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减政策,褪去课外培训神话外衣,让未来可期

两减政策来了,悬在培训机构头上的那把利剑终于落了下来。

我不是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但对课外培训有着切身的经历和体会。

因为我现在是一名初中学生的家长,刚刚经历了课外培训最顶峰的喧嚣。直到现在还上岸。

现在看起来,有希望上岸了,脱离苦海了。

培训已经不是孩子教育的需要,而是资本的需要

不要说培训是市场需要,有需求就有市场,政府不应该插手这个行业。

我的亲身经历是,这不是市场需要,至少不是我的需要。我是被裹挟着推入这条赛道的,弱小的我和孩子没有选择。

这个道理很容易解释:你在剧场看演出,大家都坐着欣赏表演。忽然,前排的观众为了让自己看得更清楚,站了起来,挡住了你。而你也不得不得站起来,也挡住了后面的观众。于是,整个大厅里面的观众一排一排,如潮水一样全都站了起来。

最后的结果呢?大家还是看完了这场表演,不过很累很辛苦,原本享受的心情,也荡然无存。

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是你想要的么?

“两减”之前孩子的课外补习,就是这样一个场景。我的孩子是从三年级开始补习,不是成绩不好,只是在培训机构的宣传轰炸下,不停的灌输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转折点,家长必须给孩子助力。

怎么助力?培训机构说,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

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你敢拿孩子的未来打赌么?

于是家长和孩子就被推入了这条熙熙攘攘的赛道。虽然不知道后面的路是什么样,但是按照培训机构的规划来看,这就是一条光明大道: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全球500强,孩子的未来一片光明。

两减政策,褪去课外培训神话外衣,让未来可期

而培训机构最终是要把这块蛋糕做大,获取更多的资本。至于孩子的教育结果,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机构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一个产业利益链

直到孩子小升初那一年,正好遇到了国家第一次对小升初政策的大改革,没有考试,没有选拔,全部摇号入学。

小升初那一年,摇号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孩子能够进入名校初中最主要的途径,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他们和学校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像工厂一样,按照模板来培养出他们想要的牛蛙,鸡娃。

原本高考才能看到的独木桥万人拼杀场景,在孩子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来了。在培训机构的半强迫洗脑之下,一门又一门地增加着补习课程,学习强度之大,时间之长,让经历过高考的我们也不禁心惊。

虽然那一年升初中要全部摇号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是在政策没有完全落地之前,谁也不敢懈怠。

最后当政策终于确定,当时感觉真的是天塌下来一样,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一群被打了几年鸡血的家长和孩子一时间手足无措。而这个时候培训机构之前种种承诺,全部作废,只是躲避,让家长孩子自己去面对现实。

而家长和孩子,只剩下那散落一地的辅导书和试卷。重复的训练,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呢?

现在看来,当初的小升初摇号政策,就是切断培训机构和名校升学这条利益链,让小学教育不要那么功利化。不要让孩子还在一个原本快乐的年纪,就被强迫奔跑在一条漫长又压力重重的赛道上。

小升初之后的反思

小升初摇号政策这盆冷水,让我终于冷静下来, 回顾了下这几年孩子的培训课程经历。

从最初的的兴奋激动,到之后的身心疲惫,一直到最后的麻木被动接收,最后孩子的成绩,不能说补习完全没有帮助,但是和孩子失去的对学习的乐趣、主动性相比,得不偿失。

尤其是小学的培训经历,主要还是不断地提前学习课程,不断加码重复训练,和时间赛跑,和自己较劲。

孩子学习习惯,对培训班课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对自己学习的自省和探索主动性没有了,只是习惯性接受安排,然后学习变成了一项又一项定下的任务,被动的去完成。

孩子上初中后,孩子的学习状态一直没有好转,我们已经有意识地逐步减少课外培训辅导,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

家长静下心来,不焦虑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了培训班怎么办?

小升初的摇号政策,让课外培训的热度降了大半,家长们可以静下心来,以更平和的心态给孩子做学习规划。

但是前排的人们大多还站着,我们还不能踏踏实实地坐下来。

这次双减政策,加速了进程。也许未来还有很多变数,但至少我们能够有所期待。

不过孩子的学习,还是需要家长的全程参与和陪伴。平时的生活里面,太多的事情已经外包出去了,打扫请小时工,吃饭点外卖,孩子的教育就不要再外包了。

平时把孩子教育交托给学校,周末时间把孩子教育外包给培训机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还剩下些什么?

之前的陪伴,更多的是在培训机构的鼓动下,在孩子的身边摇旗呐喊。现在,我们需要沉浸式的陪伴,去了解孩子的需要。

不要拿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回归本心。

我们总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老师,当得都很不合格。

不要再说培训机构更专业了,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要让培训机构按照流水线的模式去打造自己的孩子了。

培训机构在资本的欲望控制下,孩子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件件商品罢了,他们的种种话术,制造的焦虑,不过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回报。

双减只是第一步,相信之后,针对孩子的教育,国家还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来进一步改善教育环境。

双减之后,阵痛是必然的,但未来可期的。

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给孩子多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的成长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之后的人生还很漫长,未来有太多的意外和精彩,不要只顾着把孩子推着不停地向前奔跑,让孩子慢下来,多看看两边的风景,也许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呢。

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我们实在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早早的把孩子的人生变成不停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困难模式。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成长,给孩子自信,让孩子多点选择,而不是早早规划好孩子一生的道路。很多时候也证明了,道路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只有一条正确的路。

家长们要相信孩子,他们能够过好自己的一生。作为家长,我们更多的应该是陪伴和建议,而不是主宰和控制。

我们相信,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课外   多点   培训班   未来   政策   光明   赛道   主动性   外包   外衣   观众   家长   初中   神话   孩子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