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一岁左右的宝宝,喜欢用小嘴巴去探索世界,什么东西都尝一尝、舔一舔,能拿到的东西统统往嘴里塞。比如这样: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孕e家需要提醒各位父母,一定要看护好这个时期的宝宝,因为一旦不注意,危险就可能发生。

家住广东顺德的乐乐(化名)今年1岁。据家长说,4号晚,乐乐在家里玩的时候,趁着大人不留意,把一粒纽扣电池放进了嘴巴。

家长看到后立即为其扣喉,乐乐也吐了一些奶,但没哭没闹,精神也好。巧合的是,家长在地上发现了一颗纽扣电池,因此以为乐乐嘴巴里的纽扣电池吐出来了。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没想到的是,乐乐第二天吃啥吐啥,一整天都没能吃进一点东西。心急如焚的家长把乐乐带到医院。

拍片后,才发现吞进去的电池被卡在了食道中,根本就没有吐出来,家里地上的那颗电池是遥控器里面的替换电池。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医生说,纽扣电池卡在孩子的喉咙,如果超过6个小时不取出,电池的正负极接触了粘膜上的体液就会相连,导致短路、发热,热量会进一步聚集,并在短短数小时内严重烧伤食道粘膜

医生为乐乐实施了全麻后进行胃镜下取异物术,虽然电池已经被取出,但乐乐还要在PICU接受后续治疗。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取出的电池)

但是,并不是所有宝宝都像乐乐这么幸运。


误吞纽扣电池,一点都不罕见

误吞、误吸异物是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其中以6月龄到6岁之间的宝宝占比最多。

其中,体积小、很常见又形似糖果的纽扣电池,更是备受宝宝们的“青睐”:

● 美国每年有大约3000多例误吞纽扣电池的报道,而且每年都在增加。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 佛山市人民医院曾统计58例儿童误吞有害物质,其中纽扣电池占36.2%,硬币占24.1%。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 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在微博上公布了三年多取出的部分异物,其中就有大量纽扣电池。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远比我们想象的常见得多!

极少数非常非常幸运的宝宝,误吞之后可以自行排出。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但绝大多数宝宝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包括局部黏膜损伤、食管穿孔、胃出血等等。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更有甚者,直接导致死亡。

国外一名23个月大的男宝宝,因误吞遥控器的纽扣电池,仅4天就突发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英国一名2岁的小女孩由于误吞纽扣电池,导致食道被烧穿,并伤及了大动脉,最后不治身亡。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国内2岁男孩误吞纽扣电池,由于误诊,最终导致纽扣电池卡在食道,出现严重并发症。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千万别把这颗小小的纽扣电池不当回事,它的伤害力真的超大!


为什么误吞纽扣电池会致命?

为什么误吞纽扣电池,后果会这么严重?

国外一个妈妈用火腿包裹一块纽扣电池,做了一个实验,建议大家用20秒的时间看看。

视频加载中...

比起普通的异物,纽扣电池含有锰、汞、银、锂、锌等重金属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等特点

一旦误吞,后果实在严重得多!

纽扣电池进入体内,会被湿润的黏膜裹住,很容易就会发生短路、放电产热。

它所产生的强碱性液体,可以严重腐蚀食管黏膜、肌肉乃至食管周围的血管、气管、骨头。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如果进入胃部长时间停留,胃酸腐蚀电池外壳,电池液还会进一步泄露,造成胃穿孔及出血,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一旦发生宝宝误吞纽扣电池,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处理,不要存“等它自己拉出来”的侥幸心理。


误吞纽扣电池怎么办?

发现宝宝误吞纽扣电池,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

纽扣电池卡在气管

宝宝可能出现梗塞、呛咳、呼吸困难、紫绀或无法呼吸的状况,这时可以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来排除气道异物。

纽扣电池进入食道或胃部

纽扣电池进入胃部,初期没有太明显的症状。

如果停留在食管狭窄处,最常见的是出现呕吐、吞咽或喂养困难、流口水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咽喉、脖子、胸部、腹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发烧、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可以按照以下应急措施来处理:

01 不要催吐

如果误吞强酸、强碱性异物,千万不要催吐。尤其在不明确电池滑落到什么位置的情况下,就用喝香油、喝黏粥等土方催吐,反而会给消化道、食道带来二次损伤。

02 尽快取出

误吞纽扣电池后,尽快取出,才能更好地保证宝宝的肠胃不被灼伤。所以,一旦发现误吞,就要紧急送医。

03 口服蜂蜜

蜂蜜和硫糖铝混悬液进入肠胃后可以形成一层“屏障”,暂时保护内脏组织。

美国国家毒物控制中心建议:12个月以上宝宝,吞下电池时间不超过12小时,去往医院的途中可每10分钟口服10毫升蜂蜜,最多6次,具体剂量和间隔时间要求不用很精准。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除了蜂蜜外,要保持禁食直到抵达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如果出现发热、呼吸道反复感染或肺炎,也说明出现异物穿孔或病情进一步发展。


如何避免误吞纽扣电池?

学习再多应对危险的处理方法,孕e家还是衷心地希望大家都不要用到。

所以,事前预防真的很重要。

01 藏好封住纽扣电池

电子产品的电池位置应当用胶带封好,以免宝宝拆开误吞。单独放置的备用纽扣电池,要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能上锁的抽屉里。

02 经常检查电器电池

日常可以经常检查常用的遥控器、玩具等电子产品,查看电池盒是否有松动,电池还在不在里面。

03 废旧电池要立即处理

废旧的纽扣电池要及时处理。切记,纽扣电池是有毒垃圾,不要随意丢弃。

04 仔细看顾宝宝

宝宝对“异物”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为了避免误吞,爸爸妈妈要仔细看顾宝宝,不要让危险有可乘之机。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

现在,请放下手机,检查一下家里的纽扣电池是否都存放妥当了。也希望大家多多在看和转发,别让这样的惊险一幕发生在我们身边!

爱你们,比心~

1岁宝宝吃了这颗“糖”,差点烧烂食管


编辑:黑凤梨 | 审校:子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service@gzmoninet.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食管   宝宝   胃部   黏膜   食道   粘膜   异物   碱性   纽扣   遥控器   蜂蜜   呼吸   家长   电池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