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驱力激励团队成员

用内驱力激励团队成员

成员激励是管理者日常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工作难点。成为工作难点可能是因为管理者缺乏激励体系认知,无法准确分析成员激励需求,缺少激励手段方式,也可能是因为团队管理者权限限制,缺乏激励可用资源。

这里我们依次来看看如何应对这些困难。

首先要解决激励系统认知困难。

管理者在成员激励工作中没有头绪,不知从何处入手,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激励系统有清晰完整的认知。

激励成员要从成员的需求入手,通过满足成员的需求,让成员获得幸福感。

马斯洛需求模型将人们的需求划分为了五个层次,是管理学中经典模型之一,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

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参考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3.0》。他把驱动力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驱动力1.0、2.0和3.0,其本质与马斯洛需求模型相匹配 ,在理解和操作性上更有实践意义。基于驱动力三个阶段特点,规划相应激励手段方式,获得预期激励效果。

驱动力1.0,指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对生存和安全的渴望,对应马斯洛需求模型最底层。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激励需求,不再是激励工作重点,很少使用。

驱动力2.0,就是常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是当前大部分管理者最常用的激励手段。利用成员“寻求奖励,避免惩罚:,奖励好的行为,惩罚坏的行为,做到赏罚分明。

胡萝卜加大棒激励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一开始效果还不错,但会发现越用效果越差。

原因是这种激励模式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它假设人的本质是懒惰的(可以参考管理学中的XY理论),缺乏自主性。

如果不给奖励或者惩罚,就会安于现状。但奖励和惩罚这种驱动力都来自外部刺激,人们对外部刺激应对机制是增强免疫力,用多了自然就没效果了,就像细菌的耐药性同样的道理。

所以古人早就告诫过我们:“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胡萝卜加大棒可以使用,但要注意度。

驱动力3.0,如果驱动力2.0是外驱力,核心价值观是”顺从“,驱动力3.0核心就是自驱力,核心价值观是”自主”。

驱动力3.0可以看做是一种内在奖励,不一定需要胡萝卜和大棒,成员去完成任务,是因为他有这种意愿,内心有想把这件事做好的欲望,这就是内在驱动力。

管理者可能对驱动力3.0存有怀疑,胡萝卜加大棒都不管用,靠成员自驱岂不是更不靠谱?

但现实情况是管理者必须将激励方式升级到驱动3.0。因为驱动力2.0激励效果会逐渐变差,一方面是用滥了,再也无法“套路”职场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90后,乃至00后职场人入圈,他们都有着自己笃定的价值观,物质奖惩不再像从前那样令人关注,就像驱动力1.0已经无效一样。

明确了激励体系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看如何结合驱动力2.0与3.0,落地具体激励方式和资源匮乏的问题。

驱动力2.0阶段,激励手段主要是奖励和惩罚

激励手段主要是奖金奖品,升职加薪,口头表扬,通报表彰,福利,加班费等。惩罚手段对应罚款和批评。

这些方式大家很熟悉了,不再具体说明,只说下表扬激励的几个原则:

  1. 具体:表扬内容要具体,形成榜样效应。
  2. 公开:表扬一定要在公开场合,一方面增强激励效果,一方面让团队每个成员更明确团队肯定的价值观和行为。
  3. 及时:表扬一定要及时,对成员的反馈要及时。

虽然驱动力2.0有它自身的不足,但用好对成员激励还是非常有帮助。

驱动力3.0作为激励更高阶段,自驱力。如何激发成员的自驱力?丹尼尔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1. 自主,提升员工工作自主性,可以有工作时间、地点上的自由度,工作内容上的自由度以及工作方法上的自由度。在团队规划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相应的自由度。
  2. 专精,提升成员专精度,让成员持续成长。这里专精更强调的是成员的”自主投入“,明确工作目标,同时工作目标要有挑战性,让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3. 目标,指的是给予员工意义和使命。强调工作价值的最大化,让成员感受到自己做出来的工作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确认了驱动力3.0的激励目标,激励资源匮乏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团队管理者一般没有物质激励的权限,只是画大饼精神激励,又怕成员不买账。这里我们可以结合驱动力3.0,试试下面的一些方法,让大饼画得可口一些。

  1. 积极正向的情绪,让团队的氛围轻松愉快,互帮互助。
  2.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老带新,制定指导人的方式,建立团队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成员的归属感。
  3. 肯定成员的工作成绩,让成员提升自主投入的意愿,体验到“心流”带来的愉悦。

这些方法都是偏精神激励的,一定要注意度,饼太大了是没有激励效果的,同时管理者要言行一致,保持承诺一致性,才能赢得团队的信任。

有关最后激励效果的实现,在激励体系整体认知和激励手段基础上,不要简单地复制黏贴去应用,根据团队和成员具体情况,去思考和设计激励方案,把外驱和内驱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激励效果。

总体来说,管理者要从驱动力2.0的外驱力方式,升级到驱动力3.0的自驱力方式。

激励方式要内驱外驱结合,从多个维度去激励成员。同时激励要放到平时,持续地去做,而不是临时性去做。

最后激励要用心,结合团队的实际去设计激励方案,而不是照抄别人的经验,这样激励效果必然难以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丹尼尔   团队   成员   大棒   驱动力   自由度   胡萝卜   管理者   认知   模型   手段   需求   效果   方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