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你好,我是杨颖。是西安的一名律师,执业11年了。


11年间做了许多的诉讼案件,承接了许多的法律顾问工作,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团队。


前一段时间回母校参加校友会的时候,我去见了上大学时最好的朋友李海洋,事实上不只是这一次,毕业后每次回长春,我的必备项目就是“约谈”李海洋。


01


我们俩是大学同班同学,住隔壁宿舍,后来一起读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回了西安,她留在长春,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还保持着联系


明明都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看上去共同的经历越来越少,但是每次见面的时候,我都觉得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


我们总是能对很多事情快速达成共识,并且彼此间的信任过去这么多年没有丝毫减淡。


思来想去,只能说是我们底层都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而且这么多年来,我们虽然没有在一个地方,但却都分头努力,各自成长,所以从来不感觉有任何的差别。


上大学时,我对海洋的第一印象是长得真好看啊,一头长直发,消瘦的身材,大大的眼睛,见到谁都是温柔地一笑。


海洋和我不同:


我性格相对跳脱,海洋比较温和;

我手脚不协调,海洋很会跳舞;

我比较直接洒脱,她相对思虑多一些;

我没什么耐心,她愿意倾听他人;

我比较粗枝大叶,她很细心;

但是我们都同样的真实,清晰且努力成长。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和海洋在一起,我总是被照顾的那一个,她总是会帮我提东西,给我买雪糕,关照我的情绪,把我当小孩子。


她有了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我,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而且我因为活动太多,不是去网吧打游戏看电影了,就是去外面跟同学喝酒了。


海洋每每送了东西去我宿舍,都看不到我人,总有好事者跟她说,呦,杨颖又出去吃饭玩儿了,没叫你吗?


她从来不当一回事,只是把东西放在我桌子上,给我发个短信(当年还没有微信),然后笑笑说:“我放在这里了,她回来你跟她说一声。”


现在想想,十八九岁的她就很明白了,知道自己的目标,用自己的心生活着,不会迷失在别人的嘴里。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后来我们一起读研究生,我学的刑法,她学的法制史,我经常跑到她们宿舍去看她那儿的参考文献。


什么秦朝时候的断案手册,正月初几偷了东西的,往东南方向寻找,脸上有大痣,躲在猪圈旁边,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


法制史的论文里很多古文的字,电脑都打不出来,只能空格,然后用手写上去,而且有大量的古文参考文献,所以文章写起来很费劲很晦涩。


我每次都幸灾乐祸地在旁边看得很开心,她也不生气,就说:“高兴啥呢?我们就是这样啊。”


她总是很能明白现状是什么,在现状下能做什么,温和且坚定地做着,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抱怨,就那样做着。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02


这样一个温和的性格,她毕业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要做律师,大家也都劝她说,她不适合做律师,律师都是很犀利的,要天天怼人的,她太温和了。


她应该去考公务员,公务员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适合她这样温柔的女生。


她也选择了这条考公务员的道路,进了一个参公管理的政法单位(也就是俗称的事业编制)


她平时的工作就是组织课题调研或各类学术活动,参加大学的老师和专家们的各类研讨会;写写会议纪要、报道,还有各项活动组织等工作。


这个工作在我们这一代人父母眼中可以说是很“稳定了”,收入虽然没有惊人但有保障,工作压力没那么大,还很有学术气息,说出去名头也很好听。


她在这个岗位一晃就工作了五年,我记得有一天她忽然跟我聊天,说很茫然,五年了,一直在做一些对她能力没有挑战的工作


看不出来自己五年里到底有哪些成长,不知道离开这儿,未来的还能做些什么,还有没有机会再从事专业的工作。


她问我的工作怎么样,我就给她讲我的工作,我觉得很有挑战性,还有那种一个输的可能性很大的案件在自己努力下竟然赢了的成就感。


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都让我每天干劲满满,天天有新鲜感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她笑说自己都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她觉得大学和研究生一直在学习法律知识,毕业以后也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但是却不知道一个真实的案件是怎样发生、怎样处理的。


她想接触那些鲜活的案件,那些真实发生的困境,她想离开那片暖洋洋的柔软的沙滩。


我们俩开玩笑说,这叛逆期来得也太晚了吧!


在“稳定”地工作了五年之后,她顶着家人和朋友巨大的压力辞职了,这个叛逆让她周围的人都震惊了,说怎么可以放弃这么好的工作?


