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可以让你做得更少获得更多

思考一下:努力都会有好结果吗?天道酬勤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为啥还在努力呢?

成功一定要努力,但反过来,努力不一定成功。这个问题,在努力前就应该想清楚。

不加思考的努力,就是瞎折腾,就是做无用功。英国格雷戈在《精要主义》中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在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有两种,一种是努力了很久却没有效果,最后放弃了;另一种是抓住每个机会,积极参与,全力以赴。无论是哪种,都是认为自己“必须什么都做”,而没有进行选择。

目标,可以让你做得更少获得更多


少即是多

盲目的追求更多,认为一切事物都很重要,事事都要安排好,这导致了当下的忙碌。要想成为高效,我们就要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

选择,主要体现在选择目标和范围。面对高考,这种非常明确而且具体的事情,基本就是一个指定目标,划定范围的歼灭战。目标就是高分,范围就是考试大纲。

在接下来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能不能完成一次人生的“十月革命”?合理应用战略战术,守正出奇,完全可能从想上好大学变成好大学想让你上的革命。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米勒经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一次只能记住七条左右的信息。”这条结论被后来的学者推翻过,但最终也没确定是四条还是七条,不过,毫无疑问,人不可能一次性记住大量信息。而更悲哀的研究结果是“一天过去后,大脑会遗忘74%的已学内容。”

很多家长说:别人学15个小时,你就给我学16个小时。事实上,就是一天给你48个小时,也没什么用。别不信,看看多数同学的语文成绩,高一八九十分,高二八九十分,高考还是,三年了,天天学语文,成绩呢?聪明的努力,从来不是与规律抗争。

一般,高三复习都是按三步走。我按部就班说。

第一步,织网——少即是多:

在秋季学期完成第一轮系统复习,紧紧以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托,把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在第一轮复习中,尽可能地发现一些自己之前忽视的细节以及不牢靠的知识点,并且通过探索一些特殊的方法,有方向的提高。同时,一定要做好总结整理工作。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发现学科内的结构脉络,还有学科之间关联性:比如简要语言描述复杂的数学题目,就是很好想语文教材,化学的量变引起质变,也揭示了人生哲学思考。

织网的成果是收获一本本有重点,有难点,有易错点的复习笔记。当然,更重要的是脑子里也有一个类似的网。这样的高三复习策略,可以让你在二轮、三轮的复习中,节省大量的功夫!高处总是一步步登上去的,这是第一步,掌握80%的考点知识。

第二步,挖潜——慢就是快:

尽可能地多做一些真题,避免自己以为是,却经不住考试的内容遗漏,充分利用第一轮复习截获的俘虏。让自己把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

做真题的过程中,也是最容易发现漏洞的过程,如果发现什么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应该及时地回归课本,精简自己的复习笔记。千万不要马马虎虎的轻易放过。

在第二阶段前期,尽量多做一些考试范围内合意困难的题目,逐步训练自己的解题能力,在中后期,可以进行重点突破,完善一些细节内容。切勿“眼高手低”,因为细节丢分!

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各项考试和学习任务,很多人会说:那么用最短的时间,产出最好的效果就成了最佳目标。越是这样,越不能急,慢即是快。切勿只重结果不看过程,过程是思路,思路就是分数,考的就是你的思路。这一步,只需要关注20%的考点和知识。

第三步,提分——舍才有得:

提分最佳方式是以考代练,把测试当考试,把考试当测试。同样的环节,拉分却显而易见。这种差距主要来自试卷总结。测试把大部分内容过滤掉,聚焦得分项。你再也不用什么都做了。

高手都是这么干的:

做题过程先易后难,标记好模糊的知识点,保留好做题的每一个过程——普通学生都没这心思。试卷改完后,模糊点和错题点一起抓。形式上可以可以抄写,可以剪贴。本质上是要联系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关联性、错误类型和思维误区全方位纠正。深度思考:是努力不够还是方法不对,甚至是思维盲区。

这第三步,不要再担心做的题不够,而是考虑迁移能力有没有,思路活不活。

这个阶段,战略已经定型了,就应该开始尝试战术,即应试技巧了。我在大二以较低的分数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但仅用了三个月就以优秀考过了六级。绝招只有一个:写作文的时候,不再绞尽脑汁,用词造句,而是用背诵好的范文改写文章,结果非常不错。不过,不同考试,不同题目都有不同的技巧,找到了就固化。

比如,历年高考作文,有几个角度写?哪一种角度得分高?

比如,阅读理解,我的理解是什么?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如果通过你、作者、作品主要人物的交汇,能得到什么?哪一种得分更高?

要清晰分数的指挥棒,有舍才有得:重视反思和.反馈;有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灵活性。

有人说:这不就是二八定律吗?是的,既然是定律,知道而不做到,已经输了。试图找到更好的方法,盲目的创新,只会输得更惨。

明天继续《专注心流时刻,也不放过放松时间》

告诉你如何应对不是兴趣、也不擅长的科目?

粗心是错,但不是大脑的错,大脑的不足怎么补?

除了经住诱惑、耐住寂寞,还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如何屏蔽外界干扰?

终极秘籍:全班985的老师,告诉你如何双核甚至多GPU联合作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目标   关联性   织网   知识点   课本   大脑   题目   思路   过程   努力   发现   时间   更多   知识   内容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