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乡土作品19)那时的八碗菜

那时的“八碗菜”

作者:赵雁明

国人讲究礼仪,更讲究亲情,当亲情与礼仪相遇,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请吃请喝。预备最好的饭菜,然后分享,那才是情,那才是礼。那种有盛情的礼,也称为款待,我老家那片的款待方式,就是请吃“八碗菜”。

“八碗菜”真的有八碗菜,那种礼遇,只用于宴请住在同村长辈。没少得到长辈关心,请长辈们吃一顿好的,也算尽孝心。一年之中吃“八碗菜”机会并不多,许多人家只能一年有一次,所以做得都尽心。

我老家在渤海之滨,那里恰在最北海岸线,那里有巍峨的闾山,有浩瀚的大苇塘,那里的习俗,把亲情与礼仪,演绎成山一样纯朴,水一样坦荡。即使贫穷那些年,也把质朴的亲情,演绎得特别亲。从前那一片儿办喜事,讲究吃“八大碗”席,八凉八热十六道菜,特别有特色。我所说的“八碗菜”,源自八大碗,却不是八大碗,八大碗是乡村宴席,八碗菜只是家宴。

以前过春节,也和如今不一样,“过年”或者“过大年”,通常有三顿饭是必须的,第一顿饭,叫请“戚”(音qie三声),八碗菜,就是请“戚”时吃的,把同村的直系长辈请来,请戚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了尽孝道,二来也是为感恩。

请 “戚”之后接着的,是过年那顿饭,过年不一定是三十那天,可以二十六,可以二十七,三十之前四五天,都可以过年。过年饭是本家在一起,叔叔伯伯和爷奶,阖家一起团圆饭,今天叔叔家过年,明天伯伯家过年,过年这顿饭,有的人家要吃好几顿,吃的次数越多,也代表这家人丁兴旺,家人和睦。还有一顿是过“三十”,就是除夕那一天,(十字读音很儿化),过三十的内容很多也很零碎,点灯放鞭炮接神祭祖,还要午夜前吃饺子。比较年前这三顿饭,唯有请“戚”是最不敢含糊的。

请“戚”的事定下来,提前十天就得发信息,就是借助串门的机会,知会给有关亲戚,提前告知的目的,是让亲人有准备,别与它人请“戚”撞车。信息发出去就开始酝酿菜,那时预备八碗菜,首先得确定食材,今天买点肉,明天买点鱼,就连烹饪的技术,都得重新温习。平常习惯了粗茶淡饭,而今要烹调鱼肉,太多环节需要重新捋,公鸡哪天杀,煮肉用啥柴,花椒大料有没有,葱姜蒜够不够,都得掂对好几回。先定菜,再备料,三叔不吃姜,二爷喜欢肉肥膘,就连煮炖的方式,都得细琢磨。

八碗菜定好了,接下来的大事是请“戚”,首先逐家走一遍,然后把这个任务,交给孩子来完成。请戚这天也要给孩子们做动员,要听话,嘴要甜,并把要请的亲人,告诉给孩子,话该如何说,至少谁得来。父母教个基本框架,孩子做现场发挥。其实去请亲人的过程,也锻炼孩子的情商,许多孩子愿意做那样的事,说不定,姑姑姨姨还有特别的奖赏。

其实亲戚不想来吃饭,知道侄孙不容易,过年的东西有限,不忍夺侄孙嘴里的食儿。但都耐不住盛情和真情,末了大都会来的,所以这个过程很折磨孩子邀请的过程,有时得拽,有时得帮穿衣服换鞋,那时人也很讲究,再亲近的人,正式场合吃顿饭,也换新衣换新鞋,路上若是有人问干啥,回答都是带神气,我侄家,吃八碗菜去。

人来齐全了,都脱鞋上炕,摆桌子,摆碗筷,烫烧酒,涮酒盅,热气腾腾大碗菜,一个一个摆上来,没有开场白,没有排座次,酒盅一端,就开始吃菜,你让我多吃,他让他大口,都是直系亲,礼让过程没客套,他大舅,啃呀,啃排骨,可香可烂糊。一边吃,一边聊,也把本来的亲情,拉得更近了。这时也常有亲情内部事,借此吹吹风,告诉孩子他爷爷,你闺女给你又做两双新鞋,你外甥女儿,给你买了新袜子。

其实所有人,难得这一年一聚,虽然同在一村中,坐在一起也不易,本来是至亲,又逢难得的机会,能说的,都会适时说出来,谁给孩子提亲了,今年受益哪条最可心,卖鱼赚了多少钱,谁的帮助下,多扛回一袋稻子回家。这顿八碗菜,也是亲情升华中,更是情感再凝聚,你疼我,我疼他,来年接着烟火中,取长补短相辅成,都自律,都保重,生活已艰苦,坎坷还需互搀扶。

话唠得亲热,感动也是满满的,人都回家了,八碗菜菜的内容,却没有结束,姑没来,姨没来,坐在炕头等着呢,姨夫或姑父,就把今天吃的菜,以及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学出来。炖了一只大公鸡,足足有五六斤重,这侄这侄媳,真是很少有,孝心真,做人好,明天让三儿送点鱼,侄家有带鱼,没有鲜活的河鱼,还有地瓜啥的,多给孙子们拿点。吃顿八碗菜,也把人心装进去,谁啥样,谁咋样,积攒多了就升华,蒸肉家家有,炖鱼不稀罕,在乎情,在乎真,在乎的是地久天长。

不知哪天起,不知道从谁开始,八碗菜简化了,有六碗,有四碗,后来两碗也没了,若是姨夫姑父来,有啥吃啥也释然。再后来,分叉了,一拨一拨有情有义人,隔三差五聚,酒也多,菜更足,饭店还选级,人生相遇就是缘,亲缘更是难得的,姑来请姑,姨来请姨,吃完喝完了,还得抱一抱,姑老了,姨老了,没完没了带孙子,姑姨都不易。还有一种人,诸事嫌麻烦,数量虽然少,专伤至亲人,麻将完了忙扑克,扑克玩腻打游戏,就连过端午,都不包粽子,在她的眼里,公公是个“老不死”,婆婆是个老“累赘”,逢年过节若提吃八碗,她会眼睛一立说,我看你像八碗。如此孩子都能弄丢的,早把请吃八碗的情怀,扔到九霄云外了,你能把她咋?

其实我说八碗菜,有两个期待,一个是亲缘的延续,一个是情怀的延伸,母亲辛苦打下的根基,有许多需要传承,或许无需再请吃八碗菜,至少亲情里面都要真。就像当年母亲那样,脸上洋溢笑,心里装着暖,敬老爱幼不是挂嘴边。人有情,人重情,多少年以后,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烧水,杀鸡,褪毛,煮肉…,那其中的一切,都印在脑子中,有的化成思念,有的化作乡愁,让我无时无刻想念那片热土。

亲帮亲,缘聚缘,想起当年八碗菜,更想老母亲,天长长日久,路遥遥浮尘,多想把时光给拽住,多想再回到从前,等待我的人,是否依然还记得?我们有的是共同的当年?写上一篇八碗菜,记住失去不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酒盅   侄孙   孙子   目的   亲缘   姨夫   姑父   至亲   大碗   乡土   长辈   讲究   亲情   当年   过程   孩子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