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和养德(15)辩证的勤快观

朋友,您好!请问,你勤快吗?一个人勤不勤快属于美德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理解?是不是应该辩证理解。至此,我接着讲《辩证养心》第二章的第二节,议论养德。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树立辩证的勤快观。(1)勤快中西有别。如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有“卑微”文化,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所说的“上善若水”、“大智若愚”、“忠诚孝道”和“谦虚谨慎”等,都是一种“卑微”文化体现,都是叫人“卑微”做人做事,今天的“卑微”能换来明天的“高贵”。因此,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总是低调做人、勤快做事,始终把“低调”、“勤快”作为美德;然而,西方人总是以“私我”为做人做事原则,一方面显得高贵、高傲或霸道,还会去欺骗、掠夺或霸占别人的财产,因此不愿通过“勤快”获得正当利益、别人好感或美德。另一方面不愿牺牲个人利益,因此也不愿“勤快”。再且,西方人总是看到“勤快”的不利之处,因此其社会文化反映出“勤劳不是美德”;(2)勤快有利有弊。勤快有利:勤快是指一个人勤劳、勤奋、不偷懒或做事手脚快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非常有利,一是有较强的积极性、主动性或创造性。二是有较强的忍辱精神、拼博精神、牺牲精神或奉献精神。三是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做事能力。三是能让人丰富知识、拥有智慧和掌握技术。四是能增强体力、脑力或才干。五是总是主动、积极或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六是工作态度较好,工作效率较高。七是能让人成为智者、能者、强者、快乐者、幸福者、健康者或成功者。勤快有弊:勤快本身没有弊端,而是过于勤快有弊端,一是因自己过于勤快使他人变得懒惰,勤快成为了一种溺爱。二是因自己过于勤快是而使他人变得狂妄,勤快成为了一种护短。三是因自己过于勤快而患上“洁癖症”、“好动症”或“暴躁症”。四是因自己过于勤快而严重耽误了“休息”、“成家”或“治病”。五是因过于勤快而让人付出太多个人利益。六是因为过于勤快,只知道用力而不知道用心、用情做人处世,使自己变得呆板、固执或粗野;七是因为过于勤快而影响了他人的心理心情、生活秩序或个人利益等;(3)勤快与时俱进。勤快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其中蕴含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传统美德;中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各自有不同的处事原则,多数中国大陆人是以“集体主义”为处事原则,多数西方人是以“个人主义”为处事原则,我们在处理“美德”问题上要坚持“集体主义”处事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处事原则,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凡是有利于好人、友人或善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可视为“美德”,凡是有损于好人、友人或善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可视为“缺德”,然而,如果有利于坏人、敌人或恶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就有可能是“缺德”,如果有损于坏人、敌人或恶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就有可能是“美德”;现在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可适当地迎合其“个人主义”处事原则,但是决不能被西方人“俘虏”而“西化”,我们要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处事原则,通过不懈的“勤快”,努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或“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

朋友,关于“养心和养德”矛盾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随后接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养心   勤快   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   善人   个人主义   缺德   恶人   所作所为   西方人   卑微   中国   美德   原则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