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失败,为什么还能名列“四大刺客”?荆轲刺秦故事全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

关于我国的“四大刺客”,有两种说法:

一是专诸刺吴王僚、聂政刺韩相侠累、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

二是专诸刺吴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

这五位举世闻名的刺客中,专诸、要离、聂都是功成身死。

只有豫让和荆轲是人死了,行刺也失败了。

为什么同样是行刺失败,豫让名列“四大刺客”有争议,荆轲却没有呢?

无奈的鞠武

与其至少三位刺客舍身行刺的过程不同,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堪称庞大的“工程”。

荆轲刺秦王的主要起因是燕太子丹跟秦王政之间的“恩怨情仇”。

太子丹曾经跟嬴政小时候一起在赵国做过人质,据说两个人玩得还挺不错。

后来嬴政登基为秦王以后,太子丹又去秦国当了人质。

可是当了秦王的嬴政,对这个儿时的小伙伴太子丹不但不关照,反而对他很不好。

于是,太子丹就找机会逃回了燕国,一直在燕国想办法报复秦王政。

但燕国是一个小国,根本没有能力在军事上对秦国造成威胁。

太子丹第一个咨询的对象,是燕国的太傅鞠武。

其实这个太傅鞠武,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

他明确地告诉太子丹,当时的秦国实力强横,他们不来打燕国就已经是万幸了,何苦为了一点小恩怨去招惹秦王?

但是太子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报复秦王。

鞠武看太子丹是个“一根筋”,就跟他说,请太子殿下给我点时间,我回去好好想想办法。

鞠武的这种的说法,很难说不是对太子丹的一种敷衍。

然而这边鞠武“请人图之”还没结果,那边却又异变陡生。

趁秦军伐赵时,借机拥立长安君成蟜失败的秦将樊於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投靠太子丹。

鞠武力谏太子丹不要接受。

因为鞠武认为秦国本来就对燕国虎视眈眈,如果太子丹在这时候接受了樊於期的投降,必定会让秦国得到攻击燕国的借口。

他建议太子丹借匈奴之手除掉樊於期。

然后往西结交赵、魏、韩三国残存的力量,再联合南方的齐楚二囯,重金收买北方的匈奴单于,这几家都同意一起攻打秦国以后,太子丹报仇才有希望。

鞠武这个计划虽然理论上听起来很成熟,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极为困难。

太子丹听了心里觉得没谱,就告诉鞠武说:先生的计策听起来太费时间了,我现在想报复秦王,都快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了,简直一刻都不能忍了。况且樊於期将军因为得罪秦王了,各国都不敢收留他。但他却来找我太子丹,就是看在我们有秦王这个共同的敌人的份上,我拼死也要保护他。太傅你帮我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太子丹话说到这个份上,鞠武已经看出来了,太子丹已经铁了心要跟秦王过不去了。

于是,鞠武在多番劝谏太子丹无效的情况下,无奈的向太子丹推荐了另一个人:田光。

但鞠武推荐田光的目的,真的是想让太子丹报仇吗?

只怕也未必。

荆轲刺秦失败,为什么还能名列“四大刺客”?荆轲刺秦故事全解

2018年6月25日,拍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荆轲塔前荆轲塑像。

“第一滴血”田光

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里,田光是第一个以热血为刺秦开路的人。

太子丹根据鞠武的推荐,去拜访了被鞠武称之为“智深而勇沉”的田光。

两人见面时,太子丹对田光以礼相待,并隐晦地向田光表达了自己想要对秦国不利的想法。

但是田光却说,这事儿要搁自己年轻的时候,肯定义不容辞。但现在他已经老了,以现在的精神头儿,已经无法接受这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了。不过他有个好朋友荆轲,一定能担当这种大任。

太子丹听了以后,就请田光为他引荐荆轲,田光答应了太子丹,并表示愿意马上去请荆轲。

然而太子丹在送田光出门的时候,却又特意叮嘱田光说:我今天跟先生说的都国家大事,请先生一定要注意,出去以后千万不要乱说。

田光听了以后,就苦笑着答应了太子丹。

年迈的田光弯着老腰,孤身一人找到了荆轲。

田光并告诉荆轲说:太子丹只听说我年轻时候的名声,却不知道我已经上了年纪。蒙太子丹看得起我,跟我商量要对付秦国的事情。整个燕国都知道咱们俩关系好,我也就不拿自己外人,把你老兄推荐给了太子丹。希望老兄你不要推辞,去跟太子丹见上一面。

