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己?知乎百万点赞的回答不完善,这才是最好的答案

鲁迅小时候,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我们也刻了,可能还不止一个。我们还写了很多保证书,发了很多宏愿,可到头来,改变了吗?

很多人都会说:不是我们不想改变,而是改变太难了。

那我们还要不要改变懒散,努力学习?要不要改变现状,努力赚钱?如果没有别的方法,只能改变!

困惑有两种:世界错了,或者我们错了。我们缺的不是想改变的心,如果事情是对的,做起来难,那一定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方向是对的,那一定是方法问题。

改变因人而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你在哪里,就在那里发力,改变才会发生。

改变的第一种:换个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句话,出自法国人空想社会主义学派的代表罗伯特· 欧文。中国也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说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人在小的时候,或者说不成熟的时候,为了追求归属感,寻找认同,是乐于被改变的。

所以,古有孟母三迁,今有为学位房一掷三千万。孩子小时候,教育不易,但在一个积极的环境里,教育就相对容易很多。因为,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不自觉的改变。

人是环境的产物,至少小的时候是。所谓命运,都藏在你下意识里。

改变环境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选择环境。你的专业方向、工作城市不适合你的发展的时候,就是你该改变的时候。

改变第二种:改变自己

任正非曾说:如果对手太弱,华为也强不到哪里去。有时候,环境没法选择;有时候,你想逃离的环境,是人家求之不得的。你不能不面对的,是自己。

有志青年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强大起来。他们坚信一份努力一分收获,相信99%的汗水。其实,这只是理性的时候。理性一旦懈怠,你还是你。你可以告诉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明天还可以重新开始。

自我真正的改变,不是理性和感性交替坐庄,一边与自己作对,一边原谅自己。而是理性和感性轮流发力。感性在位的时间可能更久,作用也更大。所以,想改变,未必能改变。

改变自己从自我觉醒开始。客观认识自己的现状,自己的价值,反思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缺点,不在下决心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而是与天性妥协,让自己的现状与目标连接。

人是自我的产物,至少在有真正的自我意识以后是。你的认知开始升级,但未必能变现。

这时候,知道自己是谁,想成为谁。不在为结果找借口自圆其说,也不在为取悦别人委曲求全,你可以选择心态,接纳你不能改变的;你可以选择方法,改变你能改变的,你还可以选择时机,分清楚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改变第三种:应势而变

很多人分不清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认为这需要大智慧。其实不然。

大智慧能改变的,你知道了,未必能改变。所以,正确的答案就在问题里:你能改变的就是能改变的。你的认知需要在改变中提升,你的改变就在认知中扩大。

所谓时势造英雄,再强大的自己,也需要在现实中变现。不在为次要自己的已知遮蔽,不要为个人能力束缚,不被紧急情况耽误,不为眼前利益带偏。你对自己目标的预判是充分的,只等必要条件。你的认知与现实契合,但不会受制于现实,实在不行,还有B方案呢。

不知道去哪里,怎么可能走对路?不接纳自己和现实环境,怎么出发?环境造就人,人也创造新的自己;创造性适应环境,做事才顺风顺水,如有神助。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是树叶,就只能顺水漂;是帆,就好风凭借力;是航空母舰,没浪的时候,你就是浪。

唯有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对不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慧能   大智   罗伯特   空想社会主义   华为   产物   天性   认知   感性   理性   小时候   现状   现实   答案   环境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