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文字于我们是什么?

是带着关切的一条问候微信,

是大街小巷里铺天盖地的广告文案,

还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

对于一个九岁的女孩来说,

目睹了弟弟的死亡和母亲的离去后,

文字是她荒芜生活中唯一的救赎。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文字是一座高高的避难所


这个女孩叫莉泽尔,生活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

1939年,世界屏住了呼吸,死神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战乱之中,莉泽尔被亲生母亲送到了慕尼黑郊外的寄养家庭。

新家在一条名叫“天堂”的小街上,养父汉斯·胡伯曼温柔而充满爱意,有熔化的银子一样柔软的眼眸;养母罗莎·胡伯曼虽然带着几分凶悍,却也是个好心肠的人。

原本莉泽尔的弟弟维尔纳也要一起被送到这个寄养家庭,但在来的路上不幸病故。两位掘墓人把他埋在一片被大雪覆盖的荒原上,在这片寒冷至极的雪地上,莉泽尔捡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慢慢地,莉泽尔融入了新家庭,虽说这个家并不富足,养父母还是尽力呵护着这个与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姑娘。“天堂”小街的生活为莉泽尔带来了一个个新朋友,也逐渐丰富了她的生活。

长着一头柠檬色头发的鲁迪是她最好的玩伴;邻居霍尔茨埃普费尔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子让莉泽尔认识了战争如何摧毁一个家;镇长夫人和她家冷冰冰的书房带给莉泽尔震撼;而躲在养父母家地下室的犹太人马克斯又牵扯出一段跨越两代人的珍贵情谊。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真正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书和文字的力量。

莉泽尔渐渐发现书的诱惑比食物更难抗拒,忍不住开始“偷”书。她从纳粹焚书的火堆里拽出一本没有烧到的精装书,那本书嘶嘶地冒着热气,甚至烫伤了莉泽尔的胸膛;她从镇长夫人的书房里偷书,通过敞开的窗子跳进书房,木地板震疼了她的双脚。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莉泽尔不再饥饿、寒冷、寂寞,阅读和写作帮她熬过了现实的苦难,她也开始为藏在地下室的犹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难的邻居读书,安慰那一颗颗惶惶不安的心。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文字背后的真实故事

这个动人的故事出自澳大利亚知名作家马库斯•苏萨克的代表作《偷书贼》。

在那个贫穷与战乱的年代,文字的力量格外强大:希特勒用文字制造出一重又一重的苦难,莉泽尔则用文字一字一句地去化解苦难。

与文字的力量相应的,还有人性的光芒。

莉泽尔家的地下室里,藏匿着一位犹太人马克斯,他被绝望、孤独和寒冷围剿,几乎要在这层层重压下崩溃,胡伯曼夫妇的善意庇护了他,而莉泽尔为他读的故事,帮他重新找到了生命的光芒,一句句文字化作一颗颗种子,种到了马克斯心里,最终开出了新生的花朵。

《偷书贼》的文字可以抚慰现实的孤独与苦难。在文字背后,也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作者马库斯的父母是二战那段苦痛历史的见证者,既亲历过战时的贫穷与战争的威胁,也目睹过犹太人受迫害的残酷真相。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偷书贼》作者马库斯


二战后,他们移民澳大利亚,生下了马库斯。他们自己不会英语,但十分重视马库斯的教育,为小马库斯买了很多英文书。于是,马库斯从小便在书的包围中成长,感受着文字的滋养。父母也常常给马库斯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偷书贼》中多处写到这样的情节:犹太人被押送前往集中营,一路游街示众,围观者中,莉泽尔、她的养父还有小伙伴鲁迪,都在自己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的情况下,偷偷给那些苟延残喘的犹太人塞面包。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这其实也来自于马库斯母亲的亲身经历。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曾看到犹太人游街队伍中,有一位精疲力竭、快跟不上队伍的犹太老人,一个围观的小男孩看见了,赶紧跑回家拿了块面包,递给那位老人。

犹太老人没有吃下面包,而是跪倒在地,感激地亲吻了男孩的脚踝。负责押送的士兵看到这一幕,立马将他们拉开,用鞭子毒打了老人,然后又追上去毒打那个男孩。

正是这样充满人性的光辉和残忍的瞬间,启发马库斯写下了《偷书贼》。

与它相遇,好幸运


有人说《偷书贼》是一本神奇的书,在各个阶层的读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作者马库斯说,他不是为了哪个具体年龄层的人在写,只是为了会喜欢他的书的人而写。

《偷书贼》中既有青春期的朦胧爱恋、成长的甘苦参半,也有战争与挣扎求生这样厚重复杂的一面,更有对文字的力量、人性的复杂的展现,所以受众群极为广泛。

《偷书贼》中就有很多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的细节。

通常情况下,偷窃是罪恶,但在那个被战争和黑暗扭曲的时代,“偷书”却将莉泽尔和她身边的人更紧密地维系在一起。

因为“偷书”,莉泽尔和养父汉斯的关系开始更近一步;

因为“偷书”,她和少年鲁迪结下了深厚情谊;

因为“偷书”,她才能给防空洞里的德国邻居读故事听,安慰他们充满恐惧的心,也读给不幸的犹太人马克斯听,唤回他濒死的灵魂;

因为“偷书”,她才学会了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因而在地下室躲过一劫,成为大空袭下唯一的幸存者。

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平民与犹太人,养父母与孤苦的女孩,单纯烂漫的少男少女,每一个在这世上擦肩而过却又惺惺相惜的人……这些闪闪发亮的灵魂牵动着死神的心,也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电影《偷书贼》


有一类书有种神奇的力量,让我们看完后忍不住要和别人分享,比如《解忧杂货店》,比如《追风筝的人》,一本温暖而治愈,一本讲述人性与救赎。

《偷书贼》也属于这一类书。它们风靡世界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能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最原初的感动。

相比之下,《偷书贼》的主题或许更宏大,其中不仅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还能看到战争与死亡,文字的力量……因此也有读者评价说,遇到《偷书贼》《解忧杂货店》和《追风筝的人》这样的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读物?

答案或许有很多个,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书读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我们还能成为更好的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经典


推荐阅读

《偷书贼》

因为有你在,我才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作者:[澳] 马库斯·苏萨克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新经典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纳粹   犹太   掘墓人   养父   养父母   德国   犹太人   地下室   苦难   人性   期待   力量   战争   文字   故事   电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