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女的遗书,撕开了父母爱的虚伪面具

最近一封14岁少女的遗书登上了热搜,遗书中小女孩对父母的严格要求进行了控诉,当她得不到高分时,便对其羞辱甚至体罚。虽然在父母的眼中这是爱和关心学习的表现,可是在自己眼中,自己变成了父母的面子,得分机器。女孩说:“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骂正在读书或写功课的人,只因为他们是父母。” 这句话让人感觉很无助。父母并没有做到有效陪伴,只是给人感觉自己是被监视的。

很多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严格要求,当孩子取得小小成就时,就到处炫耀,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时就拳打脚踢,言语侮辱。

《小舍得》里面子悠的妈妈非常看重子悠的学习,报各种培训班,为了让子悠能拿到数学竞赛的奖杯,忽视孩子的爱好,不让踢足球,也不让玩宠物。这也是一种非常自私的爱。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曾说爱是一种意愿。它和欲望是有区别的,只有强大到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是意愿,二者的区别是做还是想。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是他们仅仅是把爱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爱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由意愿产生的行动,父母如果真正的爱孩子就不应该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口头去骂已经在努力的孩子。

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是在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孩子不需要父母虚伪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遗书   父母   培训班   自觉自愿   拳打脚踢   旗号   意愿   面具   虚伪   面子   眼中   床上   区别   欲望   少女   感觉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