为很多Acting剧本都是莎士比亚的,用的是Ancient English,比较古老绕口,就像咱们中国的文言文一样。要把这几百上千页的“文言文”剧本背下来,还要带着情感和肢体动作去排练,压力确实是非常大的。

除了台词,还要上形体和Vocal课,练习Movement。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因为多伦多下雪比较多,地也滑,有一次带着耳机听《哈姆雷特》,因为听得太入神,我低着头,活生生地撞到了一颗大树上。

就是这样,我反复听自己录下的第一遍台词的录音,像记歌词一样,记住每一个停顿,每一个语调和语速,反复疯狂去听,洗澡在听、跑步机上在听、吃饭在听、走路在听,就连睡觉的时候也在听。

记得当时《哈姆雷特》拍了8个月之久,这8个月里一直在反复地听,想记不住恐怕都难哈哈。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当然技巧方面的东西需要学的也很多,比如一场哭戏,拍第一遍的时候,你也许有可能借助外力或者一些悲伤的私人事情哭出来,但是第一百遍呢?你还能哭出来吗?这里就是需要运用技巧的地方了。

可能正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英语的起点比较低,所以才比别人都格外努力,在班里我一般都是第一个脱稿的人。

很充实,但也很累。在课上也经常出糗,但是我的同学都很Supportive,大家根本不会嘲笑彼此,一起纠错,记忆也会更深刻,至今这些台词还都朗朗上口呢,我现在马上就能给你说几段!

Q

你是如何认识你现在的Agent的?从Ta那里有哪些不一样的收获吗?

刚毕业的时候不知道真实的演艺圈是如何运作的,在一次次撞了南墙之后,发现在这边是需要签约Agent才能去参加面试和Audition的。

于是我亲自跑了一趟“演员工会”的办公室,要来了所有多伦多的Talent Agency的邮箱地址,大概60个左右吧,然后我把自己的照片和自我介绍的视频、试镜和表演的Self-Tape、Resume一一发给他们每一个人。

最后回复了我的大概有5-6位,其中有三个我都去亲自约了见面,然后现在有一个是马上就要签约了,他同时也是《吸血鬼日记》女主Nina Dobrev和《尚气》男主Simu Liu的Agent。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陷阱,需要自己时刻保持脑子清醒,去排雷。

当时有一个Agent明显是想用我赚几次快钱,哪怕我身份还没有办下来,只是一个工签,他就已经急于跟我签约了,全程也没有对我也没有任何的职业规划。

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和规划还蛮清晰的,也不想被人利用完价值之后就被拍拍屁股甩掉,所以我当时决定拒绝了那个人。

因为目前要等正式拿到pr之后才能跟Agent签约,所以我一边等,一边做Agent给我布置的一个算是小作业的东西,那就是练口音。

Agent给我介绍了一个Accent Coach(口音教练),这个教练以前也给《吸血鬼日记》女主Nina纠正过口音,因为Nina是欧洲口音,想在美国演美剧的话,也必须改成美国口音。

为了角色的更好呈现,好的演员需要学习多种口音,我在这次的口音训练中,不仅仅是要改掉我的中国口音,还需要练习美音,如果有需要的话英音、印度甚至更多各地的口音我都需要去学习。

当时Nina是花了8个月左右练成的,我比她训练的时间要长,但是我相信我有这个耐心!

另外,从这个Agent身上,我想我也收获了更频繁的Reality Check(“泼冷水”),他经常告诉我:不只你一个人有梦想,每个人毕业的时候都怀揣梦想和希望,但在这个行业里,不仅需要你的演技,还会衡量你的商业价值以及Marketability。

适当地被“泼冷水”也是一件好事情,它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出击抓住机会。

Q

在剧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在《星际迷航》的拍摄剧组里,我第一次近距离跟大明星合作的经历还挺印象深刻的。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图截自Serina的小红书