荆轲答应了田光。

不料田光接着又说:我听说有德行长者做事,不会让人怀疑。今天太子丹一再告诫我“我跟先生谈的都是国家大事,先生千万不要泄露出去”,这很明显是太子丹不相信我田光的人品。为人做事却不能让人家信任,看来我侠士的节操还是不够好。

也许是田光想用自己的死来激励荆轲,于是就跟荆轲说:你赶紧去见太子丹,告诉他田光为了表明不会泄露他的秘密,已经自杀了。

说完,田光就自刎而死。

太傅鞠武肯定不会不知道田光已经上了年纪,没有能力再跟太子丹谋划对付秦国的事情了。

他之所以明知道田光老迈,还向太子丹推荐田光,结合他以前的表现来看,十有八九还是想让太子丹知难而退。

可是鞠武只怕怎么也想不到,田光会以死推荐年轻力壮的荆轲给太子丹。

因为田光的死,荆轲已经没有了退路,必须去见太子丹了。

见了太子丹之后,荆轲是什么反应呢?

荆轲刺秦失败,为什么还能名列“四大刺客”?荆轲刺秦故事全解

真假荆卿

在当代的许多影视作品中,荆轲都是一副武功高强,但为人莽撞冲动的武夫形象。

其实正史中的荆轲,并不是那样的。

荆轲不但不是一介莽夫,而且文化功底应该还不浅。

据《史记》中记载,荆轲祖上是齐国人,但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跟商鞅一样成了卫国人。

荆轲曾经借着高超的剑术去游说卫元君,但卫元君却没有任用他。

荆轲在去燕国之前,《史记》中还记载了他两件事。

第一件,是荆轲曾经在榆次与赵国游戏盖聂论剑,结果发生了分歧。盖聂因此发了火,瞪了荆轲一眼,荆轲就走了。

有人跟盖聂提议,应该把荆轲请回来接着聊。

但是盖聂却说:别人跟我发生争执的时候,被我瞪了人没有不害怕的。荆轲也一样,现在他一定不敢留在这里了,不信你们可以去看看,他肯定已经逃走了。

提议的人去荆轲住的地方一看,荆轲果然已经坐车离开了榆次。

盖聂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说嘛!我瞪了他一眼他哪儿还敢留在这里?

尽管许多人把这个故事理解成了盖聂的为人够霸气,剑术够高超的表现。

但仔细品一品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盖聂和荆轲是在剑术理论上发生了分歧。如果盖聂说得比荆轲有道理,何必发火?真觉得荆轲的理论不行,完全可以定下日期和规则比试一场,大家“手底下见真章”嘛!

可是盖聂瞪着眼睛威胁人家算怎么回事儿?

荆轲只是路过榆次,而盖聂却是榆次的“地头蛇”。盖聂以为自己赢了,可他身边的人却建议把荆轲叫回来再来讨论。

可见盖聂的“胜利”,并不能让人信服。

第二件事就是,荆轲云游到邯郸的时候,曾经在下棋的时候跟一个叫鲁勾践的人因为棋路发生了争执。

这个鲁勾践的反应也跟盖聂差不多,大声攻击谩骂荆轲,当时荆轲的反应也跟面对盖聂的时候一样,一言不发地就走了。

不过后来这个鲁勾践听说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以后,感觉非常羞愧,说:我真是没有识人之明啊!当初我那样骂荆轲他都没有对我拔剑,原来他是不把我当个人看啊!

从这两个故事来看,荆轲这个人不但不冲动,相反平时还相当地沉着冷静。

根本不愿意为了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儿,就抡刀动剑的逞匹夫之勇。

《史记》中对荆轲的为人,是这样记载的: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有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为人深沉且好读书。

这样的一个荆轲,会愿意接受行刺秦王这么一个几乎不可能成功,就算成功了结果也很难预料的任务吗?

