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或老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今天我们来读《终身成长》的第7章第1-2小节。作者告诉我们,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和老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何夸奖、如何引导、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导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通常会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如何思考问题孩子也会如何思考问题,父母如何面对困难孩子也会如何面对困难。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自己的孩子是好,但有时,父母做的很多事最终都事与愿违。他们认为有帮助的评价、训诫以及激励孩子的技巧,经常会传递错误的信息。

今天时间有限,就做两类思维模式下的对比,来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吧。


《终身成长》——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或老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关于表扬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来自父母、来自老师,都是他所期待的。但是请注意你的表扬所传递的信息。

当你的孩子在期中考试时,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并且只有他解出了最后的那道数学难题,以下两种表扬,你认为哪个好?

A. 你真聪明,你是你们班上最棒的学生。

B. 我看到你在考试前做了很多套试卷,特别针对思考题采取了各种方法,直到你成功攻克各种难题,我喜欢你的这种做法,你进行了认真的考前复习,考虑了很多解难题的不同方法,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有没有发现,B的表扬是在夸奖孩子们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这样将激励孩子继续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通过各种方法让他的学习成绩更好。

而A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聪明,不用学习也是最棒的学生,他会保护好这个结论,对自己说,我最好不要努力学习,不然他们会觉得我其实没那么聪明。

很明显,A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下的表扬,他给孩子下了定论,而孩子为了维护这个“最棒”的定论,给了孩子自己是“有天赋”的自信心,这种表扬,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出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不敢再尝试新的事物。

B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下的表扬,他所表扬的是孩子热爱挑战,享受努力的过程,表扬的是孩子不断学习的优点,让孩子不会成为赞扬的奴隶,将拥有一种可以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生有效的方法。


《终身成长》——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或老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关于批评

是孩子,就会的犯错误的时候,当你看到孩子马马虎虎完成作业后,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时,你很可能会勃然大怒:“这就是你的作业?你就不能认真做一次吗?你要么是笨,要么就是不负责任,你以为你学习是为了我,你还有脸玩手机?”

这种责骂在质疑儿子的智力和个性,并暗示这种缺陷是永久性的。

最好是让自己平静下来,选择一些可行的说法:

比如:儿子,你不认真完成作业真的让我很生气,你什么时候才能认真做作业呢?

比如:儿子,这个作业看起来很无聊,还是玩手机有趣些是吗?我很同情你,但是你能不能想一个方法,让这个作业变得有趣呢?

这样,孩子就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他们会认为,父母只是在鼓励他们学习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理想形象,给孩子一个奋斗的目标,同时也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能拥有完整的人格,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思维   父母   老师   孩子   作业   定论   自信心   难题   有趣   聪明   儿子   困难   努力   过程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