他就是《水形物语》的“人鱼”扮演者道格·琼斯,刚刚拿了奥斯卡。在同一个片场工作中,我学习到了,他们这样真正的好演员,真的是既勤恳敬业,又不会摆架子。

当时我们已经拍摄了16个小时了,我扮演的角色是坐着的,然而道格·琼斯还需要站在一个特别高特别重的高跟鞋里。每次导演一喊卡,我基本都立马闭上眼睛偷着空的休息,保持体力,但是他却要一直站着,脚抽筋也不能乱动,并且保持每次开拍立刻就有饱满的状态,同样的语气断句和眼神次次到位。

这让我发现,无论薪水和咖位,工作就是工作。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每天4点起床化妆,连轴高负荷工作不能停,半夜才能睡觉,睡几个小时又要起床。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之后,我的黑眼圈已经非常严重了,皮肤状态也非常的差。

最累的那天收工后,再坚定的人也会忍不住摇摆不定,那天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问我自己:这是不是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Q

你觉得“演技”到底是什么?国内国外的演员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演技是什么?我其实每天都在反问我自己。

最近看了综艺《披荆斩棘的的哥哥》,里面的赵文卓是著名的武打演员,对于他而言,因为在戏内他的一言一行都要格外有力度,久而久之,这让戏外的他看起来也自带一股正气。

所以我认为,你的演技常常需要跟随你被分配到的角色而变化的。

就比如,如果你是去参演比较长的剧目,比如《摩登家庭》和《老友记》这种,你的Personality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

而对于那些立志于斩获奥斯卡的剧目来讲,你是要为角色来牺牲自己的特性的,比如美国队长的扮演者就要保持肌肉,当角色需要你骨瘦如柴的时候,你也要做出改变和牺牲。

所以我认为,演技其实就是共情,你要与你扮演的角色共情,你需要在镜头外就下功夫变成他/她,远在大幕揭开之前,你已经是角色本人了,这就是演技。

我们常常褒奖一些“眼技”和“哭戏”,其实那些反而都是应试的技巧,往往已经是成型定性了的,而只有当一个富有技巧的优秀演员碰上“角色”的时候,这些技巧才被激活,当这个角色“活”了起来,才是“演技”。

演员和明星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我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实真正优秀的顶级演员是没有Instagram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往往不会去刻意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形象。

比如《阿甘正传》的男主汤姆·汉克斯,因为他要保持极高的跟普通人共情的能力,所以他不会去费心思打造“人设”之类的,反而是需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当一个普通人。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做一个普通人”,听起来多么容易啊,但这对于现在的演艺圈来说却是最难的。

我妈妈经常担心我受到圈内的“潜规则”,我是这么回答她的:“妈妈,我想做的是演员,厉害的演员,不是明星。”

Q

作为留学生,想在加拿大试镜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面对这些困难,你有哪些建议想分享给大家吗?

其实我在小红书上也收到很多小妹妹发来的私信,都是满腔热血想做热爱的东西,但是因为家人不支持、自卑、长得不够好看等种种原因,跑来问我该怎么办。

我一方面很心疼这些追梦的小姑娘,因为她们迷茫的样子像极了当初的我;

另一方面,我又很清楚地知道:现实世界里,学会接受rejection是最重要的生存准则。

这是精神层面上要做的一个准备,因为被拒绝是演员的家常便饭,别说小演员了,就算是好莱坞的一线男女明星,都会被拒绝,都有拿不到心仪角色的时候。

所以如果大家选择了这个行业,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正视Rejection(被拒),不论是来自身边最爱最亲近的人的否定声音,还是未来遇上的导演,甚至是小有名气之后网上无名的唾骂和抨击。

每天起床打开手机的时候,看到那些“为你好”的建议、无数的留言消息和戳不干净的小红点,你受得了吗?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漫威电影史上第一个华人英雄扮演者Simu Liu,天天被指着鼻子说:“你的长相就是中国的耻辱。”不去评论事件的对错,就说这种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你能受得了吗?

