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保护孩子多方有责,但是只有孩子才能24小时保护自己。

近日,上饶发生了一起让家长们都很窒息的案子,41岁的家长王某因为女儿和男同学刘某的纠纷问题将刘某刺伤至死,一把愤怒的尖刀毁掉了两个家庭,刺痛了每个家长的心。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之前在微头条也发布了这则通报,结果评论下出现了不少为杀人凶手叫好的声音,他们觉得这是对校园霸凌的反抗,是女孩父亲的护犊深情,男孩是个畜生该杀,杀人的父亲是别无选择......关于事件的“真相”,网上已经出现了无数个反转来反转去的版本,争议的焦点无非是男孩是不是真的严重霸凌了女孩,尽管警方还没有公布相关细节,但是我很难理解的是,难道存在霸凌,就是一个41岁的男人杀害一个10岁男孩的正当理由吗?反对霸凌,所以支持屠杀孩子,这样的道德逻辑恕我无法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杀害儿童”是全世界的道德禁忌,挑战了任何文明社会的底线,这是“恐怖主义”的正义,这是最高等级的霸凌!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有人说,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孩子身上,你也会想杀人,我相信我会极度愤怒、怨恨,我也可能想要杀人,但是我绝不会这么去做,因为情绪之上是良知,是约束本能冲动的道德,所以,我不会替一个杀害孩子的凶手鼓掌,一想到我的孩子,我甚至连理解都做不到!那些说“杀得好”的网友的价值观真的让我感到背后发凉。

我知道霸凌有多么令人恐慌、绝望和无助,也知道有许多孩子被霸凌致死,我感到心痛,但我绝不能赞同对霸凌者动“极刑”,被霸凌的家长除了打杀并非别无选择。我不会去理解一个杀害孩子的人的道德逻辑,因为我不会这么做,我相信正常人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这是被大众认可的正义,那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只会人人自危,因为在某些人的道德秩序里,不只是霸凌该死,可能任何的行为瑕疵都该死。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杀人不是父爱,而是没有控制住自己,是为了泄愤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杀了人之后,女孩的人生并没有变得更好,她失去了父亲,背上了沉重的人命。

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学校、老师、孩子、家长都有责任,但是学校和老师能够保护孩子的时间和场合是有限的,家长也不可能24小时守护着孩子,即便是霸凌者的家长也很难在短期内就实现完美管教,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至少应该从我们的教育抓起,先做好我们能做的那部分。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面对孩子被霸凌,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应对方式,但是大家通常想到最直接的方式往往并不是最优方案。

❶息事宁人?

一个被霸凌的孩子在讲述霸凌经历的时候平静地说“被打的时候我就抱住头,忍住不发出声音,他们打累了,就不打了”,孩子的隐忍让我们加倍地心疼,但是隐忍就能让霸凌者感到无趣了吗?很多时候,并不会。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霸凌者其实并不是无差别挑选霸凌对象的,最早的霸凌形式也是从试探性地口头侮辱或者轻微的挑衅开始,一旦判定了对方软弱可欺,就会逐步升级霸凌形式,而一开始的软弱隐忍就意味着“很好欺负”,越怕他,他越欺负你,霸凌者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在弱者身上寻求到霸凌的优越感,所以隐忍是一种变相纵容,还容易导致被霸凌者养成懦弱的性格。

❷以暴制暴?

孩子被霸凌,很多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打回去”,也许很难理解,但是儿童行为专家以及参与到与到校园反霸凌教育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更多都认为,“以暴制暴”是一种弱反击。

第一,被霸凌的孩子往往身体素质相对薄弱。即便是让他们去学习搏击,短期内也很难强壮到能够有效反击。

第二,就算孩子能够打回去,却不能阻止霸凌的再次发生,因为霸凌者往往都是有“团伙”的,孩子的暴力反抗会激发他们找到更多的“同伙”,报复打击的霸凌等级会升级,反而给孩子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第三,以暴制暴非常容易失控,2014年4月30日,陈某和同校的李某发生口角和抓打,当天中午,李某先后两次殴打陈某,中午放学时,两人约定进行“单杀”(一人拿一把刀对杀),过程中,李某被刺死,15岁的陈某也身负重伤,并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

第四,校园霸凌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不但包括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比如取冒犯性的外号和说坏话),还包括相对隐蔽的“软暴力”行为,常见的是人际关系霸凌,比如排挤、污蔑、造谣。而应对这些,“打回去”显然是很无力的。

第五,暴力是会蔓延传播的,2002年,美国特勤局和教育部的共同调查表明,在之前25年间的37起校园枪击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击者之前曾遭遇霸凌、羞辱乃至受伤。用暴力对抗暴力存在助长反社会行为的隐患。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打回去”不是最优的方式,但是并不能完全放弃,后面会再具体提到。

❸全方位的保护?

