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英文阅读之旅,聊聊我是怎么做的

毛妈平台投稿作者——玲玲

接受过朴实深厚多元的东西文化熏陶;接受过中西高等教育;长达十年的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经验。拥有国际认证的TESOL专家级教学认证。目前定居在四川成都,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和同样从事教育事业的爱人一起。玲玲主要负责英语启蒙,其先生主要负责汉语启蒙。

写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家里的读书角,看着满屋的图书,突然很想聊聊阅读这件事儿。

语言学习有一个输入输出的概念。输入到位了,语言的输出才会是自然而然且有质量可言的。

在主流语言是汉语的环境里,英语的学习,就更要营造好输入环境。

而阅读又是100%可以由家长影响,最有延续性的一个语言输入环境。

这个环境一旦建立成功,前期投入虽然很大,但是后期就会几乎完全由孩子自主运转。它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持续的后劲。

那到底应该如何做好英文阅读的设计和实施呢?

一、英文阅读素材的分类

绘本类的图书主要可以分为诗歌类、童话故事类、生活习惯养成类、自我认知类、现实认知类。

诗歌类:有很好的音律和语言美感,养成孩子语言敏感性。

生活习惯养成类:提高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修养。

自我认知类:身体、情绪、情感的认知。

建立起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在情感认识方面,孩子也可以建立对身边的亲人朋友的人情意识。同时,自我认知类的绘本阅读也帮助孩子了解身体构造,性启蒙知识。

童话故事类:提供想象思辨空间。

这类书可以跨年龄段重复读的,不同的阶段,理解不同,阅读体验的收获也不一样。

现实认识类:社会、科学、人文、自然这样的非虚构类图书。

选择有质量的绘本,不仅会极大的拓展孩子的认识范围,也会潜移默化的让孩子积累很多科学英语词汇。

二、选择英语阅读素材的思路

而阅读建设的逻辑思路我们认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按照个体身心发展理论进行科学引导

比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著名的身心发展理论。

1岁半或2岁以前:感知运动阶段

2岁到6、7岁:具备表象思维能力

6、7-11、12岁:出现了逻辑思维,运算具体事物或形象

11、12以后: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根据上述理论,那么各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这样来选绘本:

1岁半或2岁以前:更多互动式的触觉式的,让孩子体会到不同运动和触觉的。

2岁--到6、7岁:更多的是绘本类的书籍,并且以具象的故事类、规则类、现实认知类书籍为主。

6、7岁--11、12岁:可以引入诗歌、自我认知、无字书等复杂的抽象概念。

11、12岁以后:就可以主要开始引入文字类图书。

第二种:按照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导向进行阅读

比如说孩子在积累了动物名称之后,就可以引入关于动物的科普类绘本阅读。

如果孩子对鱼儿很感兴趣,那么阶段性就可以多买鱼儿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

还比如孩子看完一个电视或者电影,比如小猪佩奇,狮子王,冰雪奇缘等,也可以买来相应的绘本进行配套阅读。

第三种:按照父母培养的需求导向。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多进行文学创作,那么就可以从音律诗歌书籍引入。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沿着某个科学领域发展,比如航天,那么就可以选飞机,太空等阅读书籍,培养出兴趣、词汇以及知识储备。

我们认为未来的社会会是一个“专才”为主导的社会,这种阅读方式目前可能看似偏激,但是实际上在很多天才教育项目里面这种方法是普遍的。在某一领域大量集中给孩子进行丰富的供给。

三、精心设计阅读时间和环境

我们家大宝目前两岁两个月,英语阅读的内容涵盖了绘本类图书的全部类别。平均每一天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

早晨起床之后,中午午睡之前,晚上睡觉之前是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每次阅读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但是也可以是一个多小时。

一口气读完冰雪奇缘2的四本双语绘本(200多页)或者两本科普类绘本(80页)不是问题。

阶段性回顾孩子的阅读培养,我认为可能是把握住了时机,顺势而为,但是又多少有些精心设计。

8个月开始正式引入阅读,每天养成习惯。而且大量的亲子阅读时间。从发展理论引导选择适合的图书,到孩子兴趣引导,综合运用相应的方法。

设立阅读角,而且家里到处都是图书,也是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现阶段我们还是以兴趣引导和阅读习惯培养为主,极大的丰富绘本供给,让孩子相对自由的在阅读的世界里探索享受。

