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辩证,非常哲理,《辩证养心》李崇军/著,第15章奖惩(9)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我撰写了一部26万字的社科文著《辩证养心》文著,“释放正能量,实现正增长!”今天接着讲:

二、辩证理解“奖惩”矛盾问题,要客观、联系、变化或实质认识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想辩证理解“奖惩”矛盾问题,就要客观认识事物。在此,我们来看一个笑话《客观认识裸体》。

学生问老师:“老师,你对裸体问题怎么看?”

老师说:“对这个问题要客观认识,画室内为艺术,洞房中为爱情,手术台上为医学,摇篮里是心肝,小巷里是流氓,大自然中是返祖。”

该笑话给人启示:只要客观认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事物,相对而言,就有比较合理的、全面的或深刻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要客观认识事物,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分析研究或推理判断,就很可能采取了辩证思维、辩证逻辑、辩证思维方式方法或辩证法。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看似客观认识事物,却是“主观臆断”、“纸上谈兵”或“偷梁换柱”,即使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很可能是一种诡辩,正如一个故事《你现实不是也在讲话吗》: 一个电影院里正在放电影,观众席上有几个人高声说话,旁边的一位观众劝他们说:“请你们不要讲话,好吗?” 其中一个小伙子倒打一耙说:“嘿嘿,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客观认识事物,就要认识到事物中的“奖惩”矛盾是联系的、变化的。至此,我们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塞翁,他养了一匹千里马,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马不见了,他好伤心啊,有一位老者跟他说:马丢了不是一件坏事。他没明白,过了几天马回来了还带了另一匹马回来,塞翁非常开心,他去找这位老人说他家的马带了一匹母马回来,不但没损失而且还赚了。这位老者道:马回来了也不用这么开心,不见得是一见好事。

过了半年马儿生了匹小马,塞翁的儿子去骑马,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他很沮丧的去找老者。老者说:不用太伤心,你儿子的腿摔断了也不是一件坏事。又过了1年村里要招兵,所有的男丁都给招去打仗了,就塞翁的儿子没被招,就因为摔断了腿,却保住了命。

该寓言故事给人启事:坏事与一定条件相联系,坏事会变成好事;好事与一定条件相联系,好事会变成坏事。

在现实生活中,好事和坏事、失去和得到、开心和伤心等都是“奖惩”矛盾问题,“奖惩”矛盾问题往往是自然的、客观的或现实的;无论什么样的“奖惩”矛盾问题,只要与一定条件相联系,就有可能发生由奖变惩、由惩变奖、由奖变再奖、由惩变再惩、由小奖变大奖、由轻惩变重惩等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客观分析研究“奖惩”矛盾问题,采用因果思维、联系思维或发散式思维,就可能预知事物未来、掌握事物变化或解决事物“奖惩”矛盾问题,其思维很有可能是辩证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辩证这东西,根本不在于思维而在于客观;“奖惩”矛盾问题的存在、联系、变化或反映等具有自然辩证性,一个人只有客观、真实、合情合理地反映“奖惩”矛盾才能让自己的思维是辩证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辩证思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采用辩证思维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或解决现实矛盾问题。在此,我们来看一个军事故事《坟包上的波斯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某天,一个戴眼镜的德国军官正用望远镜向前方的法军阵地上观看,发现远处的一个小坟包上,有一只猫蹲在那儿晒太阳。

“奇怪,这只猫在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总是在那里晒太阳,已经连续四五天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戴眼镜的德国军官问旁边的一个小胡子军官。

小胡子说:“也许这是只野猫吧。”

“不对呀,野猫不会在大白天出来,更不敢在炮声隆隆的阵地上出没。你来瞧,这是只漂亮的波斯猫呀!”他向小胡子递过望远镜。

小胡子用望远镜一看,可不是,那猫有一身亮闪闪的柔毛,那眼珠比玻璃更为美丽的闪耀着光。

戴眼镜的德国军官说:“战争期间玩这种名贵的猫的决不会是下级军官,他们无心玩猫,上司也不会准许他们玩猫的。因此我推断,这坟包附近,很可能有法军的一个地下指挥部。”

他说完就向德军阵地上的最高长官报告。最高长官同意“眼镜”的推断,立即命令阵地上的六个炮兵营一起集中火力朝这个坟包袭击。

一阵暴风骤雨式的猛烈轰击后,坟包附近的一个法军旅指挥所被摧毁了。法军的这个旅失去了指挥,一片混乱,很快被德军全部歼灭。

那只漂亮的波斯猫,自然也遭到和主人同样的命运。

该军事故事给人启示:一个人注意观察、分析判断,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正确决策和收到良好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其中有“客观”、“联系”、“因果”、“矛盾”或“合情合理”等成分;“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现象和本质”矛盾问题的一个理论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达,这个成语是“由表及里”;类似成语还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近到远”、“由窄变宽”、“由少变多”和“由多变精”等,这些成语反映了人的思维方式方法或行为方式方法,其思维方式方法有可能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重大发现或重大发明来源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获奖故事《捡垃圾获诺奖》(作者:唐宝民,摘自《辽宁青年》2010第四期)。1975年,美国费城的艾伦教授到日本进行学术访问,在东京技术学院实验室参观时,放在楼道角落里的一堆闪光的薄膜引起他的注意。他问陪同的白川教授那是什么东西,白川教授告诉他,那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做高分子聚合实验时,没听清规则要求而制造出来的一堆废品,被当成垃圾放在那里已经五年了。艾伦教授却对它们产生了兴趣。离开时,艾伦教授提出要把这堆垃圾带走,白川教授很痛快地答应了。回到费城后,艾伦教授夜以继日地对这堆垃圾进行研究。有一天,他将一些微量碘加入这种垃圾中,奇迹发生了,这堆垃圾竟然成为导电塑料。自1868年人类发明第一种塑料以来,各种塑料是绝缘体已成为定论,所以,艾伦教授的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他也因此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在众人眼里毫无用处的垃圾,在有心人眼里却是宝贝。

该获奖故事给人启示:成功既要兴趣、钻研,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有了这样的眼光,能将废物变成宝贝。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军事、科研、经商、购物、管理、用人、交友或寻找伴侣等都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只有用好这个方式方法,才能成功而获得“奖”或获得“重奖”,否则就会失败而受到“惩”或受到“重惩”,其正如故事《大意痛失3亿欧元》:2008年9月15日上午10时,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转瞬间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传遍地球的各个角落。令人匪夷所思的是,10时10分,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按照外汇到期协议的交易,通过机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毫无疑问,这笔钱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德国经济评论家哈恩说,在这家银行,上到董事长,下到操作员,没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可悲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每个人都开了点小差,加在一起,就创造出了“德国最愚蠢的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奖惩   坟包   养心   德国   军官   哲理   坏事   本质   客观   事物   矛盾   思维   教授   现象   垃圾   现实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