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先来问个问题:

“你认为二十岁最糟糕的状态会是什么样子?”

不同的人给了我不同的答案,二十岁事业停滞不糟糕吗?二十岁学业不顺不糟糕吗?二十岁贷款压力巨大不糟糕吗?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这都很糟,但远远称不上最糟糕,这时作为拿破仑铁杆粉丝的我必须要掏出这本世界级的传记经典——《拿破伦传》,写透了年轻人如何在绝望的处境下奋起反击。

提起拿破仑,有人说他是共和国之星他用一场又一场战斗保卫了巴黎。

有人说他是阿提拉二世带给了欧洲无穷的破坏与苦难。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为了纪念拿破仑对于共和做出的贡献,于1804年创作了《英雄交响曲》。却又在得知他加冕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时愤而将乐曲更名为《第三交响曲》。

巴黎人民为了纪念他的胜利建立起了一座雄狮凯旋门,寓意科西嘉的雄狮。

《拿破仑传》这本书在世界传记史的地位太重要了,在1927年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榜,排名第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最焦灼的时候还要打开这本书,坦言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二十岁可以有多糟糕?

提到《拿破仑传》,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对他做过不同的演绎,法国的布里昂写过,苏联的叶.维.塔尔列写过,还有德国路德维希和美国艾伦·肖姆版本也写过。

但现在提到《拿破仑传》我们却默认为德国路德维希这一版为什么?

路德维希笔下的《拿破仑传》放弃了纪实的写法,让拿破仑多了人性的一面。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拿破仑传》主要讲述了拿破仑从1779年10岁入军校,以少尉军衔毕业;到1799年发动政变,而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的传奇经历和心路历程。

但作者回顾拿破仑的少年时光,尤其是在20岁人生最重要的抉择路口却不惜笔墨,试图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青年拿破仑的形象。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那是靠近地中海,位于意大利和法国之间的一个小岛。

但不幸的是他的出生伴随着科西嘉岛的沦陷,法国控制了这里。青年拿破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他亡国了。

但他的悲惨遭遇才刚刚开始,让拿破仑显得可悲的是他的此生最爱的妻子约瑟芬。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就算在法国称皇,欧洲称雄又如何?在他行军打仗之时,受着对妻子思念之情写下无数封怀有爱意的情书,得到的却是一封封充斥着虚假谎话的回信。

他的妻子此时正在法国和情人夜夜笙歌。等到他凯旋,还要为其还债。最后东窗事发,拿破仑忍无可忍还是选择了离婚,留给她前妻一大笔财产。

与此同时,他在最得意的政治上也遭遇了滑坡,拿破仑的滑铁卢惨败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兄弟姐妹的陷害,他的弟弟妹妹们私下与欧洲各国签署了停战协议,而这一切都把拿破仑蒙在鼓里。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不低头主义的路德维希

想要读懂《拿破仑传》我们需要先读懂埃米尔·路德维希。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路德维希是德国魏玛时代“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德语作家”。这位犹太中产阶层家庭出身的法学博士,曾醉心于戏剧创作,一战后投身于历史传记写作。

1920年—1933年间,他先后发表了歌德、伦勃朗、拿破仑、威廉二世、俾斯麦、耶稣、米开朗基罗、林肯、施利曼9本传记,还完成了一系列剧作和文章。

据1930年的一项调查,在德语界最受欢迎的前5本作品中,他的两本历史传记位列第一和第五,被翻译为包括中文在内的25种语言。

路德维希还曾给罗斯福、斯大林等同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做过访谈。

路德维希的目标却并不仅限于文学。在他的作品早期,他就把自己的传记作品界定为历史学研究的“新学派”,即一种拥有“精神”的历史编纂方式。

这种“精神”既体现在历史叙述一波三折的戏剧化效果中,更蕴藏着鲜明支持民主的共和主义立场。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他在作品中公开讨论德国在一战爆发中的责任,严厉抨击右翼历史学家粉饰军国主义扩张野心的做法,明确主张用和平主义与民主共和的思想来教育青年一代。

正因如此,在德国之外的舆论界,路德维希被称为“另一个德国的代表”,是歌德世界主义精神的继承者。

不过,路德维希的作品遭到了许多德国专业史学家的围攻。在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普鲁士学派。

但面临种种指责路德维希却没有选择妥协,他果断放弃了德国国籍,转入瑞士籍,并始终坚持为真正历史撰写。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一个不低头主义者的胜利

毫不夸张的讲路德维希与《拿破仑传》是融合的,无法分开的,他们都是命运的“不低头主义者”。

而《拿破仑传》这本书则写透了对于命运的抗争,对磨难的忍受。

路德维希并没有把眼光过多的聚焦于拿破仑一生的辉煌战绩,而是更多的对拿破仑不妥协奋斗,越挫越勇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探索。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优点也正在此处,拿破仑失去了跨越阿尔卑斯山时发出的豪言壮语“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更多的专注于故乡,爱人与亲情,他不再被神化。

而是变成了一个人性化的人格,拿破仑自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如果可以归类的话,自己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到野心。

野心是拿破仑心智的原动力和他意志的永恒实质,它是如此紧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区别开来,甚至有时还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正因为如此,也让这本书的阅读性变得更高,当然如果你也二十岁正在经历人生的分叉路,不妨看看这本书,看看拿破仑如何在一次次的抉择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十岁时的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推荐阅读

《拿破仑传》

你的二十岁,注定要为选择流眼泪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果麦文化 出品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果麦麦的好书博物馆(ID:guomai_guomai)授权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科西嘉   埃米尔   阿尔卑斯山   路德   歌德   法兰西   拿破仑   维希   法国   共和   德国   传记   糟糕   作品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