肯定不会愿意。

荆轲受田光以死相托,去见了太子丹以后,就把田光已经自杀明志的事情告诉了太子丹。

而太子丹在听说了田光的死讯之后,首先婉转的替自己辩解一番,说都是自己不好,让田光先生因为对他话产生了误解而死。

随后,他就向荆轲坦白了自己的计划。

原来太子丹认为,从军事上对抗秦国已经近乎不可能了。

但如果派一名勇士借机挟持秦王,逼他许下盟约,退还侵占六国的城池土地,那么六国就有可能复兴,共同对抗秦国,如果秦王不愿意许诺退还六国的土地,那么杀死秦王以后,也能让秦国因为上下相疑发生内讧,给六国带来一些喘息之机。

荆轲在听了太子丹的计划以后,沉思了很久,还是以自己能力不足,做不来这样的大事为由,拒绝了太子丹。

然而此时的太子丹,已经把荆轲当做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因此不顾身份,苦苦相求。

荆轲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才答应了太子丹。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

然而这种形势所逼的“许诺”,荆轲会尽心吗?

荆轲刺秦失败,为什么还能名列“四大刺客”?荆轲刺秦故事全解

“第二滴血”樊於期

太子丹在得到荆轲的许诺以后,立刻拜荆轲为“上卿”,燕国的豪车名模任由荆轲享用,一日三餐山珍海味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太子丹这样优待了荆轲很久,荆轲那边却没有什么动静。

在秦将王翦攻灭赵国以后,太子丹有些急了。

于是就婉转的来催荆轲,他说:现在秦军已经灭了赵国,随时都可以渡过易水灭掉燕国。我虽然很想一直这么优待先生,只怕到时候也没那个机会了。

荆轲听了以后对太子丹说:就算太子你不来找我,我也正打算去拜见太子。我以前之所以没有行动,是因为接近秦王的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如果我拿着秦王政最痛恨的死敌樊於期将军的人头,加上燕国最富庶的督亢地区的地图去向国诈降,秦王一定不会怀疑我们的诚意,很乐意接见我。到时候我就能见机行事了。

但是太子丹还是认为,樊於期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投靠自己,地图可以给,但樊於期的人头不能给。

荆轲明白了太子丹的心意,于是就自作主张地去找了樊於期。

秦王政确实非常恨樊於期。

恨到什么地步?

他不但把樊於期的父母亲族都尽数诛灭,还明告天下,凡是能把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的人,不论是什么人,都赏万金,封食邑万户!

嬴政为什么这么恨樊於期?

这涉及到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传言;嬴政不是秦王子楚的种子,而是吕不韦预先种在赵姬肚子里,一起送给秦王子楚“贴牌代工”的产品。

樊於期在和秦王政的弟弟成蟜一起出征赵国的时候,发檄文号召秦国军民推翻嬴政这个“冒牌货”,拥立秦王子楚“原装正品”的儿子成蟜做秦王。

结果樊於期和成蟜很明显斗不过吕不韦和嬴政,兵败之后各自逃到赵国和燕国。

关于谁是嬴政的亲生父亲,直到现在都有人相信,他是吕不韦精心“加工”之后,再送给秦王子楚让他“贴牌”的“贴牌产品”。

樊於期造他的反也就罢了,还拿这事儿来做由头,嬴政怎么可能不恨他入骨?

荆轲见到樊於期之后,就问樊於期:秦王恨将军入骨,杀光了你的父母亲族不说。现在还悬赏万金,封邑万户来买你的人头。将军以后打算怎么应对?

樊於期仰天叹息,之后哭着说:我每想到和嬴政的深仇大恨,都觉得痛入骨髓,只不过苦于没有好办法报仇罢了!

于是荆轲就告诉了樊於期自己的计划;用他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为饵,自己去出使秦国,借机寻找机会刺杀秦王。

樊於期听了以后,非常豪迈地拉开衣襟,挽起袖子说:这真是我日思夜想却想不到的妙计!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说完,樊於期就拔剑自刎了。

太子丹听说了以后赶紧坐车赶了过去,但是却已经晚了一步,樊於期已经自杀身亡。

太子丹大哭一场之后,也只能将樊於期的人头处理之后装进了盒子里,交给了荆轲。

最近的某部电视剧里,为了赞扬秦王,居然把樊於期这么一个慷慨赴死豪勇之人,丑化成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这种满怀小人之心的丑化,真的让人觉得挺恶心的。

即使要歌颂自己的主子,也不必去丑化他的敌人嘛!