你这个年纪还去寻找什么梦想?这样裸辞你考虑过后果没有?还有那一句一直出现的话:“你这样温和的人不适合做律师。”


但我不意外,年少时的她就是一个清楚地知道目标的人,她当然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03


所以,辞职后她就全身心开始准备司法考试,在那一年就通过了。


可是这个时候选择又来了,因为她在以前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得特别好,所以很多熟人都推荐她,她收到了吉林省律师协会的工作邀请。


她跟我说,她想了解一下这个行业,而且实习律所的选择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她对各个律师事务所并不熟悉。


如果没有选到合适的律师事务所,可能影响以后的执业,所以她接受了这份工作,能够多了解一些。


对海洋的选择,我从来都不担心,她这样一个通透的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大可不必替她操心。


在律师协会,她做了律师杂志的编辑,约稿、改稿、排版、校对,后来还做过一段时间实习律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因为这样她可以更加了解实习律师是怎样的群体,和自己未来要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她跟我说,这段过渡期很重要,她结识了很多朋友,直到现在,都还是会得到他们无私的帮助。


她的领导们也对她很好,当然我知道这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因为她自己持续不断地努力和付出被看到了。


她在这段工作中拿到了一个零距离观摩青年律师训练营的机会。


她说这一个机会让她:


看到了律师们舍我其谁的气势;

看到了他们的拼搏精神;

看到了他们超强的执行力;

看到了他们朝气蓬勃地成长;

看到了他们专注和专业的动人光芒。


那些都是埋在她血液里的东西,她也要去追求了。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04


一切都准备好了!她开始了自己的律师生涯。


她第一个工作的律师事务所,是偏向用团队的形式提供法律服务的,她会经常和其他律师一起互相配合工作,她觉得这是特别好的学习机会,但是也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所以她给自己定下了两个原则:要么能给案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或思路;要么能为合作的律师减轻工作量或节省工作时间。


不用说,谁有这样的合作伙伴都很开心,而她是一个“贪婪的学习者”,贪婪地在各个律师的身上学习着各种优点。


她第一次独立开庭代理的是一个合同纠纷案件,她做了充足的准备,信心满满,但是一审法院却判决她代理的一方败诉


这样的结果,让她受到了打击,但她却没有一蹶不振,继续认真准备上诉,最后二审法院改判她代理的一方胜诉了。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可是从一审结束到等待这个好消息的过程中,她却饱受煎熬,她又想起了那句话,“你不适合做律师。”


她问我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律师?是不是要那种犀利的才行?


我说我从来不认为律师是怼人的,我也从来不是靠着怼人才做到今天的,我是靠给别人解决困难而获取当事人信任,口碑相传而做大的。


如果你要问我一个律师的必备条件,那唯一的就是思路要清晰。


否则没有办法准确问诊到当事人的困难在哪里,是属于哪一种法律关系。


思路清楚就不是怼,是发现问题直面它,解决它,否则思路不清楚还怼,那不是“杠精”吗?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05


她笑说,她对思路清楚还是有自信的,我说我也觉得你没问题!


她就这样在自己选择的行业里继续前进,她说如果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寻找一个关键词,就是改变。


从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改变成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再害怕发生什么事,自信地面对失控,然后再去控制问题。


而她也看到以前从事的工作给她带来的好处,她善于倾听,能够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的工作规律,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遇到突发问题也会比较乐观,也很喜欢给自己设定deadline,并且追求提前完成工作。


现在她再也不问自己适不适合做律师了,因为她已经是一个很出色的律师了。


她虽然执业时间没有我长,但是因为她以前的工作经历,所以她比刚毕业的实习律师成长的速度快得多,办理了很多案件。


而且她温和善于倾听,所以她对细节很敏锐,思路也很清晰。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我们这次聊了很多,我忽悠她做了律师,现在又忽悠她写公众号。


因为我觉得她坚韧,能够坚持写下去,而且擅长对细节的把控,她写的文章应该更好看。


我跟她说,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工作,我们把工作内容写下来,这是一个附加的工作,但是却能让更多人增加对法律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个人职业形象。


这个写稿子的过程,不但是对案件的多维度思考,也是对自己的宣传,能够让自己的专业性被更多人认可,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当然她也收到了我从杨小米那里学来的秘诀,“你先写十篇再说!”但是我对她没有任何的担心,因为我知道她的,她说做就一定能做好


她很快就写了十篇,她的文章明天就要在这个公众号更新了,以后大家就能看到不同的律师对案件的不同思考,也能了解更多的案例和法律知识了。


那个“不适合”做律师的女孩,被我忽悠做了律师


我有一次和海洋聊起我们的过往,我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悲伤的事情,也曾经做过一些不那么正确的决定。


但是后来我们都自己调整过来了,现在我们向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前进着。


我说:“想起来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做?”她说:“还是因为我们当时都太弱小,所以会寄希望于别人。”


我们现在都不再弱小了,我们自己成长了,没有在一起,却一起成长了,真好。


*作者:杨颖,律师,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办理很多各种类型的案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想要通过普法告诉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温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律师   长春   学时   法律知识   西安   律师事务所   温和   案件   公务员   思路   宿舍   海洋   努力   东西   女孩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