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中国房价走过了三个阶段,已经进入到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制造业价值,就是成本加利润等于房价,普遍的配套不好。第二个阶段是人口需求,人口流入城市房价涨,因为供应越少,房价越高。第三个是投资性货币,就是投资需求推高了房价,产生了泡沫,房价普遍性涨,无所谓城市、地段和区位。

而第四个阶段是什么?就是地段,好的环境和配套就是房价。那些房价坚挺的,就是 配套好的,而那些没有配套的,终将在潮水退却之后现出原形。

因为人口需求已经满足,货币终将回收,造房成本就那么多,房价怎么可能继续坚挺?

有人说土地成本很高,房价不可能那么高。首先可以说,土地成本也成了当地的配套,支撑了房价,但是土地成本和房价之间,还有好几倍的差距,里面的水还是很大。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总体人口已经进入到快速下降的状态,而老龄化人口更多。城市化的人口也更加缓慢,没有那么多移民涌入了。城市化也许还有十年的机会,但是能够不是主要作用。

货币已经严重泡沫化,不可能再继续膨胀了。放水太多,房地产已经无法承受,国家会引导居民到保险、股市等能够助推经济的地方去,而不是房子。毕竟上市公司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竞争力,而房子不再是支柱产业。如果那些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都回到了中国的股市,那么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将成为支柱产业,而不是房地产业。

目前的银行间接融资和房地产是绑定的,造成了金融业的畸形发展,未来随着间接融资的股市、保险、基金等投资方式的完善,金融业将更加全面,也不会进入到房地产领域。毕竟,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是最需要资金的,而不是造房子。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到目前为止,中国房价已经逐渐走入了结构化的状态,虽然还有人口和金融的影响因子,但是水分不多,马上要退潮了。地段将凸显出来。

目前是中心城区的房价,逼迫人们往郊区去买房,无视配套,属于被动地买房,郊区房价较低。但是郊区也看中未来的预期地段,如果郊区的配套好了起来,那么中心城区就会弱化,整个价格会降下来,而郊区房子的价值也会凸显,毕竟 配套是跟着人走的,中心城区人少了之后,配套肯定会降下来,房价也难以过分地坚挺。

就全国来说,一线和强二线房价坚挺,三四线已然沉寂。从城市群内部来说,中心城市房价坚挺,周边城市受其余荫;就单个城市内部来说,中心城区房价坚挺,周边可能会有波动;就小区对比来说,临近地铁、学校、商场、大企业等人气旺的小区房价坚挺,其他地方的就会有波动。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房地产的核心就是一个,那就是位置。所谓的位置是什么?是生活的便利度。购买房子的根本需求,是生活的需求,是舒适生活的需求,出门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孩子能上好的学校,周边治安和环境都好,商场购物和文化娱乐都齐全,最好还有很好的绿化和公园,临近就有大公司,那就是大隐隐于市的好房子了。

当然如果交通更发达,私家车、地铁等高端交通便利的话,这些配套的辐射半径就会更大,如果没有学区、户口的限制,那么这种半径就会更大一些,可能到城市的某个区。所以,一个好的地段,就是各种配套的辐射地段。

一线城市总体来说是全辐射的,好的医院、大学、商业和就业机会。强二线城市资源稍微差一点,三四线、西部可能就更差,看个病得去沿海,买不到好东西,找不到好工作。

人性毕竟是有限的,通勤距离不能太远,生活半径不可能太大,再大一点就是旅游,就是长途跋涉,那就进入到另一个房价区间了。

现在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公共资源非常不平衡,而且城市建设非常不平衡的国家,所以房价就会有差距。通过户口的隔阂,这种差距更大。买房落户,就成了房价的一个支撑。交通的隔阂,影响也很大。沿海和内地就是处于不同的经济圈、生活圈之中。

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在超越位置。电子商务让购物不再那么重要,网络聊天也能让你找到很多志同道合、门当户对的好友,高铁、飞机和地铁拉近了距离,还有私家车和高速公路。但是人毕竟是肉身的,线下消费是不可移动的,比如电影院、比如看病、比如教育,美食餐厅,这些东西都是在线下的,现在的网络观影、远程看病、在线教育还是初步的发展,根本无法取代地段的优势。

更不用说,我们的欲望。现代化就是一个欲望发展的过程,就是消费的欲望、享受的欲望,繁华的欲望。大理也在吸引人,文艺青年的圣地,但是那毕竟还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只有一个目的,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消费环境,更丰富的物质享受,更干净的空气,更大的虚荣,更多的权力,更深度的文化活动。一线城市就是这些欲望的完美集结地,而大理,不过是一次旅游的时间而已,是超常生活而不是日常生活。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一线城市的房价过高的话,会逼迫人往郊区走,形成了都市群,这些郊区和一线城市有联系,但是自身的独立性在增强,他们会形成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位,从长远来看,前景是最好的,配套会很快跟上来,但是房价还在承受范围里。

国家现在倡导的都市群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就是往这条路来走。不是要在郊区建房子而已,建单独的居住区,而是要建带有配套的居住区,成熟的独立的生活圈,把中心区的资源平摊下来。雄安是这个意思,东莞、佛山是深圳和广州的外溢,苏州和杭州是上海的外溢,而且在不断地充实。上海规划的五个中心建设,就是要扭转之前大学城、郊区建设重房地产、轻配套的状况,真正培育一个独立的城市。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政府调控,毕竟中国的公共资源不一定是跟着人走的,而是跟着政策走的。如果公共资源依然无法和人口相匹配,而是和权力相匹配的话,户口不开放,同城化融合不到位,乡村和小镇不振兴,那么郊区就真的无法发展起来,好的医院、学校还是不会过去,服务业依然无法发展,郊区如果还是睡城的话,不但中心城区房价会越来越高,而且环境也会越来越差。城市病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是权力扭曲了资源的分配,好的公共资源无法分配到差的地方,好的老师都从农村出走,从郊区出走。如果一个城市的高铁网是发散的,而不是多环的,那么就会造成困难。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各省市教师平均工资2019排名

这对于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资本主义的国家来说,是很难的。通州副中心、长三角一体化都是举步维艰。唯一的出路就是市场化改革,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税收平等,乡村振兴。城乡医保同样好,教师、医生工资同样好,企业同样多,房地产才会在第四个阶段扎下根来。


共资源无法分配到差的地方,好的老师都从农村出走,从郊区出走。如果一个城市的高铁网是发散的,而不是多环的,那么就会造成困难。

结构化房价:中国房地产行业第四阶段的商机在哪里?

各省市教师平均工资2019排名

这对于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资本主义的国家来说,是很难的。通州副中心、长三角一体化都是举步维艰。唯一的出路就是市场化改革,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税收平等,乡村振兴。城乡医保同样好,教师、医生工资同样好,企业同样多,房地产才会在第四个阶段扎下根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中国   房价   阶段   地段   郊区   房地产行业   人口   城区   欲望   成本   房子   需求   商机   国家   城市   房地产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