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01


你好,我是杨颖。是西安的一名律师,执业11年了。


11年间做了许多的诉讼案件,承接了许多的法律顾问工作,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团队。


跟我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我经常喝酒,多的时候一周能喝四五场。


有人会觉得一个女孩子不应该这么喝,但是我从来不避讳我爱喝酒这件事,一件我自己获得快乐又不会伤害别人的事情,有什么好避讳的呢?


我认识一个人,她总是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人。”


后来我发现,比如大家一起吃饭,她觉得有人太活跃,抢了她的风头,就会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人,我对别人都是很尊重的,不可能说话这么随意。”


但是她自己经常一说就是大半个小时停不下来。


有朋友给别人送了礼物,没有她的,她也会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人,不可能谁的东西都要的。”但是你给她东西,她没有一次不收的。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她也会对我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人,我不会随便跟别人喝酒的。”她不是一个传统的人,她只是利用传统自我标榜,绑架别人,好来实现自己的私心。


所以我从来不听这些话,我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不喜欢评价别人,也从不被别人的评价捆绑。


我这些年因为喝酒交到了很多朋友,用我一个好朋友陈寅的话说:“酒可以帮助打开深度。”


很多平时大家埋在心里的话,酒过三巡就都吐了出来,本来第一次见面也许还略显尴尬,但是喝完一场就迅速熟络了起来。


而且喝酒这件事,真的能喝出莫逆之交


因为喝多了之后,会发生很多“荒唐”的事情,一起经历过这些,又不彼此评判,这才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我一次喝多了,朋友送我回家,送到小区门口我说不用管了我自己上楼,他们不放心。


我一本正经地跟他们说:“没事,我给我家猫打电话了,它一会儿就下来接我了,你们放心吧……”


他们快笑死了,第二天给我复盘说,不说猫来接你我们还能放心点,一说猫要来接你就无论如何都必须送回家去了。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喝完了都嚷嚷着要砸摊子,但是从来也没真砸过。


第二天大家给他复盘,他就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那不是喝多了嘛~”他还有一句名言,“喝酒不喝多,你喝它干啥。”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我还有一个朋友痛风,每次痛风犯了就闭关,等到不疼了就会摆复出宴大家一起喝,有的时候一场复出宴直接就喝得又犯病了,回去继续闭关修养。


我记得有一次他喝多了,扶着树吐,吐着吐着就哭了起来,大家都觉得他可能受了委屈,都安慰他,结果他哭着喊:“我的鞋啊,我媳妇给我买的新鞋啊,吐脏了!”


然后他突然就不哭了,一本正经地说:“我爱我媳妇!”第二天我们纷纷吐槽他,喝多了还要秀恩爱~


他也有一句名言:“我当然知道喝酒不健康,但是让我戒酒,吃素,每天按时锻炼,会剥夺我一切的快乐,活着的每一天对我都是折磨,我那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这个人生哲学就是韦庄的《菩萨蛮》里写的“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了。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02


喝完酒还能宣泄情绪,很多平时没有的感慨,一喝完酒就都涌上了心头。


律师这个行业面对许多世间无常,就像医院的大夫死亡见得多了相对就有点麻木,我们是人性见得多了,也就冰冷了。


但是喝完酒万事涌上心头,该哭哭该笑笑,人也变得鲜活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典的诗歌都是酒后之作,因为情绪被放大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意思。


我的人生篇章并不梦幻美好,前面的文章里也大概提过,我的好朋友杨小米写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作为37岁的女人,我有车有房有钱,单身7年了》。


有一个读者给她留言说“哪有什么洒脱美好,只不过是一个受了重伤的女孩在自我疗愈罢了。”


这不是废话么,谁碰见这么多倒霉事都需要疗愈,但是我疗愈好了呀,我现在不但自己活得平和快乐,还每天努力写公众号,试图温暖别人呀。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干嘛要“只不过”,这个“只不过”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喝酒功不可没,2012年妈妈去世后,家里面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处理,当时我的状态很差,心情不好就喝一场,心情天天不好就天天喝。


2012年和2013年这两年,我基本没醒过。


那时的状态就是李煜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里写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处不堪行。”


平时要维持一个冷静良好的状态对客户对同事,但是喝完酒以后就可以发泄了啊。


有一次我喝多了,把家里所有的玻璃的东西都砸了,还有一次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力气,把所有的家具都堆在了门口,堵住门。


你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我要是能知道为什么我就不会这么干!当然,醒了以后都收拾了好几天。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03


去年刷叶斌老师的完形心理治疗工作坊,叶老师说:“恨出不去,爱进不来。”


我就问他,那心理学上怎么让恨出去呢?他跟我说,他们一般倡导说出来,不断地说,直到最后你自己都觉得这个事情没意思了,那就不会有恨意了。


这让我想到,当年酒后发泄,大概是一个道理吧。


而且我喝酒的过程本身也很发泄。我小的时候在外婆家里长大,外婆是安徽人,喜欢做醪糟,就是酒酿。


我们小的时候饿了就自己弄个碗,放上两勺,倒点电壶里的水冲开就是一顿饭了。


所以我老怀疑我这酒量是从娃娃时期培养起来的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前两天我朋友杨小米调侃我说:“喝那么多酒,有没有一觉醒来身边躺了个陌生男子?”我说这还真不是我吹的,等我喝到那个程度,他们谁也别想落着好。


十年前招待的时候,我一个人喝两桌,现在虽然收敛了,不太喝了,但是江湖上依然流传着这个传说。


有的姑娘喝酒可能是,哎呀,不行了不行了,我喝不了了,真的喝多了,哥哥你送我回去。我喝酒是,来,谁怕谁,看我今天不喝死你。


而且毕竟有律师的职业素养在,每次喝完就拿出手机录视频,第二天还给他们回放他们喝多了的证据。我有好几个朋友每天祈祷我把手机丢了。


而且因为我都是跟熟人才会放开了喝,跟陌生人不喝的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都是很亲近信得过的朋友,也不会互相劝,就是西北地区民风粗犷,大家都是自己主动把酒言欢的,真的喝多了,也会有相对清醒的一个叫车把我们都送回去。


所以我是没有那个“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的福分了。


最近几年呢


一来是年纪确实不小了,醒酒比较慢,喝多了第二天难受还耽误事情;


二来也是很多事情经历过了,泛不起什么太大的波澜,大可不必借酒浇愁了,所以现在喝得少多了。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但是三五知己好友,还是要定期喝一喝的,小酌几杯聊聊近况,酒逢知己千杯少嘛。


说了这么多,到底我还是个律师,喝酒需节制,还是不要喝多的好。尤其提醒大家,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自己主动喝多的在法律上叫生理醉酒,生理醉酒干的所有事情都要跟清醒时承担完全相同的法律责任。


*作者:杨颖,律师,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办理很多各种类型的案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想要通过普法告诉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温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家猫   西北地区   避讳   小米   酒后   痛风   平时   家里   事情   状态   传统   东西   律师   江湖   朋友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