考虑到孩子的成长性,是否需要全方位的保护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大多数孩子能够应对的程度是不建议家长进行密集保护的,我们要保护,也最好躲在暗处或者远远跟随不被孩子发现,因为我们无法24小时保护孩子,让他们在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时,培养起自己应对的方式,锻炼出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危险中自我解救,从霸凌的阴影中长出属于自己的勇敢,帮助他们真正地走出心理的软弱阴影。

而家长的支持重点在于了解孩子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和探讨应对的办法,让他们知道随时可以寻求我们的帮助,但是在还没受到孩子邀请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干预解决,想办法帮助孩子自己去应对这个问题,更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❶关心孩子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孩子会主动将自己受到霸凌的情况告诉老师或者家长,有的是因为被威胁,害怕招致报复,有的会担心自己因此遭到嘲笑,显得自己非常无能,还有一些孩子则是预见到了求助可能是无效的,家长或者老师的不当干预有可能会加剧霸凌的情况,尤其是第一次求助并没有阻止第二次霸凌的发生,孩子们往往容易对“求助”失去信心。

在大多数孩子都不愿意主动告知的情况下,家长要提高对霸凌的辨识和重视,尽管被霸凌的孩子没有做错任何事,但是霸凌者在挑选霸凌对象的时候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的,具备了以下几种特质的孩子往往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家长要提高警惕。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身体能力相对弱】过胖,身体不灵活的孩子,因为动作慢,被欺负了也追不上人家;体质虚弱,身材瘦小的孩子也容易成为霸凌者眼中没有还击能力的弱者。

【与众不同不合群】有一些不完美的孩子,比如说话口吃就容易招致霸凌者的戏谑;与众不同的,比如性格偏女性化的男孩子就特别容易被男生攻击;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孩子,被认为是不合群的人,坏孩子总是试图通过霸凌挖掘对方的秘密;刚转学插班的孩子,来到新环境孤立无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自卑或者不镇定】家庭条件或者学习成绩落于人后的孩子,自卑的气场会让他们看起来自我存在感很低;在被侵害时气急败坏、过度恐慌、过度愤怒等不镇定的情绪反应,会让霸凌者感到非常得意,然后进一步加大侵害力度。

【软弱顺从不反抗】

平时乖巧听话,被欺负也是一声不吭,默默承受,极度害怕被报复,一旦被威胁,就会乖乖听话。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以上这些都是容易被霸凌者盯上的特质,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具备这些特质就不会受到侵害,一旦孩子被霸凌了,家长要认真分析原因,帮助孩子找到ta被霸凌的原因,从根源上帮助他们改变“可欺”体质。

❷保护身体界限意识

孩子被侵犯了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家长日常的不当行为却容易破坏孩子对身体界限的天然感受力,比如家里来了亲戚,又是捏脸又是亲亲抱抱,孩子不舒服了就想推开,但是家长却说人家是喜欢你,这就会让孩子对被侵犯的感觉产生困惑,以至于在遭遇霸凌的时候不再严肃拒绝,甚至觉得只有听话才能免遭更大的痛苦,谁威胁他就听谁的话。

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就尊重孩子的身体感受,不随便打扰侵犯他们的身体和自由的空间,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不要随意打断他们正在专注做的事情,保护他们的身体界限感受力。

❸建立自信和底气

自卑是很容易被识别的“弱气场”,建立自信能大大减少被霸凌的概率。

无论是学习成绩还家庭经济能力上,都没有必要挤破头让孩子进入一所让自己成为凤尾的班级,学习条件是好了,但是巨大的落差会带给孩子巨大的自卑。

兴趣班也不一定要上很多,但是培养一两个特长是必要的自信来源,身体素质提高不一定要通过学搏击,坚持锻炼就能带给孩子力量和自信,让他们遭遇霸凌时尚有还击之力,“不打”是态度,“能打”是实力。

被家长关注疼爱的孩子能够从父母这里得到的支持是他们心里重要的底气,有底气的孩子在面对霸凌时的态度是:我不允许你这么对我!我不怕你!就算打不过你我也能找到支持我的家长、老师、同学,欺负我没那么容易。

在遭遇极端的身体暴力行为时,反抗是比求饶、顺从或者说理更为有效的策略,这里的反抗包括“打回去”的暴力反抗,也包括呼救、挣脱逃走寻求帮助等策略。

❹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欺凌的本质是一种氛围,一旦被一个人欺负了,往往会招致更多人的欺凌,而得道者多助,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不但上学放学可以结伴而行,就算是一个人,这层集体关系也会形成保护的隐性屏障。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而孩子们之间的欺凌有时候是出于误解,如果能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和霸凌者成为朋友,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这对孩子被霸凌的心理纾解是一剂良药。

❺家长干预,必要时避开垃圾人

校园霸凌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没有理论上那么容易,但是希望面临这些问题的家长能够平静心情,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对所有的意见建议用粗暴的“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一票否决,虽然每个孩子都可能面对更个性化的一些困难,但是方法总比问题多,希望家长能够更多的耐心,不要轻易陷入孩子被霸凌的愤怒中,我相信一定会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能够沟通的尽量沟通,如果实在没有信心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也切勿冲动,去挑战法律的底线,就像新闻中的家长,大可以换个学校,甚至换个城市,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是绝不会比杀了人之后的生活更加困难。

有人说“凭什么让我替别人犯的错买单?为什么不是他换学校?”,这赌气种思维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群“垃圾人”是不讲道理的,你惹了他,他就毁了你的生活,堵一时意气,赔上自己的一生和孩子的一生,是否值得?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旺妞

从上饶事件中,大家也在反思,霸凌者的家长该如何管教孩子,限于篇幅,我们在后续的文章中会继续跟大家探讨这个话题,欢迎关注锁定我们家。

小学生被刺死背后:除了以暴制暴,如何拯救被霸凌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上饶   孩子   底气   软弱   自卑   小学生   暴力   愤怒   自信   道德   家长   对象   身体   老师   校园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