毕竟尊重对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

只不过,这个简单的道理,女性深入骨髓的奴才们却永远不懂。

因为在奴才的潜意识里,主子至高无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之对等。

荆轲刺秦失败,为什么还能名列“四大刺客”?荆轲刺秦故事全解

莽夫之勇秦武阳

荆轲在得到樊於期的人头之后,就正式开始筹备刺杀秦王的筹备工作。

首先是太子丹早已准备好的,从赵国徐夫人那里重金购买的匕首。

为了保险,太子丹还让人在上面淬入了见血封喉毒药。

然后就是太子丹给荆轲请来的副手;燕国著名的勇士秦舞阳。

这个秦舞阳之所以被称为“勇士”,是因为他十三岁就敢杀人,而且杀完人以后,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人敢跟他对视。

大家回想一下,秦舞阳的这种风范,是不是跟盖聂的“瞪眼大法”非常相似?

荆轲明显不怎么相信这个秦舞阳,所以在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区都齐备了以后,他还想等一个朋友来做副手。

但是荆轲的朋友还没到,太子丹却怀疑荆轲有反悔之心了。

于是太子丹就跟荆轲说:荆先生想要的我都给了。如先生不愿意执行这项任务的话,我就让秦舞阳先去算了!

荆轲听了太子丹的话十分生气,说:我本来想等一个朋友一起去行刺,以策万全。现在太子殿下既然嫌我拖延,我也只好马上出发了!

荆轲没有说自己要等的朋友是谁,太子丹也没问。

但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无论荆轲等的是谁,应该都比秦舞阳靠谱一点。

于是,荆轲就这么带着秦舞阳渡过易水,前往秦国。

荆轲和秦舞阳上路的那天,燕国知道此事内情的士人,都穿着白衣白冠为他们送行。

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坐地为他击筑送行。

在慷慨激昂的筑声中,荆轲唱出了那一句传唱至今的千古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当时送别的人都被荆轲慷慨激昂的歌声所感动,司马迁形容为:士皆嗔目,发尽指冠。

而荆轲却高歌而去,再未回头。

到了秦国以后,荆轲先是以重金收买了秦王的宠臣蒙嘉,在他的美言之下,秦王穿上了隆重的朝服,大聚群臣,非常隆重的接见了荆轲和秦舞阳。

到了正式会面的时候,捧着樊於期人头的的荆轲,在大殿上与秦国君臣谈笑自若,而拿着督亢地图的秦舞阳却面色苍白,惊恐万状。

他的异常表现立刻引起了秦国君臣的怀疑。

荆轲笑着替秦舞阳打圆场,说秦舞阳是一个乡下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看到秦王的威仪有些害怕,请秦王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但是秦王还是对秦舞阳起了疑心。

于是他对荆轲说:你一个人拿着樊於期的人头和地图上来吧。

在那种情况下,荆轲只好从秦舞阳的手里接过藏着匕首的地图,一个人捧着盒子和地图到了秦王的身边。

然后他就趁秦王验看地图的时候,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捶向秦王。

秦王大惊之下,居然把袖子都扯断了才逃开。

他想拔剑砍荆轲,但是自己的剑太长,拔不出来。

而这时候荆轲却已经拿着匕首追了过来,秦王惊急之下,只好绕着大殿下边的柱子逃跑。

由于秦国大臣上殿的时候,都不许带兵器,而殿外携带兵器的武士不经宣召又不许上殿,事发仓促之下秦国群臣一片慌乱。

医官夏无且急切之下,把自己的药箱都拿出来当武器去砸荆轲了。

而荆轲的副手秦舞阳呢?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也就是说,在这个紧要的关头,秦舞阳没有发挥一点实际作用。

