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跳大绳儿

跳大绳儿

作者:赵雁明

关外的冬天,冬也长,夜更长,下午四点一过,孩子们就帮父母烧火做饭,吃完苞米饽饽荤油“熬”(音孬)白菜,再把鸡鸭轰进“架”里面,就可以出去玩了。

初冬都是在冰上玩,进入腊月后,滑冰的热情就淡了,“藏猫猫”、踢毽子、跳皮筋儿、“打”“口袋”、跳绳儿,又成了新“宠”。学校院、大队部、卖点边儿,都是玩的好去处。辽西地区的孩子,男孩女孩基本不在一起玩,没有青梅竹马的氛围,也抵制两小无猜,丫头小子的界限,分得特别清。

只有跳大绳儿游戏时,男孩女孩才有可能在一块儿,常常扮演的也是“抓丁”“替补”的营生,人家那边约好的大姐姐没有来,临时拿你当替补。对于女同学的邀请,基本没有男同学说不,即使正玩在兴头上,也赶紧揣起毽子帮人家“摇”绳,态度那个好,性情那个温顺,都是平常根本没有的,人家让咋摇就咋摇,即使不轮换,也没有怨言。

跳大绳儿和“拔河”一样,都是群体的游戏,人越多,越有趣,既能分两方角逐,也能三方比拼,跳跃躲绳的技艺,也没有大差别,比的就是谁放松,比的就是谁飘逸,跳绳不光是比拼双方的“跳”功,也可以欣赏跳姿的优美,只要有跳大绳儿的游戏,旁边也会站着许多的弟弟妹妹,以及领着那些弟弟妹妹来的人。跳大绳儿游戏,允许添加即兴动作,也允许穿插有趣的“节目”,允许一边跳一边唱,也允许“打诨”抛个眼儿,有看的有跳的还有甩幽默“包袱”的,跳大绳儿游戏,也常笑声不断欢乐多。

寒风阵阵掠树梢,口哨迭起“滑稽”多,皎洁的月光下,笑声早已漫操场。孩子们的脸儿,也越跳越红润,忘记是在冰天雪地里,忘记正在刺骨寒风中。摇绳的越摇越好,跳绳的越跳越乐,有时还把“稀罕”的糖块儿,一咬八半儿,给旁边的人嘴里塞那么一点点,“摇大绳,跳大绳,高抬腿,抻大筋,扭扭扭,跳跳跳,谁输了,当小狗”,不想当小狗的人,继续投入“车轮战”。

前街(音该)的大小子,后街(该)的二丫头,东院的拴住子,西头的陈素美,借助跳大绳儿,终于结束了谁也不搭理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后街   荤油   队部   糖块   车轮战   替补   寒风   小狗   丫头   笑声   散文   弟弟   有趣   小子   男孩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