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丰年燕子多

丰年燕子多

作者:赵雁明

故乡辽河三角洲,水网密布,蒲苇繁茂,春夏秋时节,来此定居的燕子,也特别多。燕子是候鸟,每年杨柳发芽时,燕子就来了,在此生息,在此繁衍后,三角洲里的居民,都把燕子的“年年此时燕归来”,看做天经地义的事,而南方,只不过是燕子越冬的一个过渡点。

辽河三角洲的人,世代都把燕子视为最亲近的鸟儿,甚至连民俗里,都把它当成幸福和吉祥的象征,“燕子归来送好运”,“燕子多多丰收年”,谁家燕窝燕归来,谁家房檐燕子搭新窝,都是愉快的事,许多人家,干脆留出特别的通道,吸引燕子把窝,筑到“外地儿”(堂屋)的主檩下,以防小燕儿孵出时,被猫儿惦记到。

燕子也天生与人亲近,顺着“马窗”眼儿,顺着敞开的房门,几天的工夫,就能把新家筑好,以前住土房椽子房的湿地人家,几乎家家的“外地儿”,都有燕子窝,那燕儿窝,被湿地人视为家里的一员,绝对不能捅,还得帮它们防备猫,若是有猫蹲坐地上望燕窝,那家的主妇,肯定会掐着猫脖子,警告它别有那念头。除了帮着看护燕子窝,时不时还得帮它们站岗放哨,燕子那东西,宁可落地上,也不会在树梢歇脚,燕子的这个习性,也是一个安全的隐患,猫狗鼠等小动物,都伺机将它做餐点,只要出现危险的时候,三角洲的人,必定站在燕子这边。

年年来辽河湿地的燕子,主要是家燕儿,塔燕沙燕岩也有,但都住在特别处,唯有家燕跟人最亲和,白天绕着沟渠稻田飞,晚上准时回到村庄住,觅食衔泥天天都是组团走,太阳落山之前各回各的家。

对于自家燕子的情况,家家也都一清二楚,何时衔新泥,何时叼了草,何时有燕子孵蛋,何时有了小燕儿叫。就连那些淘气的孩子,也都不祸害燕子,迎燕护燕儿,是苇塘周边人家,天经地义的事情。

湿地周边年年春社来的家燕儿,也分两个品种,灰黑色身子,长着白肚皮的,模样长得挺酷的,做起事情来,却拖泥带水,辽河三角洲的人,管这种燕子叫“拙燕儿”,“拙燕儿”搭窝都是半碗状,泥豆里常常夹杂草棍儿。还有一种家燕儿,数量没有“拙燕儿”多,它搭窝用的泥豆儿,大小均匀没杂质,窝的形状像花瓶,进进出出的窝门儿,还是收口的,这种燕子有个淡棕色的脖,它们天生就特别讲卫生,燕窝底下绝对没有排泄物,所有排泄都衔走,人们把这种更能体谅人的燕子,叫做“巧燕儿”。

巧燕儿、拙燕儿,都是捕捉害虫的高手,有它们的护佑,庄稼就很少发生病虫害,燕子多多,丰收的保障。湿地人对燕子的情感,除了燕子是人们的帮手,也与打鱼人亲眼目睹燕子迁徙有关,那些在渤海湾捕鱼的乡亲,每年都会看到燕子的两次越海,无论南来时,还是北去走,从来不落树不落杆的燕子,却径直往同向行驶的渔船上飞,尤其遇有刮风下雨的时候,许多精疲力尽都燕子,噼里啪啦往海里掉,瞬间就会被浪吞噬,所有目睹此情此景的渔民,回来都会跟家人说,燕子迁徙太不易,九死一生来故地,帮你吃害虫,帮你保丰收,必须善待燕子的情意。辽东湾里的渔船,每当遇到下雨天,索性改变原来的路线,干脆送那些燕子一程。

辽河三角洲的乡亲,也常拿燕子做教育儿孙的话题,你看那燕子妈妈,一趟接一趟给孩子叼蚂蚱,管完吃还得管它们拉,吃喝拉的都得靠嘴叼,一天不带闲着的,养儿育女多不易? 有些老人讲到动情处,还会撩起衣角,擦拭又被燕子感动出来的眼泪。长大做像燕子那样勤劳的人,也是许多孩子小时候的烙印。

无论巧燕还是拙燕儿,都是湿地乡亲最亲近的,腾出屋顶让它搭窝,门上窗上专为它开个缝儿,早晚之间,特意为它敞开门,呵护燕子的目的,就是感激燕子福佑人,因为湿地的乡亲们坚信,丰年总是燕子多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丰年   渤海湾   辽河   燕子   辽东湾   苇塘   椽子   家燕   燕儿   害虫   渔船   天经地义   湿地   乡亲   亲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