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中执迷不悟的人,该如何自我救赎

我的一位朋友,很漂亮,身材也很好,有稳定的工作。在工作中也有足够的自信。但她在恋爱中把自己活成怨妇。她每一次的恋情都是被抛弃的那个,她会死缠烂打的想要跟对方复合。有个男生甚至已经订婚了,她还经常给对方打电话。还跟我们分析,可能他没订婚,是骗她的。

个体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在别人看来也许荒唐,但当事人自有一套解释的逻辑。她做这些一定某种需求被满足了。比如拯救遇到困境的恋人,也许能够让她获得力量。这种不正常的,难以自拔的恋情,在《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以下简称《执迷》)中被成为执迷爱恋。

《执迷》作者苏珊·沃福德是资深心理治疗师,作家,经常出现在媒体访谈节目中。克雷格·巴克是影视编剧兼制作人。他们二位合著的《原生家庭》我也看过。《执迷》作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写的书,有一个优点就是案例非常多,还给我们分享了,治疗的具体方法。

在恋爱中执迷不悟的人,该如何自我救赎

图书封面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4种执迷者;第二部分介绍了3种被执迷者的特征;第三部分最有用,帮助执迷者和被执迷者挣脱执迷牢笼的具体方法。

01 执迷者的爱恋有多疯狂

《执迷》里说:

“健康的爱情需要互相信任、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执迷的爱恋则恰恰相反。它只不过是一种渴望,渴望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执迷爱恋的本性是贪得无厌。”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把亲密关系总结为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4个阶段。

绚丽期:刚认识,双方都会尽量向对方展示自己好的一面,隐藏不好的一面。就像带着滤镜一样,看到的都是美好的,相见恨晚。

幻灭期:慢慢熟悉了以后,才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开始出现各种矛盾,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分手的。

内省期:开始正视恋情和恋人,相互理解,相互磨合。

启示: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和磨合找到双方最适合的相处模式。

而执迷者一直停留在第一阶段,拒绝承认双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想要按照自己心中完美恋人的样子,塑造自己的爱人。用错误的方式,强迫对方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书中的吉姆在分手后,一直对前女友格洛丽亚纠缠不休。不停地送花,打电话,甚至跑到格洛丽亚家门外蹲守。对格洛丽亚的拒绝置若罔闻。严重影响到了对方的生活,让对方感到害怕。还好吉姆意识到自己是有问题的,找苏珊寻求解决之道。

在恋爱中执迷不悟的人,该如何自我救赎

02 协同执迷

我们通常都说,一段关系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但是有一些执迷者的目标(被执迷者)是真的无辜的。而有一种被执迷者追寻的目标叫做协同执迷,他们具有执迷倾向。执迷者和被协同执迷者,之间的爱恨纠葛会非常复杂。协同执迷者会非常舍不得离开执迷者,从而把自己变成痛苦的受害者。但他们自己其实也有责任,他们的纵容让执迷者更加变本加厉。

他们需要对方来填补自己情感上的空虚,且永远也不会满足。

雷蒙德和凯伦就是协同执迷恋情。雷蒙德很想时刻见到凯伦,非常不喜欢凯伦跟男性接触,只希望凯伦围着他转。连凯伦刷牙洗脸上厕所关门,雷蒙德都会觉得被嫌弃,都会为此质问凯伦。

凯伦因为爱人的嫉妒很苦恼,被审问时有强烈的不舒服感。但是为了息事宁人,她选择纵容,迁就。因为她把恋人的嫉妒,审问看成是在乎和爱。

协同执迷因为恋人的执迷行为而苦恼,但是由于自己也需要对方热烈的爱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所有一般会以受害者自居,但他们自己没发现,他们自己也具有一般的责任。他们的纵容和迁就,强化了执迷者对执迷行为的认同。

最终凯伦意识到,他们的恋情是那么的不正常,并决定做出改变。来找苏珊寻求帮助。 做出改变的举动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感情上的。可是一旦他们决定要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他们即将会迎来新生。

在恋爱中执迷不悟的人,该如何自我救赎

03 为何会执迷

要让感情健康的发展,需要从失败的感情中吸取教训,而不只是一味地重复错误。想要改变现状,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有执迷行为。

相对其他动物来说,人类是早产儿。需要帮助才能够长大成人。婴儿时期我们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大概6个月开始产生自我意识。但是对妈妈还是有强烈的依恋,希望可以有所依靠。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成,必须与妈妈在心理上分离。这个分离的过程,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关爱,就很同样出现心理问题,并可能伴随我们一生。

连接强迫

苏珊将分离的过程比作是,小孩子出门是探险。当一个小孩独立走出门去探险,会遇到很多他(她)没有见过的东西,会害怕,会本能的跑回家。有的父母会很耐心的安慰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以便进行下一次更大胆的探险。而有的孩子跑回家却发现,家门紧闭,没有人来救他,他觉得他被抛弃了。经历过被“抛弃”的人,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这体现在亲密关系里就是,强迫恋人与自己建立依恋关系,最后的结果却是将恋人推离自己。

