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习科学家解密: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力

01 学霸和其他孩子间,只有3个字的距离

开学1个多月,学生们就要陆续考试了。这两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明显多了,而家长们的焦虑也多了。

明明讲的很透彻,孩子却还是听不懂、记不住

带孩子梳理知识点,可转眼就忘,死活学不进

补习班终于复课,但除了累得半死,似乎作用甚微

一位妈妈转我一个帖子:高考那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圈出一个扎心回答——每天点灯学习到凌晨,最后还是考不上985、211。

她问我:孩子明明很机灵的,为什么才小学,学习就已经如此无力。

著名学习科学家解密: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力

她的提问,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困惑,也道出了不少学生的“不容易”。

同样的付出,别人家的孩子轻松摘得头筹;同样的内容,有的孩子要花几倍的精力。

难道学霸天生比其他孩子聪明么?

其实,他们只是精修了一项底层能力——学习力。

可以说,没有学习力,孩子付出的只是廉价的努力。

02 学习力,学霸致胜的利器

比如樊登。

樊登自述,自己从小就被父亲盯着:不准看闲书,以免影响学习。

而他的课本,也很少去记录大量的笔记,有时候甚至几乎崭新。但考试时,却总能轻松的取得优秀的成绩。

知识付费时代,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听“樊登读书”——让不少人感叹,同样一本书,人家竟然能学得如此轻松但深刻。特别是那些难啃的外国经典,听听樊登再读,就会觉得思路清晰、受益匪浅。所以,每天上下班时听他读书,已经成了不少人的习惯。

樊登老师分享过自己的读书方法。用这种方法,他先把书读薄了,再把书读厚了,最后把书读成了自己的。

著名学习科学专家,清华大学的宋少卫老师,曾对考入清华的200多位状元做过一些专项调研。

研究发现,这些学霸们能快速get重点,轻松记忆信息,不断突破难题,是因为有着惊人相似的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让他们可以自由的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迁移,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而那些平日成绩不好、学东西慢、悟性差,甚至没有自信的孩子,都是因为一个原因——学习力差。

不得不说,学习力,比智商、努力要重要100倍!

著名学习科学家解密: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力

03 有学习力的孩子,更有未来

十九大代表李希贵曾经说:未来20年,60%职业面临消失,孩子需要找到一次又一次的起跑线适应变化。

美国劳动统计局,根据统计推测:到2026年,美国将新增加1150万个就业岗位。而如今65%的小学生,未来将从事尚未出现的工作。

这意味着,我们孩子学习的知识,在还未用武时,就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学习知识过程中,激发的动力、养成的毅力和沉淀的能力,才是孩子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资本和竞争力。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力。

记得小时候,生活中出现了BP机,一个邻居家的姐姐初中毕业上了个打字班,进入了寻呼台工作。她的妈妈炫耀着:花点钱上个培训班,每个月的收入,就高过了银行的中层。

然而,科技浪潮毫不留情,手机普及寻呼台陆续关闭,电脑普及打字也成了大众技能,于是,那个姐姐失业了,因为没有硬核竞争力,只能做些零活。

如今社会更迭的速度,已经到了惊人的速度。

“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卓越者座右铭,而成了每个人的警示录。

著名学习科学家解密: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力

04 提升学习力,赋能促成长

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一个人的学习力,往往体现在四个方面:

有知识总量,即所学知识的广度

有知识质量,即掌握知识的深度

有知识流量,即吸纳新知识的速度

有知识增量,即破陈出新的创新程度

而学习力三个要素,主要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呢?我们不妨从学习力的三要素进行深入探讨。

(1)激发学习动力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

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价值感和归属感的追求所在,也就是有清晰的目标,那么,他就会拥有追逐的动力。

学习亦是如此。

“我为什么学习?”不少父母都在围绕这个问题,给孩子描绘未来。

曾问过身边的孩子,为什么学习?

有的说,为了上更好的中学、大学。当问“上完学后”时,这些孩子往往投来的是惊讶。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生涯和梦想。

有的说,不喜欢学习,但老师和父母逼着学。对这些孩子来说,“我爱学习,学习让我妈快乐”,或许都是最好的答案了。这些孩子,一旦进入住校远离家庭的状态,学习成绩和状态,都会快速下滑。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时代,虽说学习不是万能,但没有学习,自信自尊这些,也很难能够得到好的平衡。

除了目标,对接孩子兴趣进行迁移,也是激发动力有效方式。

一个女孩,特别喜欢画画,也很有天赋。可是,因为小升初的压力,她二年级时,就开始奔波于语数外的各种培优班,课余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被不断地挤压着,以至于最后要在睡觉后偷偷的起来画一会儿。而她的妈妈呢,自然是为了休息禁止她的行为。

