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在武侠的世界里,田伯光绝对是一个少有的异类。

因为他的身份,是无论任何时代都属于过街老鼠一类的“淫贼”。

在一般的武侠小说里,淫贼通常都只配一脸猥琐地奸笑着说:嘿嘿~小娘子!你就从了我吧!你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答应的……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话音未落,一位大侠从天而降,大喝一声“呔!你这无耻淫贼!看我为武林除害!”

然后就是大侠大显神威,势不可挡,淫贼菊花残满地伤,领完盒饭旋转出片场。

但是田伯光这个淫贼,却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这淫贼不太冷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虽然“淫贼”这个群体一向受人鄙视,但田伯光这个家伙却向来人气不低。

在《笑傲江湖》改编的电视剧里,除了较为忠于原著小说的吕颂贤版以外,其他版本的电视剧都不同程度地对他进行了加强和洗白。

李亚鹏主演的央视版中,田伯光为了救仪琳力尽而死,人物形象从“淫贼”直接上升到了“痴情”的境界。

这中间的区别,恰似路边的便便和罐子里的豆瓣酱:外表看起来差别不大,其实完全不一样。

马景涛主演的新加坡版更不成话。

不但强行把田伯光的地位提升到“男二”的地步,还让他和蓝凤凰成了一对儿欢喜冤家。

总之,在电视剧的各种“洗白精”的强力作用下,田伯光这个本该被万众唾骂的淫贼,人气居然还挺高!

为什么电视剧编剧那么喜欢“洗白”田伯光?

这还得从原著小说中田伯光的人物形象说起。

武侠小说作为徘徊在通俗和低俗之间的读物,一般来说人物形象都是黑白分明的。

说一个人坏,那肯定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全身心投入到了“危害江湖”这种低劣而又无耻的任务中。

说一个人好,一般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往往为了救一个陌生人,不惜牺牲自己全家人的性命。

这种符号化的二元对立虽然简单粗暴,但好在容易被读者理解,能够更有效地让读者产生代入的爽感,且回避掉了大侠们私设公堂带来的道德问题。

大侠们杀掉的是纯粹的“恶”,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但是到了田伯光这里就不一样了。

田伯光是个行为恶劣的淫贼,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在贪花好色的同时,他也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的人性闪光点。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几乎完全失效了,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知道怎么评价他的困惑感。

电视剧碰上这种问题,一向比较喜欢“低幼化”处理,所以大多选择了替田伯光遮掩甚至抹去原著中的罪行,强行洗白他。

但除了“低幼化”处理田伯光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来解决他的问题?

“一刀两断”行不行?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在《笑傲江湖》的原著小说中,田伯光虽然在令狐冲的感化之下决意改过自新,不再干采花贼的勾当。

但最后仍然被不戒大师所制,一刀斩断了他的“是非根”,逼他出家做了真正的和尚“不可不戒”。

不得不承认,金庸给田伯光安排的这个结局,十分精致心细。

既符合他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宽容,又应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因果报应。

但缺点却也很明显,太过理想化了。

以田伯光的个性,“一刀两断”地夺去他的基本功能,固然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他“好色”的毛病。

只不过田伯光的“主治医师”不戒和尚,本身也是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花和尚”,他有没有能力在精神上“度化”田伯光,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可以肯定的是他自己心里也没谱儿,不然也不会对田伯光使用“一刀两断”,这种野蛮暴力的方式来个“肉体度化”了。

然而人性之恶却不简单只有“好色”这一条。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田伯光虽然被断了“是非根”,但是他的思想上却远远没有达到“色即是空”的境界。

相反,即使是令狐冲用过命的交情劝说他转变思想,改正生活作风的时候,田伯光也只是保证不再侵犯良家妇女,转而把“战场”转向了青楼窑子。

可见在田伯光的“色心”依然未死,不戒和尚的戒刀虽然“度化”了他的肉身,但却无法拯救他的灵魂。

以田伯光的个性和为人,不戒和尚在的时候他尚且有所畏惧,但不戒和尚跟他的老婆过上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以后,田伯光又能隐忍多久呢?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忍耐啊!忍耐!不是在忍耐中死亡,就是在忍耐中变态。

以田伯光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条件,指望他比不戒和尚更早死掉明显是不怎么靠谱的,倒是在忍耐中变态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仪琳武功才智都不足以压制住他,令狐冲任盈盈又已经退隐江湖,放眼整个江湖,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制得住他……

田伯光难题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其实田伯光这个人物最让人觉得矛盾的地方,是他信守承诺的改过自新。

尽管按照田伯光的所作所为,就是拉出去枪毙十分钟都洗脱不了罪行。

但如果我们从令狐冲的角度来看,在对田伯光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接触以后,确实也很难对他下得去手。

毕竟田伯光有过好几次机会可以除掉令狐冲,但他却没有下手,反而好几次都帮了令狐冲的忙。

他虽然在别人面前罪行累累,但在令狐冲的面前却称得上是有情有义的“好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令狐冲和田伯光的关系之中,田伯光才是付出的一方,而令狐冲才是受惠的一方。

一个恶人伤害了很多人,但却唯独对一个关怀备至的话,那么这个受到关怀的人能不能以“大义”之名除掉这个恶人?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难回答。

因为如果选择以“大义”之名除掉恶人,那么这个受到关怀的人,几乎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忘恩负义”的谴责。

如果选择拒绝以“大义”之名除掉恶人,那么又难免会被人指责“是非不分”。

令狐冲就是因为选择规劝田伯光改掉恶习,但却死活不肯亲手杀掉田伯光,被不少人指责为“是非不分”“没有担当”等。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其实令狐冲如果真杀了田伯光,指责也一样不会少;毕竟田伯光对他有情有义,从来没有对不起过他。

令狐冲在田伯光的问题上,面临的其实是一个情与理的必死局,无论他怎么做,都必定会引发一部分人的不满的。

谁都能杀田伯光,只有令狐冲不能鲨 他。

这一点令狐冲心里也十分清楚。

在田伯光向他倾诉被不戒和尚“一刀两断”的惨事儿时,令狐冲表面上十分吃惊,但内心里却觉得这是田伯光应得的“报应”……

结语

金庸武侠人物志:除了“一刀两断”,我们还能拿田伯光怎么办?

金庸晚期在的作品中,基本都已经抛弃了黑白分明的二元对立,一直在尝试着从更多角度来剖析人性。

而田伯光这人物,无疑就是这种尝试下的产物。

而且很明显,田伯光在表现人性的复杂上,也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他贪花好色的罪行让人不得不恨,但重情重义的个性又让人觉得杀掉他于心难忍。

金庸通过田伯光这个人物,揭示了江湖中是非善恶绝非只有黑与白那么简单。

有太多时候,太多的人,有时候真的让人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

像田伯光这样罪行累累,却又有情有义的,而且已经“放下屠刀”的人,杀掉放掉都不合适。

不戒和尚让他“一刀两断”看似合理,但从人性角度来看,未尝不是埋下了一个不确定的隐患。

仔细想想的话,还是央视版对田伯光的结局安排的好:为救自己喜欢的仪琳尽力而死。

虽然没能活下来,但至少死的有尊严。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有的人虽然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却永远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笑傲江湖   改过自新   淫贼   大义   恶人   罪行   原著   对立   和尚   令狐冲   是非   人性   电视剧   江湖   简单   武侠   田伯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