被抛弃不一定是真正的被抛弃,而是不被重视的感觉。比如父母吵架,忽略了孩子。孩子不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会以为是自己不好,父母才吵架的。

在恋爱中执迷不悟的人,该如何自我救赎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去外婆家,大家在分西瓜。我坐在门槛上,我妈他们把西瓜一瓣一瓣的从我面前递给房间里面的人,到最后也没有给我一块。我当时委屈的哭了。别的长辈知道了以后,分了两块给我,我赌气不肯要。当时他们在说,“这孩子也太小气了,脾气太怪了。”

大人是觉得,我哭是因为没分到吃的,所以最后为了补偿分我两块。当我生气拒绝了以后,觉得我小气。其实我是因为被忽略而觉得委屈,我就在他们面前,却直接被忽略了。

大人总觉得小孩子为了一件衣服,一个水果,一件玩具就哭闹,真是太不懂事了。那是因为曾经也是孩子的他们,忘记了小孩的世界是多么的小。判断事情全靠主观,没有那么多的客观事实可以参照。儿童经常会担心自己被抛弃的。

小时候感受不被重视的孩子,长大了以后是很确实安全感的。对这个世界有着很强的防备心。所以一旦建立的一段亲密关系,就是全身心的投入,一旦被拒绝了很可能会触发当年的抗争情绪。当然是要长期的作用,才会对成年产生深渊的影响。网上有句话我很认同:所有的爱恨皆有源头。

抗拒恋人的离开,分手,其实是延续童年的抗争。

苏珊说:

“重演童年时代被抛弃的经历是每一个执迷恋人的基本需求——没有抛弃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执迷者是把恋人当成了,象征的父母。他们希望这一次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因为执迷者把恋人看成象征的父母,父母是不可取代的,所以他们也没有想过恋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当你知道,你人格的缺陷跟你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是会很绝望。可能会把锅甩给你的父母。但是你要知道,童年的你可以怪你父母,但是现在的你,该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在恋爱中执迷不悟的人,该如何自我救赎

04 治愈和找到真爱

当一个人深陷执迷恋情里,不论是执迷者还是被执迷者都会想要结束这种痛苦的恋情模式。但他们经常是想,却不知道如何去做,仿佛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我的朋友失恋了总跟我说“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振作起来,可我就是很痛苦啊。”当你想改变又不知道如何改变的时候,就不要想太多,直接做出改变的行动。

要摆脱执迷恋情首先就要把注意力从恋人的身上暂时移开,站在更客观的角度看待一段关系。《执迷》建议来个为期两周的情感假期,在情感假期期间不要联系对方或者请对方不要联系你。

首先要分清楚想法、感受和行为

想法:我想我们会共度余生的

感受:幸福、快乐,难过,焦虑,害怕

行为:电话骚扰,暴饮暴食,吵架

在执迷假期里写执迷日记,在日记本上记下:

是什么触发了这个想法

我的感受是怎么样

我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么样

分析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受,行为以及导致的结果。看清楚自己的执迷过程,正确的评估一下自己的恋情。该离开放手就放手,死缠烂打只会把自己和对方的生活都弄得一团糟。分清楚恋人是恋人,父母是父母。 以上说的这段说起来大家都懂,但是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不断的练习,摆脱执迷恋情是持久战。一定要坚持下去。

执迷是一直沉寂在过去的伤痛阴影中,当你认识到,你现在是个成年人了,你不是弱小的孩童,你的恋人也不是你的父母。开始和过去和解吧,善待自己的内心小孩吧。书中提到一个“好妈妈练习”,像一个理想中的妈妈一样,安抚心中那个一直躲在黑暗里的内心小孩。

把过去的怨恨都说出来。可以写封信给父母,这封信不用寄出去。只是写给自己,目的是把积压多年的怨恨,愤怒释放出来。一年前的写的《原生家庭》书评,下面还经常会有留言。都是说,怎么都不可能改变父母,他们听不进去的。跟他们说反而会吵架。其实这是期望父母改变。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是你不能控制的,改变自己的可控的。

为你逝去的感情,写一篇悼词,派遣掉内心的悲伤和不甘。让该过去的过去吧。

改变以后从新的角度看待恋情。亲密关系也好,工作也好,甚至是孩子也好,都不可能时时刻刻是温馨美好的。自己用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去化解生活中的危机,并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生中的危机。将对恋人的执迷,化作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吉姆   都会   执迷不悟   爱恋   恋情   童年   假期   害怕   恋人   内心   想法   父母   自我   恋爱   妈妈   关系   孩子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