而这些并没有让孩子的成绩从上游变成拔尖,反而有时会因为情绪问题出现波动。

她说,“我特别羡慕同学的妈妈,很支持她画画。我呢,只有在玩手机的时候,妈妈才会用画画支开我。”

她口中的同学,因为喜欢画画,妈妈给她找了很多素材和参考书籍,讨论一些名家名作或者网红达人时,会和她探讨各种从绘画延伸出的知识,而这些,早已经迁移到了孩子日常的主科学习中,考试自然也是名列前茅。

所以,那些看起来无关的爱好,到底是不务正业,还是能促进孩子学习?

关键是我们能否求同存异,进行兴趣的迁移。

(2)培养学习毅力

我们常看到一些孩子,接触一项新的事物和项目时,其实是很快的,但没多久优势就不明显了。再后来,对于稍微难一点的,不是说不会不行不知道,就是说不想不要不喜欢。

不管孩子把“达不到”的 原因,归在能力,还是喜好,其实都是孩子在面对“困”和“难”时,缺少再坚持一下的毅力。

毅力主要来自于勇气和意志力。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毅力,要跳出学习本身。

生活中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能够忍受辛苦和磨难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有所突破。

首先,想让孩子有学习毅力,就不能只让孩子学习,而要更多的在生活中进行磨炼、承担责任。

比如,让孩子做做家务,感受下劳动的苦脏累,明白并非只有学习才有“不愉快”的时候。

我们愿意去经历风雨,都是为了能邂逅更美的彩虹。

第二,想让孩子有勇气面对,就要帮孩子看清他所畏惧的“难”,其实是可以由大化小,逐一攻克的。

曾辅导过一个小升初的孩子,乘法口诀背的不熟练。在做注意力测评时,因为涉及到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他看到后就蒙了,不断地说:“我没脸了,我不会,太丢人了。”

面对孩子的不安,我坚定地对他说:“这个项目,考察的是注意力的转移能力,你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能区分哪题该做加法,哪题该做乘法,至于不熟练的,跳过去或者错了。都不影响你这个能力的展示。”

孩子听完,虽然仍然不安,但坚持完成这一项的测试。最后,我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做的很好,没有错。只是确实如他所说,乘法不会,而这个不会,导致的结果是,此项零分。

我并没有告诉孩子评价的分数,而是告诉他,我们有3天的时间,可以把乘法口诀中不熟练的记住,在以后的训练中,就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不用纠结于此,而是更好的展示自己在注意力转移上面的优势。

(3)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学科能力,是孩子在学校培养的。

作为父母,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一般能力。

结合脑科学和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其实是“信息输入-大脑加工储存-信息输出”的过程。

著名学习科学家解密: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力

信息输入环节,靠的是以视觉、听觉为主的感知觉,注意就是看和听。在这个环节,注意力水平至关重要。

很多孩子,看不对、看不全等粗心现象,其实都是注意力不好惹的祸。

当信息进入大脑后,首先会进入短期记忆区海马体,进行加工,并将有用的内容进行储存,也就是我们说的记忆。

这个记忆,有认识一个点一个点的,有人是一片一片的,也有人是梳理成架构甚至链接成网络的。

这些记忆模式的区别,直接决定了信息调取环节能否快速和有创造力。

当我们进入信息输出环节(实践)时,会借助言语,运用思维,甚至是发挥想象,这时候,就会涉及一些我们说的逻辑推理、统筹归纳、分析推演等等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思维力。

抓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是作为家长的重中之重。

如今,有很多大脑开发的培训班,也有很多眼花缭乱的训练工具。不论是自己教,还是借助工具练,或者是通过机构训,核心都是要遵循“输入——加工——输出”的闭环训练。

比如,孩子学会一个技能,我们要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并对没一点进步予以肯定,不足的地方给以辅助或扶助。

著名学习科学家解密: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力

人工智能时代,每一秒的世界,都与之前大有不同。跳出单纯的知识学习,赋予孩子可以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孩子的未来,才更有竞争力。



我是甜娴,80后二宝妈。

高级注意力训练师、学习治疗师,原世界500强企业授权讲师。

因热衷养娃,潜心家庭教育研究10余年,将管理与教育理念相融合,摸索了一套适合家长修炼和陪娃成长的“游戏秘籍”。

欢迎关注@娴聊成长,一起丰盈自己,成就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培训班   未来   孩子   乘法   毅力   注意力   智力   科学家   环节   著名   记忆   能力   轻松   妈妈   老师   动力   知识   信息   习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