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孩子沉迷手机,到底有多可怕

昨天,一位妈妈找到我,说儿子上初一,总是因为玩手机影响上网课和写作业。于是,她和孩子商定周一到周五没收孩子的手机,周六日功课完成后再给他支配。

结果,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儿子周六日玩到晚上一两点才睡,还没等说一句,就被怼回来,“是你让我自己支配的,平时不让玩,周末还不让尽兴,为啥我这么惨,连一点自由都没有!”

儿子不仅在周末把自己所屋子里,没日没夜。周一交了手机后,更是像丢了魂一样,上课都是游离的。时常发生在线时间不够,被点名的情况。每天挂在嘴边的就是,“无聊呀,什么时候到周末呀。”

调整后的状态,比之前更糟糕。

孩子妈妈说,她感到了亲子关系面临崩塌的危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为什么会越管越严重?

当我们越是越是不让孩子玩手机时,孩子就越会对其着迷,这其实是“逆反心理”,也叫“对抗心理”。

为何会有逆反心理呢?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和辛德兹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大学的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

一块写着“严禁胡乱涂写”,署名“大学警察保安部长”,一块写着“请不要胡乱涂写”署名“大学警察区委员”。然后每隔两个小时换一次警告牌,然后查看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结果,挂“严禁胡乱涂写”的洗手间被乱涂乱画的更严重。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所以往往容易对强力要求他的事作出相反的态度和言行。对于青少年更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得当,将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容易导致孩子逆反的几种原因 

在孩子玩手机一事上,有三种情况,特别容易导致越管越糟糕的逆反情况发生:

1、管的方式不当,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因此叛逆、反抗。

2、没有管到症结,给孩子的支持不够,导致孩子无法自拔

3、管的不够坚决,规则界线变化无常,导致管的失败。

1、管的方式

首先,我们聊聊管的方式。这是最容易激发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沉迷游戏,就开始担心他一辈子毁了,这种担心因为控制不住的无力感不断放大,以至孩子一玩就言辞激烈,一味制止。这就很容易让孩子脱离事件的对错,进入到情绪的对抗中,形成叛逆。

还有些家长,因为和孩子约定了使用规则,比如每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所以,在执行时,孩子不但要求行为上完全做到,同时还不准孩子有情绪。要知道,就算是我们成人,在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也会产生一些情绪的,更何况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2、管的深度

第二点,是管的深度。

《孩子抱着手机不放,是需求未被满足。来看看你孩子到底想要什么?》中,曾为大家分析了,孩子拿着手机背后的常见原因,比如好奇心、情感需求、归属感、价值感等等。我们在管孩子如何用手机前,要先找到孩子的需求点,进行共情,尝试让孩子把这个需求释放出来,这样孩子才能明白你是懂他的,才会和你统一战线,去对抗手机的束缚。

3、管的执行力度

第三点,是管的执行力度。有的家长管孩子,能吼得住时,就吼一下,吼不住眼看孩子要崩塌时,就放弃要求去求孩子、讨好孩子。这样反复无常,会让孩子无视规则,觉得自己如何都可以。这一点,是规则制定的问题,我们会在下一课具体剖析。

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如何突破越管越糟的困局?

在第一篇章的3次课程,我们为大家分析了孩子为何需要手机和手机为何更容易吸引孩子。对于一个充满诱惑的事情,想要与之抗衡,是需要足够的意志和毅力的,而这点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这个过程,既需要我们的辅导和扶助,也需要孩子自己的修炼和提升。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两个方面:

1、与孩子共情,接纳他的现状

共情一词,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指一个人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通俗的说,包括2方面:

对孩子玩手机来说,就是要弄清孩子到底为何痴迷,理解并接纳他痴迷的现状,并给予回应。

这一点,对于化解孩子的容易进入“防御”状态,产生逆反非常重要,特别是已经出现关系紧张的家庭。

那么,该如何共情呢?

我们可以找个双方情绪不错的时候,对孩子说“其实妈妈挺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游戏呢?”

听孩子讲讲他真实的想法,再说说你听完的感受(注意要是积极正向的反馈),比如“听你讲完,我也挺感兴趣”,或者“你讲的好高深,我听不懂”,用这种倾听和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愿意和他用心的聊聊手机的种种,而非简单粗暴的告诉他孰是孰非的。

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2、扶和辅并用,帮助孩子提升自控力

还记得孩子小时候发烧的情景么?婴幼儿发烧时,如果精神尚可,医生一般多建议38.5以下用物理降温,超过就要吃退烧药,而对症的药物,特别是消炎药,一定要吃够一个周期。

为什么呢?

首先,要给孩子的免疫力提升一定的空间。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白细胞和病毒、细菌打仗需要一定的温度环境,过早的退烧,不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升。

第二,要用药物帮助孩子一起抵御疾病。虽然要练孩子的免疫系统,但毕竟孩子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该吃药、该退烧时也不能怠慢,这样才能有机会剿灭敌军。

第三,必要药品要用够疗程。有的家长觉得抗生素对孩子不好。所以,当孩子不发烧或病情明显好转时,会提前减药或者停药。这时候,就会遇到二次反复的情况。一位医生朋友曾说,看病就像打仗,援助军队刚帮你抗衡住,还没取得决定性胜利,就让人家撤了,敌军当然会就地反击。这时候自己的队伍兵力是比开战前弱的,所以反复时候会更麻烦。

其实孩子玩手机的反复,和孩子生病的复发,有诸多相似之处。

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首先,孩子自控力不足,无法脱离手机的控制。

见过不少沉迷手机的孩子,他的父母都会提到:管只能解决短期问题,长期根本不行。

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孩子们其实是愿意成为手机的主人的,只是当下的环境和他的能力,无法实现罢了。

第二,孩子需要一定的外力,帮他脱离手机控制。

身边有位妈妈说,为了方便孩子上网课,给她买了手机。从白天看,孩子很自觉,除了上课也不干什么。结果有天晚上,她发现孩子12点半分享了一个游戏链接,才知道,原来每天睡觉后,他都在被窝里偷偷玩游戏,而且越来越晚。当妈妈问孩子的时候,孩子哭了,说自己也不想。然后,晚上就要去和妈妈一起睡觉。

到后来,孩子对妈妈说,她不想这样,但控制不住,所以索性和妈妈睡在一起,帮自己控制。

第三,外力的支持,需要有效、持续。

孩子的自控力建立,是个过程。作为父母,要帮孩子找到有效、持续的方式,让他能坚定地战胜手机。前面说到的小女孩,在告诉了妈妈原因后。妈妈说:“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自己做到睡下来不再看手机呢?”孩子想了想说,“我可以把它放在客厅,不带进卧室。”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孩子有效地抵御了诱惑,并建立了合理的游戏时间,摆脱了手机的控制。

孩子沉迷手机,越管越糟糕?想解决不妨试试这两步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生长中遇到的问题,也要一点点的去解决。牵手孩子,每天进步百分之一,他就会离终点越来越近。

关注@娴聊成长,一起丰盈自己,成就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孩子   逆反心理   这一点   手机   敌军   外力   洗手间   糟糕   情绪   家长   规则   需求   原因   妈妈   情况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