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和养德(19)养心养德谁轻谁重

朋友,您好!请问,你思考过养心与养德相比谁轻谁重的问题吗?这是一个重大的伦理问题,对此问题,我进行认真思考,产生了认识。至此,我接着讲《辩证养心》第二章的第三节 养心比养德更重要

养心和养德是一个客观矛盾,这个矛盾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而存在。

养德和养心之间谁重谁轻是一个矛盾关系问题,道学的创始人老子比较强调养心,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比较强调养德。

两千多年以来,道学和儒学的势力此起彼伏,时而兴盛、时而衰弱,成为一道美妙的文化奇观。在过去的多数朝代中,统治者及其老百姓信奉孔子及其儒学思想、背弃老子及其道学思想,因此,人们比较重视讲德、养德,轻视讲道、养心。

两千多年前,老子对养心和养德的矛盾关系问题有所认识,一篇署名文章《老子何其多 真经殊难得》(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月19日副刊,作者:王扉)讲:

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司马迁对“子见老子”一事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老子说:“年轻人呵,你所汲于想恢复的那个‘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隐居起来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君子,那谦虚的容貌像有愚钝的人。抛弃您满身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没有任何好处。——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孔子对他的弟子感叹:“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驾着风而飞腾升天。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该文章讲述了道学创始人老子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对“周礼”问题的一次对话,老子对孔子讲的“周礼”给予了旁敲侧击,让孔子大惑不解、自叹不如,仍把老子比作为“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龙”。

该文章给人启示:讲养德不能教条、虚伪或守旧,不仅要养德更要讲道、养心,按老子的话说:“抛弃您满身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希望孔子学会“抛弃”而要注重讲道、养心,讲道让人明白事理,养心让人心态平稳,养德虽然很重要,但是养心比养德更重要。

老子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哲人,他讲话很有哲理,哲理中蕴含着朴素辩证法,在这个故事中、《道德经》中,他用朴素辩证法对“道德”、“心智”、“成败”和“名利”等矛盾问题进行了辩证理解,其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两千多年以来,“讲养德不能教条、虚伪或守旧”、“要注重讲道、养心”和“养心比养德更重要”等如此思想观念未被多数人接受。因为,过去的统治者为了奴役百姓、稳住江山,在一些政治做法上是教条、虚伪或守旧的,所以要背信老子及其道学思想,信奉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由此,人们总是讲道德、美德或养德,而很少讲天道、心美或养心,从而,两千多年以来存在着“养德比养心更重要”的事实。

凭心而论,养心比养德更重要,因为,养心能让人的心理、心态、性格、思维或思想变得更好,养德能让人的态度、礼节、语言或行为变得更好,从现象看,养德比养心更重要,然而从本质看,养心比养德更重要。辩证唯物主义有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说,养心比养德更重要。

朋友,关于“养心和养德”矛盾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随后接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养心   周礼   骄气   孔子   道学   守旧   辩证法   儒学   教条   创始人   老子   虚伪   矛盾   多年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