秦王被荆轲追着,狼狈地绕着柱子跑了几圈之后,大臣们反应了过来,纷纷提醒秦王从背后拔剑。

于是,秦王就从背后拔出了他的长剑,随后一剑砍断了荆轲的腿。

荆轲被砍伤倒地以后,奋力把手里的匕首投向秦王,却被秦王闪开了,最终投在大殿的铜柱子上。

秦王惊惧之余又砍了荆轲八剑。

到了这个时候,荆轲为知道事不可为了,但他还是靠着大殿的柱子上笑着说:我之所以没有杀你,还是想着能劫持你,逼你写下盟约,我好回报太子丹。

随后,秦王的手下便击杀了荆轲。

而秦舞阳,直到最后都没有什么表现,就这么不知所踪了。

荆轲刺秦失败,为什么还能名列“四大刺客”?荆轲刺秦故事全解

最后一滴血高渐离

尽管大多数人都以为到荆轲被杀这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但实际上还没有。

因为荆轲还有一个朋友活着,他就是高渐离。

燕国土著高渐离出身不高,他的职业是屠狗人,爱好是击筑。

所谓的“筑”,就是一种在战国时期非常流行,后来逐渐消亡的乐器。

它的样子跟七弦琴差不多,但是多了一个把手,演奏的时候需要一只手按住琴弦,一只手用竹子击打琴弦。

荆轲到了燕国以后,最好的朋友就是高渐离。

他经常跟高渐离一起喝酒,喝醉了就由高渐离击筑,荆轲则放声高歌。

高兴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欢声高歌。

伤心的时候,两个人就旁若无人地互相抱着放声大哭。

荆轲行刺秦王失败以后不久,秦王兼并六国,君临天下。

于是就下令追捕荆轲和太子丹还在世的朋友们。

而高渐离也被牵连,改名换姓逃到原宋国之地的宋子家里做仆人。

每到宋子家有人击筑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准确地说出来击筑的人哪里击的好,哪里击的不好。

宋子的随从听说了以后,认为这个人不简单,于是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宋子。

宋子听了随从的话就让高渐离前来为他击筑。

而高渐离这时候也认为改名换姓逃亡不是什么好办法。

于是他就换上了旧时的衣服,拿出了自己以前藏起来的筑,为宋子和他的客人们表演击筑。

宋子和他的客人们一看到高渐离的本来面目,就觉得他肯定不是一般人,立刻把他奉为上宾。

而高渐离也不负众望,一曲演奏完毕,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后来宋子有一位客人善于击筑的事情,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

于是秦始皇就召见了这位击筑高手,有认识高渐离的人,就揭发说,:这个人就是荆轲的朋友高渐离!

但是秦始皇爱惜高渐离击筑的才能,所以只是熏瞎了高渐离的眼睛,赦免了他的死罪。

高渐离从此就留在了秦始皇的身边,专门为秦始皇击筑,而且每一次都能让秦始皇听得满意。

等到秦始皇慢慢放下对他的戒心,使他有机会接近秦始皇身边的时候。

高渐离就在筑中藏进铅块,奋力向秦始皇的脑袋砸过去。

然而此时的高渐离毕竟已经瞎了,这一下没有砸准,行刺也跟荆轲一样失败了。

事后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从此不敢再让六国之人近他的身。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严格来说到这里才算结束。

小总结

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信度最高的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

因为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的末尾特别说明了,他的祖上跟当时在场的秦国大臣夏无且等人认识,曾经听他们亲口说过事发时的情况。

荆轲之所以行刺秦王失败了,却仍然能够稳列“四大刺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荆轲的故事中,除了荆轲以外,田光、樊於期、高渐离,都是当之无愧的世之豪杰。

他们都是为了贯彻自己的信念,舍生忘死的反抗强权的真正勇士!

他们用生命告诉后世之人,面对强权的时候,这个世界上除了跪地求生的人以外,还有少数愿意以命相搏的侠勇之士。

这种不畏强权,舍生忘死的精神,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读之依然让人深觉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参考文献:

《史记》

《战国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舞阳   吴王   刺客   勾践   秦国   秦王   史记   太傅   大殿   柱子   匕首   人头   太子   为人   朋友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