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住因住果,能断是非;为什么说用心更厉害?

问:能人用脑,高人用心。为什么说:用脑有法,用心无术?

李品:

虽然我们主要依靠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来认识世界、做出判断和反应,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仿佛天生就存在的偏好,喜欢的、不喜欢的,而每个人的喜欢和不喜欢又存在差异。大脑在加工信息的同时,心里的反应也会同时产生。在心和大脑不能合一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信息在空间和时间里乱窜的情况。思考当下的事情时,过去的很多画面和信息会闪回式地出现,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也会带着一些念头插进来,再加上情绪的生发,这会让所有信息混乱地缠绕在一起。杂念丛生不仅会干扰大脑功能的发挥,而且会导致大脑思虑过重,精神得不到放松和休息,身心不堪重负。

再来谈谈逻辑污染。与信息污染相比,受过长期教育和思维训练的人,形成了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带来的逻辑污染,或者叫逻辑的陷阱,往往更难以察觉,也更加难以克服和摆脱。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人,擅长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解读,甚至为了解读方便还会自己构造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成就感,尤其是在信息越来越丰富和庞杂的今天。也正因如此,人们容易陷入优越感中而忘了追问自己的加工和解读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导。因为逻辑很容易陷入自循环,相比于散点的信息,逻辑通常更具穿透力,擅用逻辑的人也更难识别逻辑自洽背后的认知陷阱.

问:心有杂念的时候,为什么脑子也不好使?

李品:

心为器官之主,心乱的时候,吸收大量能量,其他器官无法得到能量补充。用心是对用脑的补充和升维,前提是心与脑之间能够贯通。当我们面对事情或者人的时候,不要只停留于脑子分析和转换逻辑,心里的感觉也要清晰,并且心脑的反应不是断开的,不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是没有杂念插入的,这才是一体的、贯通的状态,就是所谓的“用心生活、用心做事”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事、对人获取的信息就会更加全面,反应也会更加灵敏,能够超越各种杂乱念头、逻辑冲突和情绪的干扰,让答案自然、顺畅和笃定地显现。

问:如何才能心脑合力?

李品:

每一个自我,都是独特的。除了相貌、背景,还有看得见的知识、技能,看不见的特质,动机,内心的力量,尤其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由心而发,是心力之源。

心力就像一粒种子,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种子。每粒种子都意味着我们的某一个特点和偏好,呈现出来以后,会有我们“喜欢的、想要的”和“不喜欢的、不想要的”之分。每个人的种子都是不同的。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心里有反应,就表示这件事和自己的种子对应上了。如果没有相应的种子,这件事对我们就没有影响。种子一旦对上就会迅速发芽成长,然后这个种子的能量会分散至各处,但在生长的过程中,因为沾染了新的能量,心里会同时种进新的种子。

简单的因果,用脑就够了。世间万象,很多在因果之外,只用脑是不够的。唯心脑合一,以心用脑,是心智反应的恰当模式。感性与理性兼备,逻辑与直觉兼容。既能满足客观需要,又是自己主观需求。好奇心和使命感的力量就可以传导到思维和行动,并从行动的反馈中得到满足与激励,驶入下一个心智行的正循环。

问:提升心力有什么意义?

李品:

求学成术,知解明性;学以行制性,悟以性施行,学者以律制心,觉者由心生律。比知行合一更重要的,是心智合一。心是筛子,过了筛子的原料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脑子。不经过这道筛子,人为物累,心为形役,再大的成就也觉得不值。此其一。

其二,知行合一,强调知知真切笃实处为行,行至明觉精察处为知。是认知框架与现实框架的契合,可称之为形。而心智,是你看重的与你能得到的契合,是现状与期待的契合,可称之为势。形为资源的布置,势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有了势,形才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用心   筛子   杂念   心力   心智   因果   器官   是非   能量   大脑   种子   逻辑   脑子   加工   喜欢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