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乡土文章)拍蚂螂

拍蚂螂

作者:赵雁明

“小河弯弯六月长,蚂螂蚂螂去何方?轻点涟漪爷问你,何处多有好姑娘?”,那年我站在麓台上,山上飞舞的蜻蜓,让我又想起了儿时在家乡,扛着蚂螂拍子唱童谣时的情景。

老家人管蜻蜓叫蚂螂,这与河南河北及京津一带的称呼是一样的,它是东北的官话,秉承的却是北方的共鸣。“蚂螂蚂螂你别急,你敲鼓,我打锣,飞高飞低都没错,蚂螂拍子上面有你蜘蛛哥”,当年在家乡,追蚂螂,拍蚂螂,那时的童情和童趣,也满满涌现出来,思乡的情感,捂也捂不住,拉也拉不回,那年、那时那些人的细微,也都一起出现在眼前。

那时的老家,大多住的土坯房,屋顶压的沭秸把,上面抹着层层泥巴,屋檐下面有许多麻雀窝,那里也是蜘蛛最喜欢住的地方。绕阳河湿地周边的蜘蛛,都长得很特别,经历千百万年的环境变化,那些房檐下的蜘蛛,个头大,蛛丝粘,每天天不亮,一盘盘圆圆的蛛丝网,就织挂在房檐下,蚊子苍蝇和蝴蝶,凡是飞过的、掠过的,都难逃那一张又一张蜘蛛网,吃不完,还要挑选其大的,严严实实用粘丝包起来,留与爱人来品尝。

那些房前屋后的能拉蛛丝网的房檐儿,并不完全能满足蜘蛛的需要,许多无法占据房檐的蜘蛛,便把蛛网架设在杖子上,或者在两座房子间,真不知道这蜘蛛是怎么从这边的房檐儿跑到那边的房檐儿上去的,听老人们说蜘蛛是凭借着蜘蛛丝悠过去的。蜘蛛织网时,蚂螂正兴旺,葱叶上,庄稼尖儿,有个枝儿呀叶儿的,都是它们落脚之地,绿色的、蓝色的、棕色的,甚至还有其它颜色的蚂螂,有的很像小飞机,有的很像直升机。漫漫夏日里,它与蚂蚱是孩子们最容易触摸的小精灵,都发自内心的喜爱,都想抓上几只玩一玩,尤其是被孩子们命名为飞机蚂螂的青绿色的大蜻蜓。

拿一根洋槐条子,顶端弯一个铁丝圆圈,这就是孩子们自制的蚂螂拍子,网几盘新的蜘蛛网,最好连蜘蛛也网来,让其嘀哩当啷吊在蚂螂拍子上,一边走,一边把它新拉的蛛丝盘在拍子上。一人握一个蚂螂拍子,然后游走大街小巷里,追逐着蚂螂群,在蚂螂群里左右开弓一顿狂扇,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只又一只的蚂螂,便被粘到蚂螂拍子上。

蚂螂拍子是个宝,上面的蛛网,更是宝中宝,天天都得网新的蜘蛛网,蚂螂拍子上的蜘蛛网才会很黏。每天孩子们醒来做的第一事,便是房前屋后去网蜘蛛网,然后才能放心的去吃饭。蚂螂拍子上面有新的蜘蛛网是很黏的,一个上午就能拍到很多的蚂螂。那时的蚂螂很多,随便拍,拍来的蚂螂大多数都喂鸡、喂鸭子了,此时鸡、鸭可开荤了,老人们说鸡和鸭吃了蚂螂下蛋勤。每到夏天里,满大街的蚂螂飞舞,孩子们挥舞着蚂螂拍子满大街的追逐着蚂螂,就连牙牙学语的小小孩儿,也知道用手比划着要去逮蚂螂。蚂螂给人们带来的乡情与乡趣,是那时的一幅诗情画意的写真。

孩子们在拍蚂螂的时候,有时会全神贯注的,有时是嬉皮笑脸的,有时是絮絮叨叨的,他们夸张嬉戏着,蚂螂飞,拍子舞,那真是一幅动态的戏蜓图。十里八乡的捉蜓谣,也会被孩子们朗朗喊在口中:蚂螂蚂螂你别跑,胡家住着你太姥,炖鲶鱼、烀螃蟹,就等你这外甥狗。蚂螂蚂螂你别飞,房檐下面有个老家贼,今年刚孵一窝小家贼,就等拿你去育肥。孩子们村里村外走个遍,拍完的蚂螂一股脑扔在鸡群、鸭群面前,喂完鸡鸭都悄悄溜走了,或者去大坝,或者去了大牧养,蚂螂拍子,要么竖到后门旮旯儿,要么放到葫芦架、倭瓜架上,要么卡在杖子稍儿的夹缝里。

这个季节绕阳河支支叉叉的河沟,河水清清暖暖的,那些悄悄从家里溜达出来的孩子们,左瞧瞧,右看看,看左右都没有大人们看着,噼里啪啦跳下河洗野澡去了,等大人们看见了咋喊也不出来,咋唤也听不见,蚂螂贴着河面飞,蛤蜊就在脚下踩,此时可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是大王,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舍我其谁也?关关雉鸠,在河之洲,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又随童谣的意境,齐声发出来:小河流水弯弯长,村童六月把歌唱~,然后就是想象中的情深意长,都与蚂螂拍子一起在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雉鸠   倭瓜   家贼   洋槐   蛛丝   房檐   蛛网   拍子   蜘蛛网   童谣   乡土   小河   蜻蜓   蜘蛛   家乡   大街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