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炒苞米

炒“苞米”

作者:赵雁明

生活在关东大地的人,都不会忘记当年的炒“苞米”,与炒苞米有关的记忆,也是刻骨铭心的,没有零食没有点心的日子里,炒苞米无疑是最美味的“嚼嗑儿”,也是最能抚慰唇齿,最能感动口腔,最能安抚肠胃,最能平抚灵魂的。

关东那个地方出玉米,旱田的一半都种着玉米,家家的园子边儿也都有种着,一到秋天,玉米就成了最常见的粮食,拿它喂鸡,拿它打发要饭花子,都是随手的事,得空儿的时候,锅下点火,搓几穗老玉米,炒点玉米粒儿吃吃,也是常有的事。

关东人管炒玉米粒儿,叫做炒“苞米”,炒苞米就是把玉米粒儿炒熟,然后一粒一粒嚼着吃,嚼的就是它那酥和脆,吃的就是那种干巴巴的香。嘎嘣嘎嘣嚼得腮帮子上的肉都乏,却全身心都沉浸在那种咀嚼的意境里,嘴巴美美的,心里美美的,知足与满意,也随着那种身心美一并涌现出来。

从秋天到冬天,那种孩子烧火,大人炒苞米的情景,经常发生着,炒苞米有时是给孩子们解馋,有时候是给懂事的孩子们做为奖励,许多时候,也是因为天气发生大变化,比如雨雪和大风,打发全家的寂寞或无聊,它出现最多的理由,还是和谐家庭的氛围。

炒苞米也是有技术含量的,火不能急,火也不能慢,急了容易焦糊,慢了容易发“艮”,不紧不慢的火候,不急不躁的翻炒,涮帚贴着锅底推,让每一粒苞米均匀受热,先爆裂,然后变焦黄,苞米就是炒好了。苞米炒得即将熟之前,孩子就等不了了,弥漫的焦香,早把口水引出来了,伸手就去滚烫的锅里去抓,然后告诉大人,该放糖精水了,喜欢吃甜的,那时都放糖精水,喷在即将焦熟的玉米里,然后就快速出锅。

有的人家会把炒好的苞米,囫囵扒拉簸箕里,然后簸一簸,簸去里面的碎屑,呼啦一下倒到炕席上,妈妈来监督,你一堆儿,他一堆儿,均匀分给孩子们,各装各衣兜,想怎么样去吃,就怎么去吃。各送各人情,各随各人愿。最先吃没的,若是想吃弟妹的,那得哄,那得拿好东西换,父母不会去干涉。有时父母看出来孩子们想更多,索性一把也不留与自己吃。

秋冬的时候,尤其是冬天,炒苞米是不分时候的,有的选中午,有的选在晚饭后,若是村里来电影,家家户户都有炒苞米的香,一边看电影,一边嚼着炒苞米,也是那时一个乐。你给我一把甜的,我给你一把焦的,有的里面还夹杂点黄豆,嘎嘣嘎嘣的咀嚼声,此起彼伏着。越嚼越投入,越嚼越忘情,手一扔,嘴一张,一粒玉米就会非常稳准进口腔,眼睛盯的是银幕,嘴里却不耽误嚼苞米,那也是那时一个基本功。

那时的孩子们,很少吃独食,但凡有点差样的东西,都会分给要好的伙伴,炒苞米是最常与伙伴们分享的,裤兜装得满满的,衣兜也会装一点,然后在学校,你一把他一把,今天吃的是你家,明天分享是他家。上课吃,下课吃,因为吃苞米,也经常被老师弹“立凿儿”或者脑瓜崩儿。经常出现的炒苞米,也让它成为可以索要的东西,眼看人家那边分享一把又一把,不等人家让,就把手伸出去,给我一把呗,理直气壮的成分,也是在里面。

回想当年炒苞米,也有难以忘怀的,最难忘记的,是父亲讲的两个经历,一个是在一九六二年春节,人们饿得连扒树皮的力气都没有,父亲说,那个春节他过得挺“奢侈”,炒了半瓢老苞米,嚼着嚼着过除夕,每每想起来,心里不得劲儿。

还有一件事,挺能代表那时候,有一天,父亲和赵庭力一起,去镇上给学校拉玻璃,中午的时候,有点饿了,父亲想买点油条垫肚子,赵庭力舍不得花钱,他建议炒点苞米吃。赵庭力是地主子弟,兜里真没钱,凡是派他出门拉东西,他都拿炒苞米垫肚子,有时就在铁匠炉,有时就在钉马掌的地方。那天铁匠炉关火,钉马掌的没有人,父亲就领他去了啤酒厂,那边的门卫,有一口做饭的锅。

村里有个人,绰号叫土匪,既是小分队的头,也是啤酒厂的头,他们去门卫炒苞米时,他正把某个人五花大绑关上屋,厉声喝问中,炒苞米的味儿,很快飘到了上屋,土匪怒气冲冲过来了,赵庭力一个健步窜炕上,双手抱着头,屁股朝外放,缩在墙角一动也不动,那意思,你想踢就踢,你想打就打。土匪一脚踢开门,看了看苞米,看了看屋里,哦,你们俩呀?大哥,厨房还有高粱米饭,还有白菜炖豆腐,吃这干不拉瞎的干啥?然后就走了,赵庭力却哆嗦老半天,炒好的苞米,咋也送不到嘴里。父亲说,怕他干啥呀,赵庭力说,老远看到那样的人,腿都打哆嗦,那样类似的人,就是当年的小分队成员。

其实说起炒苞米,有乐有心酸,乐是吃它嚼它嘴生香,酸它越嚼口越渴,肠胃也能体会它的渣渣约约的,别看大伙一起嚼得兴高采烈的,但都心里很明白,它拿不到台面上,倘若去镇上,人家吃蛋糕,你嚼炒苞米,心里自然就平添出来几分的自卑,那自卑,提都不想提,更不敢说出来,只能留在心里,自己能明白。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也常琢磨,那些张口闭口我是农民儿子的,怕是这种自卑会更多,自卑埋在心里不坦然,就会有一部分,演变成疯狂的掠夺。提起炒苞米,我更想说,是就是,想就想,每每眼前再次浮现嚼着炒苞米,其实最该感动的,是当年与伙伴们的温馨与快乐,那个最真,那个最感动,小手伸出来,理直气壮地,给我一把吧!你还记得吗?那种纯情的纯真,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

有人说吃炒苞米代表穷,有人说,真不敢想象,一个破破的炒苞米,当年竟然吃得那痴迷,似乎他今天,比原来富贵高贵出许多,其实无论何经历,都是成长的过程。成长本身就是一件美丽而艰辛的事,就像淡淡的玉米香,只有热爱并执着于对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品味出来,这满是诱惑的生活中,难得有过那些淡淡纯情的清香。那时的情谊,那时的纯情,永远不敢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苞米   马掌   糖精   啤酒厂   衣兜   小分队   铁匠   门卫   土匪   纯情   自卑   玉米   散文   当年   父亲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