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花了3小时48分钟,读完了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一篇——《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的文笔很细腻,很柔和,我想:她一定是一个温柔的妈妈。

翻开这本书,是因为自己也准备着当妈妈,心里知道“教育”是比“生养”更难和更重要的事情,知道与孩子相处的过程没有人能言传身授,所以想通过阅读书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自己的“与娃相处”之道。

“孩子,是天心的验证,美到了极致。究竟是什么样的宇宙机缘造就出“人”这个生命来呢?”

是呀,初来世界的他们,是懵懂的,纯洁的,是一张白纸。我们引领着他们去探索世界,去升级打怪,多么酷的一件事情啊!从简单的“ber ber”开始牙牙学语,到“baba mama”,孩子将我们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苍穹和茫茫大地之间,我们和他们一起经历石破天惊的“创世纪”。他们会一点一点地突破认知,认识了颜色,认识了动物,认识了花草树木,学会了和风儿握手,和雨滴嬉戏,和小鸟畅谈。

与其说我们引领孩子认识世界,不如说孩子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会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研究蚂蚁搬家,会一下午地盯着树上的鸟窝,会将短短十分钟的回家路途延长成一个小时——去研究石子,去逗逗小狗,去废弃的工地探险。天呐,他们对一切都充满的好奇!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对这个世界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尽情地和这个世界嬉戏吧!

“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我希望你的宝宝会在爱中出生,在爱中成长”。

三岁之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来源于父母的引导。我们教他们说话,识字,走路,和世界做粗略的接触。开始认字之后,他的知识来源就不只限于妈妈了。电视,书本,小伙伴,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成为他们行为模仿的对象。他们会学着像动画片的卡通人物一样说话,会通过书本认识孙悟空,也会随着广场上的爷爷奶奶一起跳舞。

外界认知信息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开始思考,我需要干预孩子的信息来源吗?就像现在的热点新闻,大量的父母支持下架具有暴力引导的动画片。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呢?我想:年龄是一个界限,三岁之前,我会对孩子的读物进行对应的筛选,推迟阅读不适合他年龄的,而不是切断信息的来源。三岁之前,孩子值得一切美好和纯真,即使完美世界不存在,我也想尽量延长世界的美好,小小的他们,需要我们的保护。但是随着慢慢长大,他们会和我们一样面对社会的复杂。有美就会有丑,有善就会有恶,我们不必要遮挡丑陋,邪恶,要做的是告诉他们如何辨别,如何保持心灵的真善美。“奥特曼在打斗,但他在拯救世界啊”。

“社会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我的手指在寻找答案,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心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很庆幸读到了这段话,知道了不光我,原来像龙应台这么成功的女性也在思考和探索“母亲”和“个人”的平衡。有人说,领证不是一段婚姻的开始,有孩子的那一刻才是婚姻的开始。有了孩子,会发现时间仿佛如偷了一般,没有了自我。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有强大事业心的女人,但我也不会和这个社会脱节,不会去做一个全职妈妈。不是说全职妈妈不伟大,只不过想自私地拥有一点点独处时光。外婆生养了妈妈,妈妈生养了我,我也会去孕育另一个小生命。宇宙的秩序像踩着钢铁的步伐,从开幕到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慢不下来。当妈妈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没有人后悔过。大概是因为让母亲拥有了点什么,就会承担点什么吧。拥有了温馨,就会承担点辛苦吧。

“母亲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这是华安对于龙应台的评价。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我呢?暴躁的?严格的?哈哈,谁知道呢,希望几十年后,我也能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吧。但孩子,妈妈希望你是快乐的,温暖的,善良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华安   孩子   这个世界   潜移默化   慢慢来   书本   动画片   认知   宇宙   安静   年龄   母亲   来源   妈妈   世界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