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你好,我是杨颖。是西安的一名律师,执业11年了。


11年间做了许多的诉讼案件,承接了许多的法律顾问工作,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团队。


这又是一起在微博热搜榜上一路飙升的案件。


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据红星新闻报道:3月14日,死者张先生(35岁),在朋友家里打牌后准备回家,通过滴滴出行叫了一辆网约车。


因打车时间已过凌晨2点张先生通过滴滴平台以文字形式告知司机,打车账号绑定的手机卡是他父亲的手机


如果拨打电话会吵醒正在熟睡的父亲,
希望司机不要拨打电话。


但是司机还是在凌晨2点40分左右拨打了电话。


张先生上车后质问司机为什么要打电话,与司机发生了口角,司机让他和他的女友下车。


张先生下车后,将没喝完的一瓶绿茶瓶子扔向了汽车的后备箱。谁知滴滴司机立马将车辆掉头撞飞张先生和女友。


张先生的女友倒在路边,张先生则撞到了墙上,结果司机再次倒车撞向张先生。


司机后来承认有三次倒车撞人的行为,但是据张先生的女友回忆,司机倒车撞人不止三次。


据死者家属说,司机当时主动打电话报警,但是说的是“发生了车祸”,后来张先生因医治无效死亡。


而公安的警情通报里也证实了上述案情。


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01那么这起案件是不是属于交通事故呢?


因为事情发生后,滴滴司机及时报警了,并且说了只是一个交通事故,看上去他真是很聪明了,也有很多人担心司机就这样逃脱责任。

其实并不是说只要是驾驶车辆撞人就一定是交通事故的。

法律规定,没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一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133条的规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是,是否属于交通事故,司机说了不算,还是要看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结果


在本案中,警方肯定会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并通过侦查实验等确定车辆到底撞了几次受害人,目标是否明确,每次的加速情况等等,综合判断滴滴司机的主观意图到底是什么。

因为现场的刹车加速痕迹和滴滴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存储文件都是重要的客观证据,这些客观证据的证明力远高于司机的陈述等主观证据的证明力。


日常生活中的案件,证据的证明力原则也是这样的。

这个案子目前的案情可以看出滴滴司机是奔着张先生去的,至于是抱着伤害张先生的故意,还是抱着杀死张先生的故意,那就要根据警方调查取证的结果来确定了。


如果是抱着杀人的故意,就是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232条的规定,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而如果是抱着伤害的故意,那就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了,根据
《刑法》234条的规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从法律规定的处刑顺序来说,就是故意杀人罪原则上定死刑,除非有其它原因,情有可原才会逐渐递减刑期。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则是原则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有其它恶劣情节,逐渐递加刑期。


这也是法律根据当事人故意的恶性程度不同,对其处以不同的刑罚,所以法律规定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慎重考量的。

所以不论滴滴司机怎么说,最后公安机关取证的结果才最有效力。

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02滴滴司机会不会被判死刑呢?


有人说滴滴司机就是奔着杀人去的,真的是应该非死不可。

那么滴滴司机一定会判死刑么?倒是也不一定

滴滴司机在案发后及时报警了,如果他能够对公安机关如实说出案情,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具有“自首”情节。

根据《刑法》67条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大概率滴滴司机是不会被判处死刑的。


但是根据法律规定,自首的条件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个案子里他主动打电话报警了,“自动投案”是有了。


可是如果他不跟公安机关说实话,没能做到“如实供述”,那也不能构成“自首”,一样不能轻判。

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03张先生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网上也有人为滴滴司机鸣不平,有人翻出滴滴司机的资料,显示司机驾龄19年,而且符合平台的驾驶要求。


有网友说,要不是张先生自己说了过分的话,也不至于到这一步。

这个案子的起因是张先生和司机的争执,我虽然没有在现场,但是大概也能猜出两个人应该都没说什么好话。


不然情绪不会这么激动,以至于张先生下车了还要朝着滴滴车辆扔瓶子。

这个在法律上叫做“被害人有过错”,根据他在事件中的行为过当程度,可以适当地减轻一些滴滴司机的应受刑罚。

中国的传统是“死者为大”,所以一般不太对逝者的行为做评判,矛头都指向伤人者。


这个案子的评论区里也是有人说张先生一定做了激怒司机的事情,但是也有人说,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杀人吧。

有一条热评说:“这是激情犯罪,有时候脑子一热,完全是下意识地去犯罪,等到清醒时后悔已经没用了,这根本防不了,狗急还跳墙呢。”

也有人说:“坐着10多块钱的车,要享受vip的待遇,没他妈睡醒啊?惯你们矫情臭毛病,人家也是养家糊口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上下车多说几个请,麻烦了,谢谢,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社会会越来越好,少找别人事,多理解体谅。”


但是这个留言看上去就没多少体谅。

也有人说:“替司机洗地的,希望你们天天出门遇到这种司机。”

其实从这些评论里就可以看出,戾气有多重了……

如果持这两种观点的人碰到一起,不排除可能又会是一场类似的案件。

滴滴司机撞死乘客一案,应该定什么罪?


在犯罪学里有一个流派叫“被害人学”,这个流派研究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被害人,然后通过这个研究好调整人们的行为,预防部分犯罪。

比如说夏季穿着暴露的女性确实更容易成为性犯罪的对象,而“暴君型性格”、容易冲动的人则会成为某些故意伤害行为的被害人。

你可以情绪激动,可以说“我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我不能受侮辱”,但是给你带来的伤害也是你自己要承受的啊

回到这起案件,即便最后判处滴滴司机死刑,也不过是多死一个人,35岁的张先生是不可能再见到父母了。


张先生的父亲如果想到是因为滴滴司机半夜给自己打电话而引发的争吵,又不知道后面的人生要如何度过了。

所以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我还是建议大家,心态放平和,某些事情可以忍一忍,保护好自己更重要!


*作者:杨颖,律师,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办理很多各种类型的案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想要通过普法告诉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温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司机   被害人   有期徒刑   案情   公安机关   案子   刑法   交通事故   死者   死刑   乘客   案件   证据   车辆   事情   女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