由于家里是双语教育,我是全英文与孩子交流,家人都是用方言,中文阅读用普通话。而我们先生与我在阅读方面的共识,以及每天有效参与亲子阅读的活动实践中。

四、做好阅读的过渡衔接

阅读素材的过渡和衔接,是有利于让阅读成为持续输入的关键。

阅读素材太容易太单调脱离了孩子当下身心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忽略了心理状态的阅读素材,都会极大影响阅读的趣味性。

前期:触摸、视觉、听觉等直观刺激的绘本为主

选择这些绘本可以激发阅读兴趣。

系统性英文阅读之旅,聊聊我是怎么做的

第二步:逐渐引入单个词语的学习绘本素材

在亲子阅读形成每天的惯例行活动之后,可以逐渐引入单个词语的学习绘本素材。

这属于最简单的现实认知读物。比如颜色、动物、生活用品等等。这类现实认知读物一方面配合孩子每天接触的现实世界学习,一方面可以为下一步阅读打下很多词汇基础。

第三步:大量进行童话故事类的书籍或者故事绘本阅读

等孩子有了兴趣,习惯,也有了一定词汇量之后就可以大量进行童话故事类的书籍或者故事绘本阅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但是词句都比较简洁,Eric Carle 的书大多数都是这个类别的。

系统性英文阅读之旅,聊聊我是怎么做的

在这之后,孩子也会对阅读表现出信心和兴趣,就可以根据父母自己选择的阅读建设逻辑思路进行下一步更加复杂一点的绘本阅读引入。

我想分享关于孩子认知类图书的阅读经历。

我们首先引入的是孩子情绪情感系列的阅读。

在我们家大宝有很明显的情绪行为的时候。于是很快孩子就可以表达高兴、伤心、生气、恐惧这类情绪,包括失望、紧张、嫉妒、孤单这类情绪。这之前就已经向她介绍了不同的情绪,并且让她知道这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也都会有疏解的办法。

而前一阵子爆出来的鲍某某性侵养女事件,还有北大女生包丽被男友精神控制事件。

这些都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内心,并意识到正确性启蒙,正确自我认知教育的重要性。

做好男孩女孩的性启蒙教育,不仅仅是更好的做好自我保护,也是把保护他人的种子提前放进孩子们的意识里。

在做了很多相关性启蒙阅读的调查之后发现,本人认为可能最好的启蒙就是从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开始。

这个阶段我回顾我们的阅读最好的一本书就是 Counting Kisses.

系统性英文阅读之旅,聊聊我是怎么做的

我们家大宝就是在爸爸妈妈的亲吻中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包括头、前额、眼睛、鼻子、脸颊、下巴、耳朵、肚脐眼、膝盖、脚、脚指头等等。

然后再对孩子私密部位有科普性描述的图书。

我现在主要是用的两本书进行这个阶段的阅读:

一本是 Amazing You:getting smart about your private parts

一本是 Inside Out Human Body: Explore the world’s most amazing machine-You

系统性英文阅读之旅,聊聊我是怎么做的

孩子三岁以后我会开始进行更多情景式的性启蒙阅读,引导孩子对身边的熟人、陌生人的举动进行“安全抚摸”和“不安全抚摸”的甄别,同时进一步提高对自我身体的尊重对他人的身体尊重,要勇于也善于保护好自己。

五、家长参与,营造家庭氛围

家长参与,和孩子探讨读书内容,形成良性的家庭阅读与信息交流氛围。

我们目前设计的日后可以和孩子进行阅读交流的场景是这样的:

各自读各自选择的书,然后阶段性进行讨论。各自介绍自己的书籍、发表一些阅读感想。或者大家共读一本书。然后进行阅读体会的探讨和不同观点的探讨。

这个过程不仅是家庭时光的共享,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途径,父母和孩子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都会得到训练。

最 后

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而培根则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愿我们的孩子们在书籍里获得快乐,认识自我,感知世界,并获得积极创造明亮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英文   童话故事   认知   素材   情绪   兴趣   父母   身体   现实   自我   语言   书籍   孩子   环境   时间   图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