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导读:孩子哭闹的确令人心烦,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孩子不哭不闹,才好带。或者说,有部分家长已经将孩子不哭不闹当成了评判孩子的标准。我遇见了一个这样的孩子,不哭也不闹,但我却产生了担忧。


文/37度暖爸


前天,有顾问老师接待了一个1岁7个月的宝宝和宝妈。妈妈想要工作,也想开始学习,经过考察后认为我们早教的性价比非常高。报名之后,每天带孩子来适应环境,让孩子在下周正式入托时,不至于太陌生。

在顾问老师边照顾孩子,边和妈妈沟通时,我正在巡店,当我看到孩子和老师玩的很开心的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一旁悄悄地观察,我发现这个宝宝和顾问老师玩的非常开心,给我的感觉是“妈妈好像不存在”。妈妈对此十分高兴,因为孩子下周正式入托了,孩子没有分离焦虑,也确实让妈妈放心不少。

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然而,我在继续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令我感到担忧的现象:孩子坐在小木马上,手指着老师“呜呜呀呀”地说话,还用手拽住了老师的衣服,让老师摇动木马。我很是好奇:妈妈就在旁边,为什么不找妈妈呢?后来,老师回到办公室,这个孩子直接蹒跚着追了过去,他并没有向妈妈“征求”意见。

或许,你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我会感到担忧?又为何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如此紧张?让我一点点说给你听,或许对你有帮助。

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第一,一岁多的孩子,正是和妈妈依恋关系“最浓烈”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宝宝,具备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表达欲望。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行动明确地向妈妈表达依恋的需求。

第二,依恋系统包括:依恋行为系统;警觉、恐惧系统;探索系统;交往系统。如果,宝宝感受到是安全,那么他们会表现出探索欲和交往的意愿;如果感受到危险会征求妈妈的意见。

第三,有实验研究表明:一岁以上的宝宝,已经可以通过观察妈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具有危险,是否可以继续探索和交往。

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对比这三点,这个宝宝既没有表现出在陌生环境中对于妈妈的依恋,也没有征询过妈妈的意见,观察妈妈的表情。所以,我推测这个宝宝可能是不安全依恋—回避型。此类型的孩子看上去好像不需要妈妈,既不会对妈妈表现出过分亲热,也不会因为妈妈的离开而焦虑。实际上,是在母婴互动过程中,妈妈对于婴儿的需求(物质和精神)不敏感,忽视或是拒绝,会造成孩子形成回避型的不安全依恋。

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在这个宝宝的眼里:可能无法区分她人与妈妈。也就是说,此类型的宝宝无法感受到亲密与独立,那么在他们长大之后,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的成人,在亲密关系中,只要别人靠近,心理距离拉近,就会感觉到厌烦;他们很难在关系中信任和依靠对方;关系更亲密时会感觉到紧张,如果别人要求自己更亲密一些,会感到不舒服和抗拒。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得到过良好的照顾,不知道该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与人相处,也很难相信别人。

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他们在人际关系层面的自我分化程度不够高,不具备既能体验亲密感又能享受独立性的能力。然而,这一切他们自己可能并不知道,只是每天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也就是弗洛伊德提到的“强迫性重复”。换句话说,从情感角度来看,是在不知不觉中,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爱或恨的关系,这一类型的人他们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的心理特征。

所以,我希望你能明白,在孩子成长中,任何事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孩子的发展也必然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速度来进行。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你认为的好,恐怕真的不一定是好。

1岁7个月的宝宝上早教,不哭也不闹,真的是孩子省心吗?

0-3岁阶段都是与宝宝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妈妈一定不能错过!如何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我的建议只有一个: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言行,满足孩子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愿意让孩子靠近自己,愿意与孩子保持身体和情感的亲近。

结语:依恋关系影响人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是以家族为社交单元联结形成的社交网络,所以依恋关系不仅影响孩子的亲密关系、亲密体验,也会影响到孩子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


@37度暖爸 心理所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在职研,每天分享心理向育儿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关注暖爸的人,99.99%的家庭婚姻更美满,孩子更乖巧。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弗洛伊德   宝宝   孩子   省心   社交   亲密   需求   顾问   能力   妈妈   类型   意见   老师   关系   心理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