Visa和身份,这些都可以被克服的困难,但是你要问自己的是:这是我想要选择的生活吗?每天都需要去接受不同人的抨击和拒绝吗?

在没成名的时候,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来自最亲的人的不理解;

如果有幸成名了之后,当全世界都朝你发着无名的怒火,你需要选择,你还要不要坚持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

Q

面对小红书上的恶评和酸言酸语,你的心态受到了哪些影响?你又是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的?

先给大家看一些部分截图,一起近距离感受一下Serina小姐姐在某红书上是如何被网暴的: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其实有朋友评价说我是非常适合当演员的,因为我的心态跟正常人不一样哈哈。

每次在小红书上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酸言恶语,反而是加强了我的一个猜测,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只会躲在键盘背后批评别人,而自己不去付出行动。

我最喜欢的恶评其实是那个:不要做梦了,你不会是Another Lucy Liu的。

其实一个人说出的话很大程度只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心态吧。

这些网络喷子的恶评我都放进了我的“Fuel Folder”,它们都是我的宝藏,我的加油枪,每当我需要激励的时候我都去读一些给自己听,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连踏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坚信,优秀的人是不会躲在键盘背后评论别人的。

“I have a special folder for all these comments and messages called【FUEL】”

所以呀,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让别人拘束住,你的价值和潜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Q

对于华人演员逐梦国外演艺圈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碍,你是如何看待的?

不知道大家平时看不看Netflix,其实不难观察到,Netflix上面的很多剧集是分国家的,花里胡哨的各样口音都有。

或许是因为在国内上映的剧目需要经过的审核较多,所以很多人,甚至咱们留学生自己都不知道,其实国外有各式各样的机会的。

并且口音修正根本不止是针对中国口音,就像我之前说的,《吸血鬼日记》女主的欧洲口音也不行;《自杀小队》女主Margot Robbie也曾在采访中透露:曾经因为学不会美音而崩溃,几度想放弃做演员;蜘蛛侠扮演者荷兰弟也要为了角色的呈现而改掉自己的英音。

就我个人来言,在这边待着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的种族歧视,相反,我觉得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更有信心一点。

我身边所有的外国朋友都对中国的文化非常感兴趣,我在外国电影院里看《尚气》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外国人一个人来看这部电影,更加说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感兴趣!

就像嗓音和喉咙是歌手的必备技能,身体协调性是舞者的必备技能,所以学会不同地区的口音,也只是演员的一个必备技能罢了。

我们需要正视的是思维文化上的障碍,而不是口音上的改变。

中国留学生逐梦好莱坞:从雅思5.5到参演《星际迷航》

Serina最喜欢的喜剧演员Trevor Noah

Q

有什么建议想给那些同样在逐梦的学弟学妹们吗?

多年之后,我受到邀请去给高中的学弟学妹们做演讲,我的演讲结束语是这样的———

“I sincerely wish that after hearing my story today, one day in the future when you receive multiple offers from universities, you will choose the harder one to challenge yourself.”

永远选择最难的选项,因为你给自己设定的初始目标,终将变成你的日常。

最开始,你或许觉得你的目标遥不可及,但是只要踏出最难的第一步,你就会发现它已经变成了你日常生活中不可剥离的优秀习惯了。

“Always shoot for the star”,我经常这样对自己说。

还记得开头的我吗?雅思5.5,戴眼镜戴牙套,身边全是否定的声音,那个时期的我很自卑;但我现在已经过着我梦想的生活了,虽然在事业上还没到达我想要到达的高度,但我所经历的一切都让我更加热爱我现在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底气。

所以在最后,我真心希望听完我故事的每一个人,在未来的每一次选择中,都能毫不犹豫的选择最难的那个选项!因为:往往选择踏出第一步的时候,最难的那一关已经过了。

不要觉得孤单和自卑,因为总有听众在你故事的尽头,期待着你的到来。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雅思   多伦多   好莱坞   扮演者   英文   白人   英语   口音   剧组   演技   中国   台词   中国留学生   星际   剧本   演员   角色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